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教材统一使用部编版。与苏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的一个明显改变就是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古诗文教学,让学生积累古诗文语言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是亟待解决的。本文进行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古诗文所占比重也在加大。2019年秋季学期,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部编版语文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便是选文突出了经典性,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篇目。据统计,全套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14篇文言文。从数量上看,古诗词方面,“日积月累”编排了40首,课文中则一共编排了72首(其中1首是课后题材料)。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新编普通高中<语文>课本自2005年试用以来,经多次修订,日臻完善.综观这套课本.古诗文所占比例偏少,五册书总共才35篇,且多见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语文>教材,注释也大多因袭人教版.故凡人教版古诗文注释的缺漏、疏误,苏教版大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背诵课本中一些名家名言名篇,是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极好途径,因此在本年级课本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及现代文的段、篇的背诵,现排列如下:一、古代诗歌(共14首)基本课文6首:《敕勒歌》(一、P19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相似文献   

5.
章丽 《考试周刊》2014,(72):18-18
通过对比分析新课改以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古诗文选编上的特点,不仅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观念上明确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宏观上把握教材在古诗文编写上的脉络,帮助教师在每一篇古诗文教学时从宏观角度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比旧版教材,归纳研究后可以发现该版教材:一是在选文数量上有所增加,体现在《语文2》、《语文3》和《语文4》三册教材每册都设计了4篇古诗文课文,选编古诗文22篇;二是在质量上有所注重,体现在教材选编时涉及了从先秦到宋代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教学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一些长期流传至今的优美古诗文,它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2011年新颁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了让小学生背诵的优秀古诗文共计75篇。可见,小学的古诗文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小学古诗文教  相似文献   

7.
王君 《文科爱好者》2022,(4):121-124
文章对比分析人教版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的变化,用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版教材中古诗文的外在价值取向,主要分析文本数量、作者数量、朝代、体裁、题材,发现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随着年级的升高,古诗文的体裁越来越多样,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曲”这一体裁没有入选,尽管山水田园和咏物抒怀诗文在选文中仍旧占比最多,但是爱国主义题材的诗文比例提升幅度最大。另外,部编版教材中文言文数量大幅增加,但是古诗词占比仍旧最高,诗词与古文比例不均衡,不同时代的古文入选小学教材的比例不均衡,有的朝代的古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缺失。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中先进了不少的古诗文佳作,除语文教育外,它们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并利用这些古诗文所蕴涵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古诗文时也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出台后,与往年相比,笔者发现了其中几点变化,如:名句名篇填空部分赋分南6分增至8分.在复习过程中,笔者有这样的困惑:要求学生背诵这39篇古诗文(初中25篇,高中14篇),难道仅仅是为了完成高考语文试卷中名句名篇填空这一道8分的题目吗?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新闻晨报》8月26日)有舆论关注此举的减负效应,有的则关注该不该删除诗歌。在笔者看来,教材变薄,符合教改的方向;但因教材变薄,就认为学生负担大为减轻,则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11.
曾瑞祥 《高中生》2011,(24):16-17
古诗文默写是高考语文的传统题型,一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课标建议的背诵篇目有60篇,这60篇背诵篇目你是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还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不用担心,看了《古诗文默写预测题》一文,你会认为古诗文默写是最容易得分的题目。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恐怕没有引起老师们的注意,那就是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童话课文。以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为例,童话课文增加的情况如下表:(单位:篇)低年级新教材的童话课文比老教材增加了12篇,其余各册也略有增加。小学语文教材约有300篇课文,童话课文约60篇,占课文总量的20%;低年级童话课文占课文总量的50%。童话课文为什么比例这样大?新教材为什么还要增加童话课文?因为,正如儿童的身体成长离不开维生素一样,儿童的精神成长离不开童话。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维生素”。童话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课本在安排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选读课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数量逐渐减少,略读课文数量逐渐增加,选读课文到三年级后虽保持相同数量,但所占比例也在增加。面对这样的教材编写序列,教师应如何  相似文献   

14.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78年全国统一命题以来已有十六个年头了。这十六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从形式到内容两方面的发展变化日臻完美,反映了高考命题者(也是语文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任务、方法以及高校选拔人才标准的认识逐步深入的探索过程。高考命题无疑对全国语文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回顾一下十六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依据课本教材命题的分数所占比例,语文知识及其运用、阅读、作文的比分,作  相似文献   

15.
王爽  高进 《中国教师》2020,(4):22-23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数量较人教版教材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数量仍然不足。因此,我们又从校本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优质文本作为古诗文阅读的补充资源。但小学一年级古诗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走进校园,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因此,识字量少成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第一道难关。其次,古诗文的语言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不同,古诗文的字义变化和语法差异,增加了学生对古诗文文义理解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8月26日《新闻晨报》)此次教改的核心在于减负。删除全部8首古诗,固然会引发一些争议,但不能因此而遮蔽和否认小学生教材减负的价值。事实上,既然是减负,就必会涉及具体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是我国经典文化,选入统编教材的古诗文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80%左右,体现了国家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和传承,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教材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课本编人大量的古诗文篇目,每一篇课文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但语言文字抽象,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掌握古诗文里抽象的语言文字和不易把握好的诗文内涵呢?依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不妨尝试以下四方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职高语文教材,虽考虑到了职高的特点,但仍不够科学、合理。试看以下数字。全套语文课本共选入课文192篇,其中记叙文14个单元共56篇,占29%;文学作品12个单元共48篇(其中16篇为古典文学作品),占25%,议论文8个单元共32篇,占16%;说明文5个单元共20篇,占10%;应用文3个单元共12篇,占6%。这里我们可看出,作为实用文体,说明文和应用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试行以来,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整合,每册语文教材都收录编排了几篇古诗文,旨在引导、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但是语文教材中的几篇古诗文,对于中国的古诗文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如果只诵读这样几篇古诗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时是很难达成.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的同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让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早起步、喜欢上这些古诗文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觉得教师首先得转变教学观念,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吟咏古诗文,把诵读古诗文作为一种乐趣,并成为师生学习的一种自觉行为.为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尝试与探索,有了许多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