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生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将中国经济实践经验系统化并提升为理论学说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认识论前提,是增强中国经济学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其生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经济智慧、西方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实践等是其历史生成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中共十八大以来各领域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习近平个人的实践经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及解决人类问题的理论诉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回顾我国社会运动的历史变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结合本国社会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不断推进,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特征上来讲,在理论品质、历史任务、政治立场、社会理想、哲学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性。毛泽东思想中的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实践行动中形成的廉洁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形成是必然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基础和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必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共产主义条件下自由、和谐文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内容丰富,思维严谨,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看待和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能够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共享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归宿与属性。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发展对人本体的彰显,具有丰富的人学意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人的存在、本质与发展等层面,对人作了科学规定。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生动彰显,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在总结了以往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上包括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应从加强宣传、发展经济、改革创新、区别对待等方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中国民众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起点。在这之后,经过十一届四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二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一直到十二届六中全会,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认真研究中国国情,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并不断作出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被列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中。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课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党建、国际政治等多个方面,理论性强,知识量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将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从思想理论、社会历史实践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历史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和环节;从实践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三大理论成果,而且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帮助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解读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和历史实践,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