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决心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巴比伦塔。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通天塔很炔就高耸入云。上帝得知此事,又惊又怒。他决定赋予不同种族的人不同的语言,使人们无法交流和沟通。最终如他所愿,巴比伦塔没有建起来,但它仍然是人类心目中美好的希望和期盼。  相似文献   

2.
通往天堂的巴比伦塔《圣经》中记载,人类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很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  相似文献   

3.
传说中,被割据在欧、亚、非三大陆的亚当子孙在古巴比伦城共同建筑了一个要与上帝平起平坐的通天塔。当通天塔直指天顶时,上帝发怒了。他说这是人类在借助语言交流与信息传播之后对他的冒犯。于是,上帝降下神旨,命分居在不同地方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以阻止人类的再  相似文献   

4.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张小明传说当诺亚的子孙正忙于在他们的巴比伦城中建造一座高塔作为所有部落集会之所时,耶和华突然使他们忘掉了共同语言,脚手架上却响起了各种不同的语音。通天塔没有建成,人们按照耶和华的意愿,分散到世界的各...  相似文献   

5.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巴比伦人决心建造一座通天塔。这件事触怒了上帝。上帝使这些梦想上天的人内部不和,在如何建造通天塔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结果通天塔成了泡影。  相似文献   

6.
Hi,kids!我是瘦猴老师,我喜欢kids,希望kids也喜欢我。《圣经》里有个故事讲一群古代人,为了扬名显威,要在巴比伦城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深感不安,于是让他们一夜之间语言不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类有了共同的语言,协同工作,人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3)
《圣经》中说:人类初创时只有一种语言。人们迁到巴比伦平原后,商量着要建一座“通天塔”,以传扬人类威名,并作为防止离散的标识。大家齐心协力顺利施工时,上帝担心了。他觉得,人类讲一种语言,如此易于理解,易于合作,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还了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虽仍旧滋润着两河平原,但昔日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却如同巴比伦城内的通天塔一样,剩下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和那一块块用楔形文字刻着当年如何辉煌的泥板。  相似文献   

9.
兔子和乌龟     
在古老的中国,魏王心血来潮决定修建一座极高的塔,并将其命名为——通天塔。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这个术语,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人们在讨论语言翻译的时候,总喜欢引用《圣经·创世纪》里面那则通天塔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想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要为传扬他们的名而免得他们分散在全地上。然而,这一切引起了耶和华的不满,他主张打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言语彼此不同而无法交流,这就是通天塔和重建天塔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语言,人们要互相交流,就必须打破语言间的隔阂,于是翻译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正是翻译的艺术性所在。人们都认为,翻译不仅是一门深奥的…  相似文献   

11.
凡事大都有因果联系,一则写作材料往往都包含着一种或几种因果关系。我们分析材料时,首先要找出其中的“果”,再逆溯出其中“因”,最后从这种因果关系中悟出一个“理”。这里,关键是个“悟”字:悟得准,则立论准;悟得奇,则立论奇;悟得新,则立论新。请看下面一则写作材料: 《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后便从中挑拨,使巴比伦人内部不和,在如何建塔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结果建塔的计划成了泡影。  相似文献   

12.
宗教在古巴比伦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间最高统治者——国王为了维护其统治,也要在宗教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近300条年名史料的分析,总结出古巴比伦王朝国王的宗教职能主要有:修建神庙;为神铸造神像、宝座、祭台、石杯、武器和徽章等物品;把代表自己的雕像放进神庙等内容。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古巴比伦王朝处于一种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国家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13.
◎片名《Babel》(通天塔)◎年代2006◎国家美国/墨西哥◎类别剧情◎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柏柏尔语◎片长2小时23分10秒◎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主演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2007年1月15日,第64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举行颁奖礼,《通天塔》获剧情类最佳影片奖。Babel亦称为"通天塔",记载于《圣经》第11章中,诺亚方  相似文献   

14.
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之南的广袤土地上,上古社会有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巴比伦王朝。它的数学和天文十分发达,首都巴比伦,不但是当时亚洲西部最发达的城市,而且是当时全球最发达的城市。 巴比伦有70万人口,这在当时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它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对外贸易很兴盛,欧亚各国商人云集这里,他们用金属和木材交换巴比伦的食品和羊毛。由于经济发达,巴比伦的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之谜     
《圣经》旧约中有一个故事,说古巴比伦人想用砖和沥青修造一座摩天塔,当时技术已经许可,但上帝知道后担心人类从此心想事成,难以驾御,于是故意混乱了人们的语言,让他们彼  相似文献   

16.
巴比伦人对天文学很有研究,1个星期有7天,是巴比伦人提出的;1小时有60分,1分钟有60秒是巴比伦人提出来的.巴比伦人特别喜欢60,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六十进制.  相似文献   

17.
通天塔之谜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以南约100公里幼发拉底河岸边的巴比伦,5000多年前曾耸立着一座无比壮丽的“巴别”通天塔。它堪与壤及著名的金字塔媲美,形状也有几分相似,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备约91米,用巨大石头筑砌成7层台阶.一层叠一层,一阶高出一阶,高度近百米,足与当今的电视塔争相伯仲。在高耸入云的顶上.还建有宏伟的庙字……据说.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称得上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  相似文献   

18.
360°新闻     
李荷妮世界第一美女;大学生圈子风行日本动漫语言;伦敦将建“通天塔”;中国闪现“御宅族”;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学汉语;牛津大学昔日“数学神童”堕落为妓女。  相似文献   

19.
摩天大楼是各地大城市里最常见的一种景观,迪拜塔刚建成不久,阿塞拜疆就宣布将修建超越这一世界高度的通天塔。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干净的淡水还能用多久的担心让很多人忧心忡忡,有研究者预言,水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争夺资源。摩天大楼除了住人,水除了是生活必须,这两者之间还能有啥关系?有!用摩天大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这些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公元前7至6世纪,古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神,巴比伦人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首先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就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