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电视台新闻同质化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改变这种令人头疼的局面,笔者认为最切实际的操作手法是拾起"新闻策划"之利器,用饱含智慧结晶、深度与广度并重的新闻策划,实现内容与众不同、独领风骚的目标。本文阐述了新闻同质化的产生原因,分析了新闻产品同质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对新闻产品同质化的解决与新闻策划的异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就科学合理地运用新闻策划解决新闻产品同质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烨 《新闻知识》2012,(10):103-104
近年来,高校网络新闻和校报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雷同的报道,令本就不广泛的受众腻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校园新闻传播的实效。本文分析高校校内传播媒介新闻同质化成因的同时,提出易于推广的避免校内媒体新闻同质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娱乐新闻:跳出窠臼 注重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新闻同质化泛滥的大潮中,娱乐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更加突出。娱乐新闻因其独具的不严肃性、趣味性、戏剧性、强烈的感情色彩等因素促成了"炒作"的行为与形式,与其他新闻品种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不同的是,娱乐新闻可以包含更多的主观倾向和情感寄托,渲染、夸大都能成为娱乐新闻中"八卦"的护身符,娱乐新闻本身的同质化由此反倒具有了可读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陈东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05,(12):42-42
如今,媒体重复刊登(播报)新闻的现象即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对媒体还是对受众都造成了伤害。如何减少媒体内部的资源浪费,优化新闻资源,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媒体必须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同质化损人伤己 新闻同质化现象,使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这必将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无论是对媒体自身  相似文献   

5.
孟岚 《今传媒》2016,(7):70-71
随着新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客户端成为了许多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然而,网络新闻的发展却使得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质化是网络新闻发展的必经之路,存在其合理性,但想要杀出重围,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尽量减少该种现象.本文以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客户端为例,讨论非商业媒体克服新闻同质化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现状看,各地媒体在定位、报道内容,加上采编人员的素质和对新闻价值判断上的趋同化,不少媒体出现新闻同质化倾向.在编排手法、版面风格、新闻报道重叠和趋同等众多新闻同质化现象中,对同一题材的相同报道,是新闻同质化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也是最令读者厌烦的一种做法.  相似文献   

7.
徐一化 《青年记者》2010,(10):27-28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引起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破解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应对媒体竞争的挑战,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地市级党报置身媒体竞争中,经常会面对报道中新闻源相同、新闻选题相似的情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作为信息消费产品的新闻,其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综观一座城市的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等报纸,目前已很难找出独家新闻。新闻竞争中的同质化现象和晚报如何应对同质化竞争是本文要讨论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桂珍 《新闻窗》2013,(5):86-87
“同质化”原是营销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同一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出现产品和营销策略的趋同。后来有记者提出报道同质化的问题,使新闻同质化开始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被使用。近年来,由于县级专业媒体数量逐年增多,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在加剧。同一时间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百报一版和千台一面,读者能读到的都是似曾相识的报道,选择的余地不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逐渐在各个电视台普及开来。民生新闻报道的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琐事,追踪的是民众最关注的话题,常常站在群众的角度传达民主观念和人文关怀。民主新闻能够取得成功靠得就是他的亲民特点,然而各地的民生新闻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各个电视台报道的民生新闻形式内容等基本雷同。要想解决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必须要突出本土化特色,要用正确的方法报道负面新闻,要突显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引起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破解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应对媒体竞争的挑战,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问题单子中,新闻同质化无疑是可以拎出来的瓶颈问题之一。各种媒体纠结在一起集体喧嚣,其结果是受众集体全麻,无辜地裹进被动消费时代。改变这种千台一词,千报一面的现象,不仅仅是传媒人共同面临的,亟待破解的大问题,更是各大媒体间的应对竞争、谋求生存之本。为此,本刊编辑部策划了新闻同质化的论题,请业内人士一起关注新闻同质化问题的存在,客观看待、理性审视同质化竞争中的机遇和风险,廓清思路,探讨同题竞争取胜的策略方式,以期实现对同质化竞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短视频是新闻传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该途径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其次,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新闻业的报道方式创新也是社会的实际需要。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就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情况来看,生产主体丰富多样,涉及到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分布在各大平台上,同时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新闻短视频的制作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根据当前情况来看,新闻短视频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电视媒体在新闻短视频制作、运营中,如何规避同质化、做好引流。  相似文献   

15.
琚宏 《新闻采编》2010,(2):13-14
当前,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一家媒体独享新闻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报道同质化现象已成为困扰新闻工作者的一道难题。面对这一窘境,新闻策划就成为各媒体参与市场竞争、打破报道同质化并进行自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李桃 《新闻窗》2006,(4):51-52
同质化竞争:媒体市场的尴尬 媒体的内容同质化问题与新闻来源密切相关。当今信息时代,其传播的方式很多,要拿到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很不容易。而面对每天、每周大量待填充的版面,第一手新闻往往非常不足,许多报刊于是大量采用转载稿件,造成多家媒体出现同一条新闻的现象,有的稿件甚至从标题到内容完全相同,使得读者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影响到报纸的有效阅读和发行。  相似文献   

17.
同城媒体同题新闻竞争,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即你的报道与我的报道相同。这种同质化竞争实际上形成彼此排斥。互不相容的局面。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去买两份内容基本相同的报纸。因此,如何做到同城同题不同质,已经构成了新闻竞争中的新课题。种种竞争招数中,最具竞争力的是从同题资源中找出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李伟 《新闻导刊》2007,(2):24-25
跑时政新闻,经常要去跑些会议。如何让会议新闻出彩呢?如何避免同质化呢?总结下来,我认为会议新闻更考记者的耐心,要抓出好的  相似文献   

19.
潘凤亮 《新闻前哨》2012,(11):77-78
市场竞争中的同质化现实需要正视。新闻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顺应用户需求和新闻传播规律,通过不断探索产品创新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在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本文以门户网站的新闻专题为例,分析了新闻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成因,就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局,进行个性化产品的有效创新,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鄢睿 《声屏世界》2013,(12):19-20
目前,我国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报道娱乐化而深度不足的问题,民生新闻在各级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的竞争下进入了瓶颈期。而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其崭新的定位与理念指引着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