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理诗这个名号本是舶来品,原指希腊诗之一种.本文所指的“哲理诗”是使用了它的广义,即凡是体现了对宇宙人生常理之领悟和洞见,“能给人以智慧启迪与教诲的诗歌,都可称为哲理诗.”(1)关于中国古代哲理诗之形态及演变,有今人陈文忠,《论古代哲理诗的智慧形态》(2)一文已条分缕细,此处不必赘言.本文仅就其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等问题尝试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白话诗理论鼓吹,主要见于《文学改良刍议》《谈新诗》及《尝试集》的三篇自序.《文学改良刍议》所论“须言之有物”等八事全部与诗有关.《谈新诗》的论点有四:诗体必须大解放,诗的进化即诗体解放,新诗语言须有“音节”,新诗语言须“具体”.《尝试集》自序的主要论点是:作诗如作文,文学革命毋庸置疑,打破一切枷锁镣铐,新诗的音节须顺应诗意,旧诗如缠脚新诗是天足.这些理论鼓吹,在当时无不切中时弊,待时过境迁,则无一不可质疑.  相似文献   

3.
宋代诗话十分注重自然生态对诗歌创作的感发作用,并将自然物象作譬喻来阐述作诗之法则、诗歌之体格.论文以 《历代诗话》 中的宋代部分为例,从以自然生态解说诗因、以自然生态比拟诗体、以自然生态论说诗格三个方面,论述宋代诗话中体现出的宋代文人的生态审美智慧.  相似文献   

4.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体存在,这一基本内涵不因其《诗体》中辨体角度不同而互异。诗之“体制”不仅包含“词理意兴”等基本要素,且以“格力”“兴趣”“气象”“音节”等为之“用”,以更充分表现诗体的内在品质和艺术力量。其中“格力”以诗意为本,是诗中整体思想情感所表现的精神力量;“兴趣”以诗情为本,是诗体所表达的自然感发、含蓄蕴藉的情致和意趣;“气象”以诗象为本,是诗体所呈现的自然雄浑的整体艺术形象;“音节”以诗语为本,是诗体中充分韵律化、表意化的艺术语言。着眼于贯通式诗歌体制观,可对《沧浪诗话》的概念关系和整体结构获得更切近实际、更切合语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顾亭林为清初遗民诗人的代表,其赠答诗同样贯穿着抒写家国之感、表现民族气节的遗民诗主题,同时,其赠答诗的思想内蕴又随着赠答对象及自身经历的变化表现出一些差异。而作为赠答诗这一诗体,顾诗截然不同于那些应酬色彩浓厚的赠答诗,其中涌荡着“金石气”、“真气”,甚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许辉 《华章》2013,(25)
由于受中西方哲学及宗教的不同影响,中西方自然诗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追求,即在老庄哲学及禅宗的影响下,中国自然诗以“神韵之妙”作为审美追求,在古希腊哲学及基督教的影响下,中国自然诗以“神性之美”作为审美追求,从而构成了中西方自然诗的二重协奏曲美妙。  相似文献   

7.
木斋近期发表的《论古典诗体形式的演进与变革》、《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论孟浩然律诗之多不合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五篇论文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中国诗体演进的全新视野,为今后有关唐宋诗意象变革的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意象并非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要义.若一味推崇意象,则六朝宫体、晚唐诗、南宋“四灵”,就将荣登古典诗史的榜首,而事实则恰恰相反,它们一再遭受古代诗评的诟病.古人于意象之外更重格局、气象,尤重诗歌之“声调”,所谓“唐音宋调”于焉区分.音与象作为诗歌艺术之二维,历来轩轾有别,因古人读诗多伴随创作,作诗自然以审音论调为主,意象为辅;今人读诗则作为一种“阅读理解”,还要作答一道道考题,必然流于表面之色象文字.  相似文献   

9.
一,打破与建设新诗运动初期,胡适基于“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的认识(1),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当废骈,诗当废律”的理论主张(2)。他说:“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3)”。在胡适的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影响下,早期新诗追求语言形式的解放,不大注意节奏音韵,口语化、散文化倾向明显。稍后的郭沫若主张作诗“自然流露”,认定“诗是情绪的直写”,“诗的本质,不在乎韵脚的有无”,诗在形式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唐代的昭君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魏晋南北朝昭君诗的创作,唐人对这一传统题材进行了全方位开拓。唐代昭君诗一面抒写昭君远嫁的乡国之思,一面又借论其出塞得失兼议国家的对外政策,诗人们在重塑昭君形象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就诗体而言,唐代昭君诗的价值还在于它代表着中国咏史诗在其发展历程中由“变”至正的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智者高尔吉亚通过与芝诺同样的逻辑推论揭露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的荒谬,代表了怀疑论对本体论的一次重要的摧毁。本文就高尔吉亚的命题提出一些问题并试图做出一些解释,并顺带对其在哲学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体被严羽尊为晚唐三体之一--杜荀鹤体.杜荀鹤提倡诗歌要反对浮华,平易自然.他响应新乐府运动的号召,作诗多用俗语,并且又以苦吟炼字的态度对待诗歌创作,所以诗中警句颇多.  相似文献   

13.
朱熹哲学生态观(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对“理”有多种解释,其核心则是自然之生理,即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得之以为仁心,由此建立了天人合一论。“格物致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仁的自觉,以爱心对待万物,公而仁,仁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深层次的整体论的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4.
哲理诗的主要特征是形象地写景、抒情,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哲理诗,源远流长。哲理诗的观念,近代以来开始产生,但以诗谈哲理的现象,先秦时代便已出现。《诗经》暂且不提,只要看一看屈原的作品,就会发现。如“何方园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心不同兮媒劳,思不甚兮轻绝?”(《湘若》)等便是借事阐理明志,深含哲理的诗句。文随业变。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辨能力的不断增强,深富哲理的诗体,亦日趋繁盛…  相似文献   

15.
王维的诗歌中不仅呈现出诗情与画面的完美协调,往往还包含着无限的哲理与韵味,即王维的人生之“道”——禅宗思想。文章从佛教“空”与“有”的关系、“胜事”的三重审美境界以及诗中蕴含的人生妙悟出发,围绕画面与人生哲理对王维禅宗诗展开深层次解读,为教师完整而有意味地呈现课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情感诗学视野中的"兴观群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诗》论中的“兴观群怨”本为学《诗》用《诗》之法。但在有《诗》风气渐衰、通经致用的文化背景逐渐淡去之后 ,“兴”在某些情况下流转成为作诗之法。到王夫之以“兴观群怨”提举其诗学理论时 ,他改而同时从作诗和用诗两个方面扩展了“兴观群怨”的意涵。从情感诗学的角度分析 ,王夫之的开拓性在于 :以“情”为核心理念 ,牵动“兴观群怨” ,藉以贯释古代诗歌和诗论 ,贯通诗歌阅读和诗歌创作。这种彰显和开掘 ,从根本上复现了孔子《诗》学情感的超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关乎思想的根本事情,它只关心生活的整体和意义,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哲学是关乎人之根本即“自然”的事情。依据于此,哲学必然不是观念,不是概念体系,不是逻辑或逻辑思维,不是语言本身,也不是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它既不是人类其他经验和“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不是世界观的归纳和类比。同样,哲学不是化。哲学只是哲学“本身”。现代哲学在观念哲学中“浸泡”得太久,离真正的哲学已经很远很远,可以说不成其为哲学了。要“恢复”真正的哲学,只有回到古希腊哲学家那里,从哲学的“自然”出发考察哲学是什么。此时必须避免用现代“观念论”套用古希腊哲学家。  相似文献   

18.
白话新诗派的“自然音节”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草创期,以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周作人等为代表的白话新诗派,标举“自然”与“自由”,逐渐丰富了“自然音节”论的新诗诗学观,奠定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节奏理论.围绕何谓“自然音节”,如何“音节自然”的命题,白话派诗人从概念内涵、节奏划分、组织原则、节奏艺术等方面作了有同有异的阐释,既有对抗旧诗格律的共同立场,亦有“自然音节”内部的分化趋势.在自然音节的实践路径上,大致形成两种路向,一类是从诗体内部突破,或利用或改造或摆脱旧体诗词中的某些因素,将“旧”诗转变为“新”诗,倚重从传统到现代的路向;一类是从诗体外部开掘,借用散文文体加以诗化,借助欧化的力量,倚重从欧化到现代的路向.检视白话新诗派的“自然音节”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梳理传统格律向现代节奏转变,以及现代诗歌节奏理论自身发展的路向,同时也为现代诗歌节奏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均齐、对称是中国传统诗的显著特征。“中和之美”是其重要追求。初期白话诗为实现“诗体大解放”的宗旨 ,对均齐、中和的哲学、审美观发起冲击和挑战 ,为后来白话诗自由形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诗谜     
<正>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各种各样的诗体形式,诗谜就是这众多诗体形式中的一种。所谓诗谜,就是以意义完整的整首诗作谜面或谜底的谜语,亦称为“谜语诗”。诗谜,顾名思义,它必须是诗,同时又是谜,诗和谜二者溶为一体,浑成自然,谜中有诗,诗中隐谜。因此,诗谜必须具备诗的基本要素,即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言韵和谐,同时又必须具备谜的特点,即运用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