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雨欣 《航空档案》2004,(4):61-63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突然空袭夏威夷珍珠港美军,随后,在亚太地区四处侵略,大规模发动进攻。其中,在中国领土上.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的进攻。由于中国军事实力较弱,中国抗战处于艰难的状态。1942年3月.日军攻占缅甸后,封锁了盟军从陆路向中国大陆运送作战物资的途径。这样,日军基本上形成了对中国海上和南部陆路封锁的态势.中国抗战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2.
吴三敏 《新闻前哨》2005,(11):17-2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举国上下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各新闻媒体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作用和地位,抗战业绩与抗战精神的宣传。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与广度,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爱国主义热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次大规模的“史海勾沉”式的抗战伟业的传播,应是我国新闻传媒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次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继卢沟桥事变之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声势浩大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成为"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外侮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华民族历经八年抗战,终于在绝境中浴火重生。上海市档案馆藏有一大批抗战档案,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两次淞沪抗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有关。这些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展示中国军人的英勇气概,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201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8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4.
宋庆龄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开展的慈善救济活动,一方面对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资保障,扩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对战争造成的中国广大难民起到了积极的救援作用,对战时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整合,对战时中国经济的改善和发展,对战时中国抗战的坚持和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瑾 《北京档案》2018,(5):53-55
1938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大规模正面战术已经无法应付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活动,于是开始了频繁而疯狂的扫荡,犯下累累罪行,让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伤痛.然而,面对敌人如此残暴的举动,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却丝毫没有动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将士和敌后群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直到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让他们的美梦彻底落空.  相似文献   

6.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抗战,国民党中央及政府各行政机关开始向四川重庆迁移,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高校大批内迁到四川的重庆、成都等城市,四川逐渐变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文化、商业中心。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侵华的作战方针,停止对中国各地的大规模军事进攻,转而对我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进行空中轰炸,四川成为日机的轰炸重点。1938年2月19日,日机首次空袭重庆,揭开了日机轰炸四川的序幕。笔者根据四川省档案馆馆藏四川省秘书处、省民政厅、省社会处、省卫生处、省防空司令部、省动员委员会等民…  相似文献   

7.
研究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文人会萃,救亡文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文化城”而蜚声全国。桂林文化城这一段历史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内尤其是广西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对桂林抗战文化进行研究,但比较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工作是在1978年以后。先后有《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桂林文化城大全》《、桂林文化城…  相似文献   

8.
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的构建凝结了对中国抗战历史文献与文化长远发展战略的深入思考,对于抗战文献共建共享制度、抗战文献利益平衡机制、抗战文献合作开发模式等相关管理规范制度具有借鉴价值,对于抗战历史文献建设体系、抗战历史资源保护体系、抗战历史文化研究平台、抗战历史名城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1940年的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抗战进入胶着状态。这一年的5月2日,枣宜会战开打,日军获胜。八天后,德军在荷兰海岸对马奇诺防线展开全面进攻。又过了两天,日军发动一零一号作战计划,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展开大规模轰炸,8月19日这天的轰炸尤其惨烈,两千多户重庆民居顿成废墟。  相似文献   

10.
1945年上半年,在中国解放区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武装力量对日伪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势,为全面反攻、夺取最后胜利做好了准备.在延安的清凉山上,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肩战斗在一起的新华社工作人员也为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而兴奋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11.
本组史料记载了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起新的侵略战争后,中国十九路军的奋起抗战、第五军的增援和中国军民在淞沪抗战中的英勇斗争;记载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上海金融界的态度和国民党政府关于淞沪抗战“适可而止”以待国际进行干涉的决策;国民党政府精锐之师用于反共的政策导致淞沪抗战的失败;以及陈立夫等人所谓的以东三省经济利益换取英美支持,进而败日防俄等项建议。对研究中华民国史、日本侵华史均有参考价值,特选辑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民国首都南京,地处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华东地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此后,南京成为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及汪伪政权的政治中心,是日伪政权重点经营之地.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大规模接收日伪资产,南京理所当然成为国民政府战后接收的重点城市之一.本文拟在论述日伪资产接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南京市日伪资产的处理情况,客观评价国民政府战后对日伪资产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亮  周彦 《兰台世界》2012,(36):37-38
1931年爆发的江桥抗战是马占山领导黑龙江爱国军民奋起抵抗日本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使日军遭到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沉重打击。它是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抗日阻击战,也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抗战初期,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内迁运动。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场辉煌壮举,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为组织沿海地区民营工厂的内迁,国民政府先后成立了“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1937.8.11-10.30)、“军事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1937.9.27-18938.3)、“经济部工矿调整处”  相似文献   

15.
龙琛 《档案时空》2015,(1):17-19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达成其战略目的,对中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空袭,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日军入侵,步步向内地进逼,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被迫对既定的侵华方针作出重大调整,采取了“政略进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对中国内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10月广州和武汉沦陷后,湖南成为抗战正面战场的前线.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9月3日,在庆祝中国抗战胜利69周年之际,中国抗战大后方3D数字图书馆正式上线运行。这既是国内第一家抗战文献3D专题数字图书馆,也首次披露了多种从未对外界开放的抗战时期报纸、地图等。中国抗战大后方3D数字图书馆植根于重庆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近5万种抗战文献,利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一个集展览观赏、咨询查询、文献阅读为一体的立体抗战文献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至此成为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毗邻重庆的遵义地区也随之成为抗战期间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为中华民族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过重要贡献。一、抗战期间遵义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林东 《云南档案》2010,(10):38-41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浩劫、巨大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给战时中国大后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带来了发展契机。昆明在一定程度上即得益于抗战的推动而获得了发展。现拟从交通、经济、文化、市政等方面论述抗战对昆明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抗战旗帜毛泽东》,杨冬权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依据权威文献资料,系统梳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抗战的准确预见,阐释了他关于抗日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和游击战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要举措,展现了他对中国抗战的旗帜性、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战爆发前后,为了支持中国抗战,苏联率先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援助。德国入侵苏联和日本"南进"战略的实施,导致苏联援华物资输送的终止,国际对华援助受到严重威胁。由于云南特殊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盟国先后开辟了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油管和史迪威公路,云南承担起盟国援华物资输送由西北向西南转移的重任,成为正面战场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动脉和输入中心,支持了正面战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全过程。随着战争的发展,云南成为盟国空军在中国的主要基地,抗战兵源的输送和滇西反攻部队的粮草供应要地。滇南防御和滇西抗战的爆发,标志着云南成为中国抗战的又一重要战场。因此,云南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根据地和重要前线,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