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庄 《今传媒》2011,19(1):71-72
本文对中国广播事业的发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建成以及工作和贡献进行了研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距离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开始第一次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台、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出色地进行宣传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无线电广播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17):70-72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创办于延安。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台址在延安西北19公里王皮湾村的窑洞里,由中央广播委员会直接领导,建制上隶属于新华社,新华社为此设立广播科提供稿件。中央广播委员会首任主任周恩来,周去重庆工作后由朱德担任。解放战争时期,新华广播电台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口语广播部。  相似文献   

3.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最近约请革命战争年代的广播工作人员和当年收听解放区广播的一些积极听众,撰写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6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由杨兆麟、赵玉明修订再版的《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编选的《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两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号角》一书,以史话的形式,生动、简明地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直至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上实况转播“开国大典”的战斗历程。并附有30多…  相似文献   

5.
60年前的1940年12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里诞生,红色电波穿过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特殊的政治宣传作用。 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诞辰60周年的时候,我们约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同志撰写此文,回顾历史,探讨广播在今后如何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0年12月30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0周年纪念日。 50年前,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城西北19公里的小山村——王皮湾的窑洞里发出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她那庄重、朴实、亲切的声音,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传向四面八方,从此,宣告了中国大地上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开创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就多次提出要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冲破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  相似文献   

7.
延安 (陕北) 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为现今中央人广播电台的前身。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 (陕北) 台曾经是新华总社的一个部门,先叫口头广播组,后改为语言广播部。迁进北平以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语言广播部也脱离新华总社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这份《发展概略》依据现存的有关史料,采用大事记的形式,概括地介绍了延安 (陕北) 台的战斗历程以及与广播事业有关的重大事项,以供整理和研究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8.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庞亮 《中国广播》2010,(4):51-53
1940年12月30日,伴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延河边的两孔土窑洞中发出了第一声呼号——XNCR。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0.
回眸过去,人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电视传播媒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望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人们则满怀信心地期待现代传播媒介继往开来,以高新技术为前导,全息展示更加光辉灿烂的多彩世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光荣诞生。此后的1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又先后在东北、华东、西北、中原解放区创办了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等18座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将同年3月迁进北平(北京)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于1950年开办…  相似文献   

11.
李海  王文华 《中国广播》2010,(12):43-47
今年12月30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诞生70周年。8月24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庸人民广播电台——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张家口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以下简称“张家口电台”)诞生65周年。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家口成为全中国闻名的城市,张家口和延安两座新华广播电台联系密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创办新华广播电台算起,迄今整60年。这60年间,一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就辉煌,值得热烈祝贺。 我同广播事业结缘,也是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立时期开始。那时我在延安解放日报工作,同新华社的同志同住在延安城东门外的清凉山上。当时新华广播电台是新华社的一部分。报和社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1940年12月30日夜晚,从革命圣地延安发出了一个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这声音划破了硝烟弥漫的长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了。从此,中央电台开始了她与中国革命建设同步,与党和人民同行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5周年纪念日。1940年12月30日晚上七点,从革命圣地延安的王皮湾村,电波传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响亮呼号,这座电台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播音员报道了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和陕甘宁边区及其他边区的新闻。稿件是由设在延安近郊清凉山上的新华社语言广播部(简称口播部,新华总社分为文播和口播两大部分,文播用电报发出)编辑的,由通讯员送往王皮湾。  相似文献   

15.
二战中整体战争的形态,决定了广播在社会动员、形成舆论、激发民族情感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战场,以延安新华广播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同样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分析二战媒介与战争关系的图景下,阐述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宣传的发展,并开创性地将延安新华广播与二战时其他国家地区的广播进行了对比,通过解析广播与意识形态、大众结构的关系,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二战视野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6.
在1945年9月到1949年3月的三年半期间,新华社除了进行文字广播以外,还管理口头广播。当时的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就是新华社的一部分。诞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台。它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  相似文献   

17.
论党在延安时期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播音,呼号XNSR[1],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从报刊、文字阶段迈入语言广播阶段.在抗战艰苦的岁月,新华广播电台的声音宣传中共抗日救亡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延安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新时代我们发展新闻广播事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50周年,我代表党中央向创建人民广播事业的老同志,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1940年12月30日,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亲自关怀和领导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温济泽作者简介:在延安时期,从1943年初起,调做新闻工作。历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主编,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及编委、社委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兼任中国...  相似文献   

20.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这座电台在党的历史重大转折时期克服重重困境,为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以及战略决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同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西柏坡时期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广播事业发展史上短暂而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