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话语是承载说话人意图的载体和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媒介。作为表达语用意图的话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行为,也是语用行为,还是文化行为。话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处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互动网络之中。对话语语用意图的认知能形成高效率的认知直觉;对语用性的认知直觉能帮助说话人对语用意图进行自认为的最佳语用设计,而使听话人根据交际语境激活的语用知识和认知习惯作出相关的理解。话语语用性保证了话语行为的双方对话语意图生成和诠释进行的优选认知效应。  相似文献   

2.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从关联理论观点出发,话语标记语能对话语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即通过话语标记语制约听话人认知语境的构建使听话人进一步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达到说话人期待的语境效果,实现成功交际.话语标记语能对语用过程实施一种认知上的语用制约.  相似文献   

4.
交流中的移情就是指双方情感相通 ,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说话人运用语言刻意对听话人表达心态和意图 ,听话人从说话人的角度准确领悟话语的用意。通过移情有助于我们改善同那些在语言和文化上与己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交流 ,也有助于人们在学习外语时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语用能力既是一种知识性的能力,同时也涉及实际交际中的语用行为问题。语用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境知识以及语言和语境相互联系的知识;语用行为则涉及话语理解和话语表达。前者主要指对话语首要言语行为的理解;后者指说话者使用认知资源进行合理计划、进而调用大脑中相应的语块资源,结合各个心理、生理器官,准确传达意图的过程。这种对语用能力内容的双维性划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能够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语法角度看anyway,它是一个副词,但从语用角度来看,在交际过程中,anyway具有连词的功能,能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探讨anyway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分析它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的五种语用功能,即话语明示标记语/语用制约功能(引导或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题转换标记语;话语缓和标记语(减少对会话双方面子的威胁);话语未结束语和话题引发标记语(引发新的话题),能更好地帮助说话人传递话语意图,获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7.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不仅要传递基本信息,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手段和语言成分来传达语用信息,构建语篇语境。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明示话语意图的手段,是听话人推导话语意义的标识。课堂语境具有很强的可构建性。教师话语标记语对课堂语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起着语用标记作用,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和理解进行语用制约与限制,有助于听话人寻找话语间的关联和认知语境,促进理解。本文依据关联理论,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接下来以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测试听力部分的小对话为语料,分析了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标记功能,最后指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认知意识和运用标记语进行语用推理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发话人所设置的语用预设都在他自己的认知语境范围内,但不一定在受话人的认知语境范围内;受话人所理解的语用预设都在他自己的认知语境范围内,但不一定在发话人的认知语境范围内.特殊会话隐涵是发话人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或意图,语用预设是发话人对他的说话语境和受话人的认知语境的一种假定,是实施其言语行为所必须满足的适切条件;分析、推导特殊会话隐涵必须借助上下文语境,而分析、推导语用预设有时不必借助上下文语境.从发话人表达的视角看,语用预设与特殊会话隐涵都属于话语的意外之意,都是根据一定的语用规则从话语中分析、推导出来的,二者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从受话人理解的视角看,二者的关系本质上是认知语境与认知目标的关系.从发话人生成话语的视角讲,语用预设决定着信息焦点的确定;从受话人理解话语的视角看,话语的信息焦点的确认决定着他对话语语用预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网络用语Yo的明示-推理交际观模式,发现说话人通过网络语Yo,可向听话人传递刺激信号,向受话人明示会话即将开始或传递某种简短信息,使受话人对这种符号进行相关解码,明确说话人的会话意图.听话人凭说话人提供的显映方式及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对话语信息进行推理,最终可正确理解话语含义.  相似文献   

11.
赵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121-124,83
言语行为都是语用者运用自认为合适的话语得体地表述语用意图的语用行为。从语用学意图理论来看,语用意图具有呈现和解释的复杂性。语用意图的呈现体现在语用力、话语力和符号力这三个维度上;语用者和解释者对语用意图的生成和解释,是语用意图多维度的动态互动的结果,语用者与解释者在对待语用意图上可能是等值的或偏离的。  相似文献   

12.
刻意曲解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男女双方话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语言策略,形成性别间刻意曲解的关键因素是性别交际主体的心理认知:在性别言语交际中,交际主体调动其认知资源,解读出与听者信息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在此影响下根据自身交际意图曲解对方话语,以确保听者顺应的认知和谐,取得最佳语用效果。从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视角,透析性别交际双方使用刻意曲解这一语言策略时的语用立场,可以进一步了解性别双方的立场,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用意义的理解不仅需要推理语用主体的交际意图,还需要分析语用主体生成和理解话语的理性依据.本文以《金牌调解》话语为语料,从理性的认知、工具和价值三个维度分析主持人、当事人和调解人的语言使用,从而论证了理性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本文将这种反映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主体的理性定义为语用理性.它是语用主体语用能力的根本体现,是主体...  相似文献   

14.
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委婉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尝试从语用意图的可及性、语境知识的共享度、语用推理过程及隐喻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以期交际者能正确解读委婉语,成功地利用委婉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广告语,诗型广告的翻译既要传意和传神,还要传递诗学美感。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诗型广告的翻译特点及实现等效翻译的语用策略,认为诗型广告翻译要从文体、语言表达习惯、语言审美、文化和仿拟修辞等角度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原广告的交际意图以及美的诗性意境在译语广告中完美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是英语口语交际中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不同语言层面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熟练运用各类话语标记语可以使学生增强中西方文化对比意识,逐步接近英语母语者的语言习惯和心理文化特征,具备良好的语感、语言直觉和一种语言生成转换的能力,恰当得体地与他人交流沟通,提高交际效果和口语表达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英语名词化的结构特征语用功能及形成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化是英语表达中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来探讨英语名词化的结构特点、语用功能及其形成理据。文章认为名词化具有语篇衔接和语用预设功能:名词化是语言象似性、图形一背景突显理论以及语言系统的运转机制相互矛盾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语言交际以认知为基础,语用失误的原因可以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语用失误与语言使用的认知语境的假设、交际双方之间的明示和推理过程以及理想化认知模式有关。本文从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模式以及理想化认知模式等认知语用学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对语用失误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