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历有“实用”和“审美”两大功能,它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是我国文化艺术的象征与瑰宝。以“发展个性”为宗旨的课程改革,已构建成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挖掘、发挥中国书法文化的优秀传统,确立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强化中小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在美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的艺术史观.英国学者贡贝里希对黑格尔这方面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黑格尔的《美学》“第一次试图去全面考察艺术(包括一切艺术)的整个世界观,并且使之成为一个体系。”黑格尔认为艺术发展经过三个阶段: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分别代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理想、艺术的衰落。象征型艺术在黑格尔看来只是艺术的准备阶段,并不是真正的艺术。理想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魏晋,个性觉醒裹挟着苦难时世而诞生,以一尊儒学衰微之阵痛迎来了多元思想的活跃、共存与渗透,此时学艺术有了崭新的面目:自觉。书法艺术由于人士大夫的大量参与,促使书法超越伦理功用而走向审美艺术之途,即开始真正自觉地体现主体的生命意识、个性风度、气质品格等。此时由于玄风的浸淫,书法艺术尚“韵”,而“二王”无疑是这个时代玄远超逸的魏晋风韵不可替代的最理想的传达。“二王”书风是中国古典书法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是文字书写最高艺术,它有一个汉字的原身、吸引人的艺身和神秘的道身。它从曲折历史道路上走来,有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艺学观。它的形成受着道、儒各家的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的道、艺规范是书法人的艺为标准,由此才能走向“人书俱老”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以其飞扬灵动、神秘怪诞和抽象构成的审美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基于楚国的自然宗教特征,楚漆器艺术中自然形象与审美意义的联系通过象征的方式而产生。根据黑格尔艺术象征观点,艺术中形象与意义是统一与对立的辩证动态过程,由此而产生了象征、古典与浪漫的艺术类型划分,中国楚漆器艺术就属于象征艺术中的典型。黑格尔针对东方艺术提出的艺术象征论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中感性形象与普遍意义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联系。其中,神秘、怪诞的自然意象的拼凑与组合都是楚人基于幻想的审美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6.
《曹全碑》书法艺术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隶<曹全碑>是隶体书法碑帖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自明代万历初年出土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重视,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与独具的风格个性吸引着历代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也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学习隶书的最佳范本.本文从多角度扼要论述了它的艺术价值与欣赏.  相似文献   

7.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历代书家在碑上留下的真迹,或流畅飞扬,或方整朴厚,或灵秀妩媚,或峭拔雄伟,或疏朗开阔,或刚健豪放……,各具鲜明的良好书法风格而为传世之作。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艺术的最高成就是“风格”。艺术个性的形成,正是艺术成熟的标志。风格是作者的世  相似文献   

9.
岳杨光辉 《时代教育》2006,(12):179-179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先后传人日本、朝鲜等国。它是依附着中国汉字,既要依循它造型的特点去书写,又可通过其艺术构思,调动其艺术手法去创作。作为书法作品,当以神采为主,形质次之。正如《文字论》日:“深识书者,惟又见神采,不见其形”。这就是书法最大的特点,书法也可把它抽象,以点、线的交融去发挥,去表达,融人自己情感,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的创作,欣赏离不开直觉,在评品作品时常以“气韵”、“气势”、“笔势”等词进行表述。“势”是书法艺术对自然抽象模写的一种特殊形式.书法作为中国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势为先”的思想也广为大家接受,可以从书法中形势的关系,势的取法自然两方面解读书法理论。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是一种象征中国文化的艺术门类,而草书艺术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样式.它兴起于汉代,确立于魏晋,成熟于唐代,具有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草书的成熟是书法由实用转化为艺术的标志,具有外形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点,它通过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审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和源远流长的艺术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气韵”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创作与品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标准。如果将其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品评,书法的“气韵美”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书法艺术家将胸中之“气”,也即,书法艺术家内在的品德修养,生活情调,人格气质,文化品位,学术涵养等,通过用笔、结字、走势、布局等诸方面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气贯全局的书法“艺术意象整体”,它如若给人的感觉为元气淋漓,酣畅通达,氤氲神妙的话,我们就说这样的书法艺术作品有了“气韵美”。  相似文献   

13.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书法教学在基础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书法可以培养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培养毅力、兴趣、观察力以及分析综合创造能力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启蒙教育,如朴素的辨证统一观(黑与白、曲与直、徐与疾、虚与实、断与连)等等。小学书法的作用最主要的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书法艺术的历史同中国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可以说与中华民族同生。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成为整个民族的象征。“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中国书法艺术正日益成为世界性艺术,学习书法能使孩子们多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群星灿烂,名家辈出,而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书法的主旋律。书法改革家颜真卿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面对历史之乱,高举义  相似文献   

15.
艺术间存在个性与共性。书法艺术虽然是抽象的视觉艺术,与动画艺术样式不一样,但其间存在某些动画的美学特性。书法艺术不管在形态或风格上都非常成熟,如果找到书法与动画“联姻”的契合点,书法中就会有很多动画创作可资借鉴之处。在语言形式、叙事方式、艺术创作境界等方面确立书法和动画某种内在联系,找出创作的共同道理,是推动中国动画民族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有的作家讲的“表现自我”,是指文学创作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特点。是说作家的创作是个体的精神劳动,是创作激情与生活燧石的撞击所点燃的灵感火花,是作家“这一个”(黑格尔)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认识,是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它不能不具有作家个人思维、观念、艺术的独特之点,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不带有作家“自我”的色彩和印记。  相似文献   

17.
:“书法由来见性真”,是陈独秀对中国书法美学最本质的把握 ,其对赵孟顺、汪精卫、沈尹默书法的评价皆以此为准则。他自己的书法 ,也正是他高尚人格的象征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创建“书画校园·翰墨飘香”特色学校的背景书法、绘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国粹,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为了更好地展现学校的活力,发展学生个性和打造“一校一品牌”特色发展格局,我校于2011年9月27日隆重举行了创建“书画校园·翰墨飘香”特色学校启动仪式。自此,我校全体师生加入了“与书法为伴,塑造美好心灵;与绘画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书画为轴,打造特色品牌”的行列。  相似文献   

19.
一部中国书法史,它既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时它也镌刻着许许多多献身书法艺术的艺术家的执着艺术追求、崇高的审美理想和艰辛的艺术实践的动人事迹。纵观书法史,以独运匠心、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辉煌耀眼的艺术成就彪炳书史,因而引起后人仰慕和研究的书法艺术家为数不少,但是,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与多麦的命运抗争。并能以独特的个性创造艺术辉煌的却是不多见。而明末书法家徐渭就是这样的一颗明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在诗文、书画、戏曲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他的艺术创作不仅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20.
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不应是象征体本身的那个具体形象,而是它所暗示的约定俗成的普遍性意义,或者是非确定性的其它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勒认为,象征就是在知觉符号和某种意义之间建立起隐秘的联系,并把这些联系显现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知觉符号即作品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意象)。从黑格尔关于象征型艺术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认识到,由于“意义”或“理念”“本身还是抽象的,未受定性的,所以不能由它本身产生出一种适合的轰现方式,而是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