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接受审美教育和审美训练的人,不会是全面发展的人。”无疑,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因此要坚持在课堂教学渗透审美因素,力求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通过以美引善、以美启智、以美悦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 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 重要作用。”加强美育,以美 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 以美陶情,是学校全面贯彻方针、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美育和德育关系密切。德育必须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感染力,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美育可以训练培养人  相似文献   

3.
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表现是: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助健,以美益劳。学校应重视美育,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徐斌 《教学月刊》2006,(5):30-31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导真,以美引善”是美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论美的德育     
一、美育和德育的协同是教育的内在需要1.美与德、美育与德育有共同的内容。原国家教委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中指出:要开展“良好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培养的教育”,要“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等等。这些就明确指出了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和途径上的相通相融,进一步明确了用两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2.美育与德育有共同的目标。即以真、善、美的统一为主要标准,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塑造其理想人格。3.美育与德育有共同的发展历程。二、美育、德育协同实施的主要途径1.以德导美。审美教育要…  相似文献   

6.
德育与美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虽然德育与美育有不同的特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是,美总是以善为前提,美最终也是为了善,这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必然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主要表现在:德育与美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德育对美育具有导向作用;美育对德育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申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宙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离不开学校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艺术教育过程中大量的审美因素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真、善、美。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性可以缓解德育中的机械性灌输.  相似文献   

8.
论素质教育对德育与美育交融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美育是五育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道德与审美以及德育与美育具有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美学原理对“美”“合目的性”属性的表述,表明了美具有善的功能,从而阐明了德育与美育交融渗透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不仅仅将“德”视为人们的一项基本素质,因而德育必须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追求其效果的最大化,这是当今社会发展总趋势对德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美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具有启真、引善、怡情的功效,在小学阶段开展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审美能力呢?审美能力是人以审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关键是要端正教育方向 ,明确教育思想 ,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一、学《谈话》更新教育视角学习《谈话》,我们主要搞清两个问题 :一是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二是搞清德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显然 ,以德为先 ,通过德育渗透 ,保证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健康发展 ,同时 ,又通过各“育”的发展 ,为德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为智育和其它几育提供了精神动力 ,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审美素养是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基础保障。文章拟从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素养内涵的思考,构成以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体验的审美素养教育为纵向支柱的美育模式,以及以美育为出发点,以美启善、以美求真、以美塑健、以美促劳与德、智、体、劳的相互关系为横向连接的五育协同模式,探讨审美素养在“五育并举”中的建构作用,加强审美素养,达到完善人格教育的理论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纲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加强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完善人们的心理结构。美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二、学校美育是全民美育系统工程的基础。学校美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和创造美教育的活动。学校美育的实施,必须遵循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原则,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实施真善美教育,美育与体育相结合,实施健美教育,美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实施劳动创造美教育。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实施,必将促进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13.
美育和德育的协同是教育的内在需要美与德的关系决定了美育和德育之间必定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这就为两育密切协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美与德、美育与德育有共同的内容。善,既是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又是一个伦理学的概念,它是美与德、美育与德育最基本的结合点。在社会美和艺术美等方面,美与德的内容和标准也存在着不少共同之处。因此,国家教委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中指出:要开展“良好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培养的教育”,要“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育和德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而美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德育有密切联系,它们都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人们称为亲姐妹,真、善、美也从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真的、善的,一般也是美的。不仅如此,实施美育,极有利于德育。美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坚定的无产阶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要高度重视美育西宁五中副校长罗崇明美育,又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是形象的教育,它以形象愉悦人、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审美素质是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没有审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历史上许多美学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美育,...  相似文献   

16.
美育巳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学美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统一于同一培养目标之下.真正的美育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高等师范院校普通动物学课程中存在着丰富的美学素材,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优势,挖掘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潜在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把大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以美育德”指向的是美和善的关系,追求的是美和善的和谐统一。向善和爱美是人的社会天性,也是存在方式,人类离不开善和美的生活。善和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皆源自人性的内在需求和生命自身的自由追求,都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与美是共通的,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善是美的基础,而美是善的表现形式。基于善和美的相通性,美才得以育德,德才得以育美,这是“以美育德”的逻辑起点。审美教育实质上是唤起受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过程,而审美经验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美育主要通过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和坚定道德信念等方式促进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接受审美教育和审美训练的人,不会是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为五育之一,它在全面发展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然而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也称之为审美情感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培养审美观念,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具有扩大视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辨别美丑、辅助道德、增长智能、健美身体、促劳创美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万不可少之。“以美育人,促进全面发展,并使人生美化。”已早为人们所共识、所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承担着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育人任务。构建“德美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健康向上、包含丰富道德底蕴的文学作品,以及社会生活、文化中美好的事物来启发、诱导、熏陶学生对美好、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把关育与德育相结合,把做人的道理蕴涵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用美引善、以美诱善,使学生产生对可贵品质的敬仰、亲近、向往的情感。教师通过创设充满审美愉悦的课堂氛围激趣引思,借助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丰富文学内涵,使学生在接受精神审美,享受审美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活跃思维,提升兴趣,使德育、智育、美育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种模式既是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有益尝试,也是对落实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本质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20.
美育诉诸人的感觉和情感,影响人的情趣,有着其它各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的重点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从具体可感的形象入手进行审美活动,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实例,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