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备课中的"预设"与课堂上的"生成",永远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为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应该尽力减少因"预设"不周而产生的诸多消极影响,尽力使课堂"生成"多一些意外的惊喜,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杨昀 《成才之路》2014,(8):57-57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就确定的,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学生方面会出现游移原来确定的教学目标的现象,也就是说发生了“意外”。出现这种“意外”现象怎么办呢?一些年轻老师开始时会惊慌失措,继而会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来,把学生再引入事先设计好的轨道。有经验的老师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尽可能地充分地利用这“意外”--课堂生成资源。其实他们在教案编写时就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一旦发生了“意外”,他们就会把这些“意外”当成课堂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能否处理好课堂生成资料,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在课堂上若能巧妙地驾驭好一些“意外”的生成,适时地引导学生发展,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3.
崔阳阳 《考试周刊》2013,(72):50-50
<正>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备课时都能预测到的。因为不同的学习个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也会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课堂上经常会发生一些干扰教师教学设计的突发事件。最常见的如"先知先觉"现象。新课伊始,教师出示例题,就有学生说:"我会了。"或者直接道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些相应的变动.”有效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中即时的生成资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有效捕捉学生的“节外生枝”(即课堂中出现的教师备课之外的非预见  相似文献   

5.
证据意识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思维前提,证据课堂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主阵地,而证据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深度备课深度设计,所以打造证据课堂应从深度备课开始.为打造证据课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意识地基于证据选择教学资源,将证据和逻辑融入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用深度备课和深度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前 ,教育的宗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英语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使学生在精神状态、心理准备、思维活动、身体活动诸方面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把握知识的容量、课堂设计、电教手段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同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一、备课及课堂设计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英语课堂效果能否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和课堂设计。教师备课越认真 ,课堂设计越新颖教师的主导…  相似文献   

7.
动态的生成是相互之间的尊重、关注和激励。只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由、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就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顺利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发展,使学生的个性绽放为课堂的生成之花,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出高效课堂的硕果。捕捉生成之花,顺势思维引导,以此展示学生的个性理解。  相似文献   

8.
教师备课思维范式的转换及教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备课思维范式的研究,是教师思维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备课作为第一环节,教师以什么样的哲学观念来指导教学设计,直接体现了相应教育理念。本文指出传统的备深思维范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以学生活动为焦点的新备课思维范式的设想,从而促进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虽然课堂教学往往要根据备课有预设地进行,但是如果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跃动而不断注入新的活水,这个课堂就会备受学生喜欢。这需要我们教师有着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前备课时就要为"课堂的生成"留够空间,课堂上及时捕捉生成的瞬间,并且合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由此对课堂生成的资源做深度挖掘,加强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强晓青 《上海教育》2013,(16):79-79
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教师问得智慧,幼儿才能答得精彩。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注重内容的预设,而不注意问题的设计,结果导致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提出一些没有多少思维含量的问题,幼儿无需动脑就能脱口而出,表面上看课堂很热闹,实质意义不大,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浅表状态;有时教师提问比较模糊,幼儿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是决定当前乃至以后课程改革成败最关键的问题。而激发课堂活力的关键是教师,特别是在进行问题设计时,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的大小,也是课堂生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实现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案设计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设计的转变。基于学生的思维状况,可从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指向、思维的兴趣生长点出发,并结合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观点磨合,开展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同学积极配合,师生共同演绎一个个精彩的片段。但这种精彩往往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已经预设好了,授课时牵着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虽然这样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备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但从语文课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68):123-124
本文尝试用思维导图的设计方式,以思维的逻辑和流程作为线索组织教师备课时候的思路。以"世界分区·拉丁美洲"为例展现该种教学设计过程和板书设计,并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让教学设计表达方式多样、形成过程简洁、课堂效果生动创新,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提出对该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去设计问题,力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防止和克服课堂提问不良倾向的有效对策就是充分发挥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模式走向今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确实是个跨越,需要教师投入热情,认真备课,同时注意课堂细节,发挥课堂闪光点,拓展思维教学,并从学生出发,统筹整体兼关心个体,提高教学质量,让课堂真正成为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各方面积极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着力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新课堂。在这样生动的课堂里,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情感、探究方法、思维品质不断得到锤炼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角色的转化,备课的逆向思维以及课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激发学生积极极性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陈乐微 《成才之路》2011,(21):50-50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提问可以说是每个教师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这足已看出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是否恰当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所以在备课当中问题的设计最为教师所重视。追问作为提问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途径之一。如何进行追问,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课堂生成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非常规思维是课堂生成的核心,也是创新的起点,创新离不开课堂生成,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有效条件,促使生成走向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首先在教学方法中有所创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创造;激发学生不断生成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高见的"平台"。课堂"生成"必然成就思维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