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名誉大学是印度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种类.依据《1956年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法案》第三部分,第一批名誉大学在1958年到1968年间建立起来.为了加强对名誉大学的管理,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在2000年制定了《关于认定名誉大学的新指南》,后又于2010年颁布了《大学拨款委员会关于名誉大学的规定》.印度名誉大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的名誉大学;多院系的名誉大学;专业型的名誉大学.经过50多年的发展,印度名誉大学的质量和声誉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名誉大学还拥有一定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教育需求的一致性看“受过教育者的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一方面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所需的人力资本,一方面也给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棘手的难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了“受过教育者的失业”现象(TheEducatedUnemploy-ment)。以印度为例,在50年代初,印度大学毕业生有20000人失业,而到1982年,这一数字达到142.6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由50年代初的12%上升到80年代末的ZO%。①“受过教育者的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或技术教育的劳动者愿意就业却没有就业的情况。本文将从高等教育需求的一致性角度来分析这个…  相似文献   

3.
新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认定资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下半年,国家实行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受资助学生人数都是往年的数倍。从资助范围看,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每年的0.3%扩大到3%;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3%扩大到20%,约400万高校学生获得资助;从资助强度看,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生均每年1500元增加到2000元^[1]。  相似文献   

4.
日本从1979年开始实行第一次共同学历考试。考5学科7科目,1987年减少为5学科5科目。1990年开始实行大学人试中心考试制度。2004年4月在全国实施大学法人化改革以来,高考制度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日本适合升入大学的青年从1992年的205万减少到2002年的150万人,减少55万人(27%),2003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也减少8万人,2003年日本全国521所私立大学中有147所(28.2%)不能招满学生。大学升学率也从1992年的66%提高到2002年的83%.现在的日本大学基本满足了有升学愿望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速览     
《福建教育》2014,(3):8-9
我省学前资助标准提高一倍。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我省今年将大幅度提高学前资助标准,由每年1000元提高到2000元,并把资助面从城乡、农村低保家庭扩大到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群体,力争资助范围达到入园幼儿总数的3%。  相似文献   

6.
结构完善的印度开放教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在自1947年独立以来大力发展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从60年代起开始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及从70年代末创办属于中等教育的开放学校和致力于初等教育的非正规教育中心,以至到80年代末建立起从初等教育直至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教育系统,并在90年代公布的学校制度中正式将这一开放教育系统或称非正规教育系统纳人其中。 一、初具规模的高等开放教育 在印度,高等开放教育最初是以函授教育的形式而出现。只是到80年代印度建立了开放大学后,开放高等教育一词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并与函授教育同时并存,同时又称远距离教育。 印度的现代高等教育,从它于1857年成立三所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和马德拉斯大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喜人。据“十五”计划纲要,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将提前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一转变最为明显的是教育资源的扩大。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由此一大批新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运而生。就浙江省而言,在最近的几年间,民办高职院校从原来的几所猛增至40多所。 如果我们仅从扩大规模来理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不够的,必须全面研究高等教育从体系到培…  相似文献   

8.
尽管最近十年内澳大利亚大学的学生增加了20万人以上,但上大学仍然代表某种特权。联邦政府发布的一个长篇调查表明,从1982年到1992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增加了64%。然而,在教育体系扩大的同时具有较差家庭背景的学生人数比例却几乎没有改变。该报告称:事实证明,不论是从父母的职业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家庭财产、住家所在地区或是从政府所办学校的就读情况来看,对政府干预抵制最强的是由学生团体组成的社会群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年扩大招生。应该说,高校扩招是一件好事,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增加了,根据2002年上半年的统计,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提高到1214万人,增长89%。高校的规划也日益扩大,全国普通高校占地面积较1999年前增长80%,校舍建筑面积增长70%。面对高校扩招,一些人也存在疑问,而且四年过去,一个最深刻的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第一代扩招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据媒体报道,第一代扩招生的就业比率将低于65%,也就是说,今年将有35%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这在扩招以前是不可思议的。这不仅对政府,…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1980--2002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看,与世界上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随着中央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重大战略决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城镇体系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是900万人,这是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的第四个年头.四年来,报考人数已经下降140万.与此同时,录取人数持续增长,从2008年的近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近700万,高考录取比例也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2011年为72.3%,2012年可达75%以上.(光明日报6月1日) 高考升学率年年在增,但是,老百姓的高考焦虑却有增无减.本来,按照上个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的设想,扩大大学招生规模,将拓宽"上大学独木桥",缓解高考竞争压力,给所有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空间,可是,从过去10年的实践看,在高等教育升学率达到75%的背景中,"上大学独木桥",已经变为"名校独木桥".同样,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到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点3.62%),加上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学生上小学、初中应不再是问题,可现实却是,整个社会都被卷入到择校中,相比10年前,学生的学业负担、压力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2.
一、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特点 (一)规模大,投入高 自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印度已建立了包括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学院教育、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且门类齐全,层次多样。我们从其高等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可看出印度高教发展迅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是2001年毕业生人数的两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本文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吃紧的深层次原因,并从高校就业辅导体系、就业社会服务网络、就业服务平台以及创业教育等几方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香港高等教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例如,随着大学的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中的比例由2%上升到18%,大学的数量也由2所上升到7所。教育委员会——一个由政府任命的政策机构,最近已提出要对整个教育体系(包括第三级教育系统)进行大范围的改革,这一改革将使香港的教育在近期发生更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为贯彻这一精神,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从去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招生计划增长幅度达44%。随着新生的入学,人们在欢呼雀跃之后,是否应当冷静地思考:扩招是否喜中有忧?如何存喜排扰?一教育是具有最广泛公众基础的、最具有生长活力的朝阳产业。扩大高校招生,对社会而言,既可以减缓升学的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必然性出发,阐述了现行大学英语传统考核体系的弊端,并依据大学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对现有单一终结性考核体系进行了有效改革,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数字上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中国新闻网2007年10月15日的报道,1999年中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兼职教师总量将由现在的130万人提高到135万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湖南将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范围,从去年31所扩增至64所,招生人数从去年19050人扩大到今年33030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0.
日本:推荐入学和AO入试制度成为发展方向日本从1979年开始初等第一次共同学力考试,考5门学科7科目(国语、数学、英语、理科1-2、社会1-2),1987年减少为5学科5科目。1990年开始实行大学入试中心考试制度。2004年4月在全国实施大学法人化改革以来,高考制度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日本适合升入大学的青年从1992年的20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150万人,减少55万人(27%),2010年将减少为121万人,2003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也减少了8万人,全国521所私立大学中147所(28.2%)不能招满学生。大学升学率从1992年的66%提高到2002年的83%,2007年日本的大学能基本满足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