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军 《内江科技》2012,(11):56+37
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这其中非权力影响力则尤为长久和重要。辅导员的非权力影响力取决于道德品质因素、学识涵养因素、工作能力因素和感情关怀因素,具有非强制特性、差异化特性、广泛性特性。辅导员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通过更新观念、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强化实践、以身示范、掌握领导艺术等路径和方法来不断增强并合理发挥,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深入。  相似文献   

2.
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关键在提高论文的影响力,提高论文水平,需要做很多工作。本文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依靠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方面。探索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提高辅导员的非权力影响力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侧重点。  相似文献   

4.
影响力,用管理行为学的话说,它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政工干部的影响力,就其性质来分,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非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领导者的人格因素引起的,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加强领导者自身的修养,提高非权力影响力,不仅对权力影响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增强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都是领导者不可缺的,但非权力影响力又有权力影响力所不及的独特作用与社会效果。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非权力影响力做好领导工作,对每一个领导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阐述了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含义和构成;分析了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网络背景下科学交流模式变化以及“破五唯”评价的提出,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方法/过程]以科学交流为视角,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划分出原生影响力、Web 1.0影响力以及Web 2.0影响力3个维度。以国内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法以及TOPSIS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该评价模型具备创新性与可行性:以科学交流为全新视角,使得评价工作贯穿学术论文影响力产生的全过程,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有利于综合评价体系的丰富创新;3个维度影响力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综合影响力,其中Web 1.0影响力作用最强,Web 2.0影响力作用最弱;不同学科论文影响力具有差异性,被引适用性以及来源期刊质量是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科技智库与影响对象的界面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典型科技智库的基础上,梳理了科技智库及科技智库影响力的理论认识,构建了科技智库影响力界面模型,剖析了科技智库与影响对象的界面沟通机制和影响力发挥的外部条件,最后从创新能力、产出效率、产出效果、衍生效果四方面提出科技智库影响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论文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从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的关系角度出发,构造反映期刊不同影响力的分区图,具体分为热点影响力、新生影响力、潜在影响力和经典影响力4个分区.在对分区影响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6种管理学期刊2017—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以及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和它在领导实际中的作用,探讨了目前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