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制定常规时,确实是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但有时免不了有些想当然。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发挥常现多方面的作用。比如玩具的分类与摆放。园里要求我们老师每晚离园前以及早晨来园时要整理区角游戏材料,以便于孩子们开始一天的活动。我在整理中常常发现,玩具筐里的玩具在孩子们玩过之后,右的堆得满满的,有的则少得可怜。我曾经三番五次地要求孩子们把玩具收放回原处,却始终不见效。有一次,我故意没有整理玩具。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我在较远的地方观察他们取玩具的情况。只见几个男孩子…  相似文献   

2.
无声的教师     
任何外界影响都会对幼儿的神经系统形成特殊刺激,尤其是这种刺激反覆出现,就会使幼儿的行为固定成动力定型。因此,幼儿园的整个环境应该是井然有序、干干净净的。如果幼儿总是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某种物品,他们就会养成固定摆放物品的习惯。我总是做到:玩具架上的玩具摆放得非常整齐,柜子里的饮水杯  相似文献   

3.
刘爽 《黑河教育》2012,(11):9-9
接手新班后,看着三十多张稚嫩的小脸,我信心十足。但和孩子们接触几天后,我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什么样的坐姿都有,桌椅也摆放不整齐,桌上的物品堆得乱七八糟。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不会做,很多孩子不懂得关爱身边的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改变这些孩子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4.
刘雪 《学前教育》2007,(3):19-19
一次,在美工区与孩子游戏时,洋洋和增增跑过来拉着我说:“老师.您去看我们搭的停车场吧!我们搭了动物园……”随着他们的介绍。我来到积木区。“这是我搭的动物园,爸爸妈妈和我开车去动物园,把汽车停在停车场。”“您看,P就是停车场的意思。”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着,别提有多自豪了。他们还很愿意把自己的成果也讲给其他区的小朋友听。于是,我和洋洋商量把搭得最好的留了下来,区域活动后请小朋友们和他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一连几次的“公共汽车”游戏中,总觉得孩子们玩得有些被动,不能自己设计情节,丰富游戏内容。我怎么指导,他们就怎么玩。“是不是孩子们不喜欢玩‘公共汽车’这个游戏了?”我不禁这样想。  相似文献   

6.
一连几次的"公共汽车"游戏中,总觉得孩子们玩得有些被动,不能自己设计情节,丰富游戏内容.我怎么指导,他们就怎么玩."是不是孩子们不喜欢玩‘公共汽车'这个游戏了?"我不禁这样想.  相似文献   

7.
韩铭 《早期教育》2007,(2):44-44
孩子们进入“皮皮小吃”游戏角后,把玩具柜里的游戏材料拿了出来,自主分工布置游戏场景:亮亮和磊磊在铺桌布放桌牌.周周和几个小朋友在摆放点心盘和其他餐具……不一会儿,皮皮小吃店就布置好了。这时,他们几个就聚在一起开始商量着角色的分配.经过争执和协商后,他们终于确定了各自的角色:亮亮、磊磊和乐乐做服务员,周周卖饮料,杰杰和成成做小厨师,其他小朋友当顾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小时候的梦想之一就是能拥有一个能装很多书和玩具的温馨卧室。当买了房子,思量装修时,我就把这个美丽的梦想实现在了宝宝的房间里。我把宝宝房间的一面墙全部做成格子。我特别喜欢格子柜,储存空间很大,方便分类,书可以摆放得很整齐。上面三排放我的书,下面三排放宝宝的书和玩具。这样玩具有了个固定的摆放地点,能让宝宝做到玩具"从哪里来的,放回哪里去"。孩子养成爱收拾的好习惯,长大了做事就会有条有理,有头有尾,有交代。毛绒公仔太多,平时只能把它们堆在窗台上。一次宝宝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和谐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环境优美,四季鲜花不断,教室窗明几净,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摆放得整齐有序。  相似文献   

10.
指导游戏是一种艺术。指导得好,可以使孩子们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并从中学得很多东西;指导不好,甚至去硬性阻止,那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孩子们也会感到兴味索然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几个小朋友正在玩开汽车游戏。他们自己当司机,把转得飞快的转椅当火车,边转边喊:“快点!再快点!”突然,一个小朋友摔倒了,我急忙跑过去扶起他,随即就告诉小朋友别玩了。这样,游戏被迫停止了,孩子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前几天,那几个男孩又玩这种游戏。同上一次一样,转椅转得飞快,其中一个孩子又大声地喊:“再加快油门,我们的车子要开得更快些。”这孩子是汽车司机的儿子,看他那煞有介事的样子,俨然像是一个手握方向盘的“小司机”。  相似文献   

11.
大班孩子非常喜欢做“木头人”的游戏,但在游戏中很多孩子常常故意犯规,甘愿接受惩罚。过于简单的游戏过程使孩子对接受惩罚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这就使游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此,我把这个游戏作了改进,在孩子们念完儿歌后,我故意东瞧西看,寻找一动不动的孩子,然后走到他面前说:“点点点,点木头,把你这块木头点成人。”然后,我的手指在他的额头上轻轻一点,他就被点活,可以到处活动了。在我把所有“木头人”点活后,游戏便结束了。这样一改,孩子们不再故意犯规。为了被点活,他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可是,游戏做了几次后,…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是很活跃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孩子们的游戏,是在想象条件下,完成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既想象着,又思考着,更创造着。有一次我去表姊家看望姨妈,被表姊的独生子——五岁的小庆吸引住了。只见他匍匐在搞基建用的砂堆上专注地玩着。显然,他已玩了好久,在他面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长的“河流”,河岸两边插了两排整齐的小树枝。他身上雪白的上衣已沾  相似文献   

13.
玩纸球     
今天,我又带幼儿去玩报纸游戏。一到操场,孩子们就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技巧制作纸球,然后玩自己制作的纸球。我鼓励他们玩出多种花样。他们有的踢纸球练射门,有的用纸球进行抛接练习,还有的用纸球当子弹互相追逐射击。场地上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喊叫声。 我看这个游戏玩得差不多了,就提议说:“现在咱们玩一个赶小猪的游戏,看谁最先到终点又遵守规则。”孩子们刚玩了两次,卢冠桥就  相似文献   

14.
颁奖有悟     
赵敏 《早期教育》2004,(10):18-18
六一节时,我们班邀请家长开展了一次亲子游戏活动,家长和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都很开心.活动结束后要分发礼物和奖品,由于领取礼物时人多场面有点混乱,所以我临时决定把奖品(拼图)改为第二天来发放.  相似文献   

15.
方梅 《幼儿教育》2014,(10):14-15
“老师,我们造房子吧!”"老师,我们建农场吧!""老师,我们做蛋糕吧!""老师,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一具吗?""老师,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朋友吗?"…………孩子们一听是要去玩沙,都兴奋得手舞足蹈。顿时冒出很多有趣的玩法来。虽然我很希望他们按照我的意愿来搭一个住宅区,但转念一想,毕竟孩子们才是游戏的主体,实在不忍,小破坏他们游戏的积极性,于是决定听他们的。在得到允许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选择工具、同伴,确定游戏主题了。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三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实验室准备上自然课,教室里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使人觉得心情舒畅。上课了,老师让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我坐到显微镜前,将右眼紧贴着上面的小镜片,闭上左眼专注地往下看,一个小圆点出现了。老师说:“只要把焦距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整理物品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整洁有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平时,我们注重让幼儿尝试整理自己身边的物品,幼儿已有整理物品的初步经验,如归类、摆放整齐等。  相似文献   

18.
情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交际的工具、学习的手段,也是传播人类文明的载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人们无时不在使用语言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递信息。我们应该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多方面加强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学会他们的游戏之后,我就对他们的游戏进行修改,让他们的游戏更安全、更健康,更主要的是我给他们的游戏增加了大量口语表达的活动环节。  相似文献   

19.
“升级”的时代——例谈传统游戏的改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亢 《江苏教育》2008,(18):56-57
我还记得在五年级体育课上发生的一幕,“同学们,我们来玩大渔网的游戏……”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些人小声嘀咕:“又是大渔网.没劲!”我发觉孩子们的兴趣不大,便妥协一步:“邪我们玩老晦抓小鸡,反正我们要先热热身。”谁知嗄对的人更多:“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老鹰抓小鸡太老掉牙了!”孩子们的埋怨是有道理的,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接触了许多游戏,有螳传统体育游戏在各个年级的佐育课堂上一再使用,  相似文献   

20.
走进教室,只见一大叠作业本整整齐齐地摆在办公桌上,我心中一阵欣喜。孩子们越来越懂事了,不但主动交作业,而且能够把它摆放整齐。我为我教育的成功感到一丝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