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工作为核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基层服务管理,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积极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预警防控能力;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合力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切实增强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强化公平法治基础上的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范式。增进人民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改善民生必须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以人民利益为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民为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思想导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构建和完善公平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和完善法治基础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络的重要作用。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善民生是党执政为民的核心内容。社会管理视域下党在改善民生方面陷入某种困境。为此,必须探求地方领导干部在社会管理视域下坚持和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路径,主要包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改善民生创设社会条件;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为改善民生提供有效途径;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为改善民生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8,(1):34-36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民生社会建设,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深入研究民生社会的历史演变、基本内涵、基本特质和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要用大智与大勇去寻求变革,用坚守与坚毅去不断实践,用情、用心、用脑去探索真的教育。"社会建设,教育优先。十八大报告中"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方面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第一点就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重要性凸显。由于治理理念错位、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落伍等原因导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效果不甚理想,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高。提高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可以从树立民生为重、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正确理念,确立党委、政府、社会各方、公民等多个治理主体.创新利益诉求表达、矛盾排查调处、公民权益保障等治理机制着手。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方式,社会治理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多元共治,共同协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的在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在经济社会双转轨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社会治理,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根本、以培养社会自治功能为依托、以社会稳定建设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层社会治理是整体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人民幸福保障、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战略实施等层面的重要环节。制约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的因素可以从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社会治理体系机制保障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结合习近平法治社会建设理论,从强化基层党建、完善法治体系、创新治理方式、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及强化人才队伍保障性建设等角度入手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坚持人民中心,切实维护人民权益,为全面推动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社会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认为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完善体制为有力保障,以健全法规制度为依据,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工程,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07,(B10):2-2
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旧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难以完全适应。为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搞好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意义重大。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面临着价值与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公共安全事故多发和社会管理多头等挑战,为此,我们有必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经济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建设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有效化解社会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虚拟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层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与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大力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同时加强对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不仅有利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且能激发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事务活动的热情。文章分析了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基层社会组织创新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建构与完善是基层社会的治理有序性、有效性的制度保障。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基层,中央各项政策落实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重点难点也在基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避免体制机制冲突,保障体制机制有机衔接,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山在社会建设中,主要抓住民生这一根本问题,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在长期社会建设中,中山逐步探索出"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新模式。通过对这种社会建设模式的研究,给广东珠三角城市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制度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社会建设的关键,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向群  胡敬 《职教通讯》2011,(13):56-59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教育培训功能与作用,是迅速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科学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的基础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动力源泉和坚实基础。在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存在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创新社会管理途径,如建立民生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和完善民生财政系统、增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19.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建设的重点。医药卫生事业是重大民生问题,卫生民生档案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卫生民生档案规范化得到加强。仍存在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管理分散,制度不规范;档案信息不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和不足。加强档案资源整合,完善管理规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提高利用效能,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是我国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管理是否能够得到加强和创新,这影响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对民族自治地方整个社会的管理效果和治理成败,因此,加强和创新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管理的意义重大。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繁荣昌盛的内容之一,但是,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也出现了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不利于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还比较薄弱。本文依据这样的背景下就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进行探索,提出了许多完善其社会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