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亚飞 《文教资料》2008,(20):146-147
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但是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但是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歌唱教学中,情感的表现和情感的交流就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创造的核心。这是因为,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应,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所以说:"感情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情感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本文通过对情感酝酿、歌曲内涵、生活体验、丰富想象这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歌唱中做到声情并茂,歌随心动。  相似文献   

5.
情为歌之魂,歌唱艺术的情感来源于人性、文化和大自然的创意,是具艺术气质的情感反应,是把自己感受到的真切体验通过歌唱传达给别人的能力。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情色彩,歌唱艺术表现了人们喜、怒、哀、乐的高亮点——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感情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一种艺术,是人类最本能、最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和获得良好的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歌唱和歌唱的技巧训练十分重要,重视歌唱的技巧训练,是学生表达歌曲情感与艺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审美判断的结晶和纯真情感的凝聚,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在一切艺术中,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将作曲家写在纸上的固定的音符变成跳跃的、灵动的旋律,更加鲜活的表达出歌曲的内涵,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但演唱者的最...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感情的最自然、最亲切的独特表达方式,是人们以表现生活、抒发情感、寄托希望、寓于理想而反映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演唱作品的理解,演唱者素养等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力图说明情感在演唱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施光南先生曾说:“音乐的灵魂是旋律,歌唱的灵魂是情感。”只有唱情才能动听,只有唱情才能给人以“同声相应,同气共求”的真情实感,使人“情通”而“神往”,共同进入“出神入化”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在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里,交织融汇着为人类所特有的各类感情,忧有百种忧,愁有千种愁。而声乐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歌词能够通过人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池启娴 《师道》2005,(8):58-59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感情是人对于客观事实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也是一种很强的内驱力。如果人对事物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思考和创造的动力。语课堂教学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感情。语教材中质兼美,诗情画意的散、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不仅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艺的表演艺术,也是演唱者通过声音对声乐作品进行情感再创造的过程.情感表达是演唱者的灵魂,因此,对作品情感的解读与想象的综合运用,日常生活中对情感生活的体验与经验积累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审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如何在歌唱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是以人声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在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理解声乐作品,准确地运用各种声乐技巧及表现手段,才能准确深刻地反应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3.
浅谈歌唱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唱艺术是以人声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在歌唱艺术中 ,情感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充分理解声乐作品 ,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 ,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音乐正是一门最善于表达人们的感情、最能引发人们共鸣的情感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以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为主导的小学生,其音乐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歌唱教学中,教师应以情施教,通过激、传、动、促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音乐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用"情"歌唱、陶冶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学习唱歌艺术的过程中,为了强调歌唱发声的方法,掌握更好的发声技术,往往导致“重声轻情”的现象,忽视了歌唱艺术最为关键的环节——情感体验。一个没有感情的声音,即使歌唱者有再高的技艺,也不会感动人的,只能给人留下遗憾。那么,歌唱艺术的情感体验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的情感体验是一个歌唱者达到歌唱艺术高境界、高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歌唱艺术的生命线。笔者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声乐教学经验的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歌唱艺术情感体验的由来,以及它在我们声乐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目的是要提醒我们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的广大同仁,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歌唱发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用情去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歌唱艺术--只有当"声"与"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声情并茂,才能将歌曲的内容、词曲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而又完美地揭示出来,歌唱者才能把心灵深处流淌的旋律,流进听众的心灵,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所以在歌唱时,既要注意声音完美的表现,又要讲究语言感情的表达."声"与"情"这两者在歌唱艺术中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8.
歌唱的情感表达包括:歌曲的思想感情、歌唱的想象、声音的运用、情感的投入、风格和韵味的掌握等方面。我们必须善于从所演唱的歌曲中再现出它的思想感情,在演唱时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并使歌曲的情感表现得准确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以下是本人对如何让学生更加投入感情的歌唱的几种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声情并茂的舞台表演,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表演追求的最高目的.舞台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但是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它们的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时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是歌唱艺术的本质,它不仅要求歌唱者能准确地理解歌曲的内容,还要求歌唱者能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并把这种歌唱技巧巧妙的运用到歌曲的情感处理中,做好歌曲的感情调控,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