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碳族元素是从非金属性向金属性变化规律相当典型的一族元素,这对复习巩固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理论知识有重要的作用。对碳及其化合物,在初中已经有较多地学习,本章着重学习硅及其化合物。要学好本章知识,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三抓”。  相似文献   

2.
一、抓理论带动《氮和磷》的学习 学习本章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等理论知识进行指导,是成功之道。因此要紧紧抓住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深入认识氮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紧紧把握住“位—构—性”的关系,力争从结构推性质。例如氨可以从N—H极性强能形成氢键,使氨的沸点高于磷化氢的沸点,使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从N可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任务 本章教材共两节。第一节是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是氨的合成,其中包括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概况、氨的合成原理、化学平衡和合成氨的生产过程。它是安排在硫和硫酸工业之后,而在物质结构、周期律和电离之前来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氧和硫以后,虽然开始认识了一些关于元素族自然族的基本知识,但对于理解周期律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在硫和硫酸工业之后接着讲述氮和合成氨并适当地介绍氮这一族元素自然族的基本知识。这样对学习物质结构、周期律和电离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碳族元素》 ,从已在初中学过的碳元素入手 ,引出碳族元素 ,根据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 ,运用前面学过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通过讨论 ,研究碳族元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然后 ,结合已学过的碳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着重介绍了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存在、性质、用途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和第三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简单地介绍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等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生产它们的主要原料、反应…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在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的力学问题.通过这一章的教学,应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这是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这一要求,对学好其余力学知识以至整个选修课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1.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属于预备知识. 2.第二单元;第二节至第四节,主要是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 3.第三单元:第五节、第六节,主要分析和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及连接体问题,是本章的重点. 最后一节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选学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是学过周期律知识之后以元素族形式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三章,也是最后一章。在知识内容上,理论与事实相互融合,技能与情意相互交织,具有很好的教学功能。通过本章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其规律,掌握“守恒”这一重要科学思想在化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氧族元素是典型的一族非金属元素 ,编排在《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之后 ,是对“元素周期律”内容的应用和扩展 ,起着加深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作用。本章包括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保护三部分内容。教材介绍氧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同时 ,对硫及其化合物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其间渗透环保知识。教材的这种安排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①注重理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这一特点揭示了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认知规律 ,明示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方法。基于这一点 ,教材围绕本章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8.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和在介绍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后,学生对于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关于磷,在大纲中的要求为B层次,即要求了解,教材在初中介绍过的磷与氧气反应的基础上,又介绍了磷与氯气的反应。此外教材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特点位置———承前启后。纵观高一教材 ,本章安排在第四章 ,在第一册教材中处于中间位置 ,承载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的知识载体作用。在学习了碱金属之后 ,本章教材还承担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方法的养成训练 ,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各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本章内容放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方法———归纳法为主。本章教材安排了氯气、卤族元素、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计算三节必学内容和海水资源及其…  相似文献   

10.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1 教材特点 本章讲述质量和密度两个重要物理量.第一节介绍质量.第二节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质量”的实验.第三、四、五节是“密度”、“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和原教材相应部分比较,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课是人教版牛津英语七年级第二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节,本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机会练习所需的语言、词汇或了解下一步任务的背景知识。本节课是本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通过李先生和Kitty的谈话(话题是魏明的来信)而展开,来了解“relationship”,并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相似文献   

12.
师艳华 《生物学教学》2006,31(12):23-24
“种子的萌发”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后两节“植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 本章主要研究静力学,它是学习整个力学的基础.因此,它将直接影响以后各章的学习.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讲述力的本质、力的矢量性,力的种类,牛顿第三定律和物体受力分析.第二单元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三单元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学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练地掌握如何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求出合力等一整套分析力学问题的正确方法,进而为学习动力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而对本族的典型代表物——钠的认识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它对研究和探讨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习后续教材内容(卤素、氧族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引入代数式,以代数式的认识、运算以及应用为主线展开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外,合并同类项其实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本章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以下内容: 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由国家制订的,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制裁生产经营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而对本族的典型代表物--钠的认识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它对研究和探讨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习后续教材内容(卤素、氧族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说“硫”     
方景毅 《化学教学》1999,(12):25-2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位置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氧族元素》的第一节.人教社95年版本,P.62~P.66页.2.本节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本节与第一章已学过的《氯气》相似,都是研究非金属单质.教材按硫元素的存在形式、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为顺序编写,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学好《硫》,不仅为学好硫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是学习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础.学好氧族元素,将在卤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后面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氧族元素是继卤族元素后 ,另一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族 ,硫是氧族元素的一种代表元素 ,而硫酸不仅是硫的重要化合物 ,也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 ,有着广泛的用途。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 ,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 ,也是各类考试中常常涉及的热点。学好本节内容 ,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硫酸的性质 ,更好地认识氧族元素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相关化学理论打好基础。2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酸的通性、浓硫酸的部分特性已在初中化学里较为系统的学习过 ,但作为氧化性酸的强氧化性 ,即浓硫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