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盲人茶杯     
盲人要喝水时,因为不知道茶杯里的水是否满了直至溢出,很不方便。 因此,我设计了一种盲人茶杯(如图),在靠近杯口的一小段用橡胶薄膜装上。因为薄膜有柔韧性,当水位到达薄膜时,水的压力能使薄膜向外突起,盲人就可以通过对薄膜的感觉知道水是否够了。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钛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舒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68-68,70
TiO2薄膜材料由于其具有颜料特性及高的催化活性和光稳定性而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主要对制备TiO2薄膜的常用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了综述,以及对TiO2薄膜的制备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创新》2006,(7):46-46
日本椿本兴业公司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食品保鲜膜,用这种新兴的包装薄膜包装鱼、肉时,内容物析出的汁液会被薄膜表面的微孔吸收,从而抑制细菌繁殖。为了增强保鲜的效果,这种食品薄膜中还添加了功能纤维和能抑制腐败的酶制剂,特别适用于封装熟食品。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10,(3):6-7
近期,作为中国薄膜光伏行业规模最大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和服务平台,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研发检测中心在河北保定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新发明新产品法国三名化学家合成出一种新物质,它可聚合成带有周期性分布圆孔的薄膜。这是由两种物质——对亚苯基和苯乙烯构成的共聚物。这两种物质混合物在快速蒸发时,会形成厚度为10微米、直径为几微米规则分布圆孔的薄膜。将多层薄膜叠加在一起,可制成孔降规则分...  相似文献   

6.
纳米结构/薄膜生长及表面动力学问题研究完成单位:物理研究所主要完成人:薛其坤,王恩哥,贾金锋,刘邦贵随着微/光电子器件性能的多样化程度增加和其尺寸不断减小的发展趋势,具有零维、一维和二维尺度的表面纳米结构/薄膜已成为开拓新一代功能器件的研究前沿。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生长过程中的表面动力学问题,对于生长初期纳米结构的形成和控制直至应用都是极端重要的。然而,尽管人们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进行了长期探索,但仍有很多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如,在薄膜外延生长中,常常引入表面活性剂来提高薄膜质量,已建立了20多年的经典扩散…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F0003-F0004
依托于西安工业大学的“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在上级和学校的支持下,实验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西北地区高校光学工程学科领域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又拓展了“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电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两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I0006-I0006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可吸收光线并将其大面积转化成为电能的新型透明薄膜。这种薄膜以半导体和富勒烯为原料,具有微蜂窝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1-161
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F4组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Si(111)单晶衬底上Pb薄膜中的厚度变化对原子表面扩散运动的影响。他们分别在不同厚度的Pb薄膜和楔形Pb岛表面沉积了不同覆盖度的Fe原子,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原子在初始生长阶段的形核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Fe在不同厚度Pb薄膜上的形核密度可以相差近1倍。在楔形Pb岛表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多层共挤薄膜包装仍然是国内液态乳制品的主要包装形式,受成本、供应等方面的制约,高阻隔性能的阻隔材料仍未被广泛的使用。阐述了多层共挤薄膜包装对液态乳品质的影响,并对液态乳制品企业在选择包装材料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彭文 《百科知识》2005,(1X):37-37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在30摄氏度的常温条件下,研究人员在真空中用激光照射一种由铟、镓和锌构成的半导体材料,使之成为气状,然后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树脂作为基片,让气状半导体材料在基片上蒸镀成厚度为30至60纳米的薄膜,最后在薄膜上制作晶体管,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I0017-I0017
科技日报华盛顿5月22日电(记者毛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今天表示,他们开发出制造高质量原子量级半导体薄膜(薄膜厚度仅为单原子直径)的新技术。材料科学和工程助理教授曹林友(音译)说,新技术能将现有半导体技术的规模缩小到原子量级,包括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和计算机芯片等.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6,(3):52-53
目前关于计算机模拟薄膜的生长的报道主要是以单金属薄膜的生长和多元化合物为主,而氧化物薄膜模拟报道很少。本文基于传统公认薄膜生长过程,介绍了氧化物薄膜的生长模式。同时,介绍了氧化物薄膜的影响因数和计算机模拟氧化物薄膜生长的三种主要方法及其应用特点,包括了速率方程理论、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计算机模拟氧化物薄膜生长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赵尧敏  杨德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42-142,144
全面综述了喷墨打印技术在电子制造业、陶瓷制品、生物工程和生物分析、高分子薄膜以及薄膜电极等领域的崭新应用。作为一种低成本、简易易行的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国外新发明新产品金刚石薄膜涂料最近几年已研制成几种在不同材料表面涂覆金刚石薄膜的方法。但是所有这些方法均离不开十分复杂的设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组化学家发明一种液态聚合物,它可以直接涂在需要金刚石涂层的制品表面上,然后将制品放在烘炉中焙烧。焙烧时聚...  相似文献   

16.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薄膜的最终性能。本文构建了薄膜的三维生长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实现了薄膜生长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沉积速率、基底温度和原子覆盖度等因素对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沉积速率的增大、基底温度的降低和覆盖度的增大,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并且在沉积速率较小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沉积速率增加迅速,而沉积速率较大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沉积速率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生代的能源,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得到不断的研究与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介绍了非晶硅、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比较这两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特点总结出一般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特色,同时阐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薄膜太阳能电池专利进行检索和分析,指出美国、日本和中国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较活跃的区域;在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中,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发展势头较好,且转化效率高,在该薄膜电池发展的关键节点上,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是为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文结合学校航空航天特色,从真空技术基础、薄膜气相沉积方法、薄膜生长过程及薄膜结构、薄膜表征方法、薄膜材料应用五大章节入手,根据不同内容及特点融入不同的航空航天教学元素,达到既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力,又培养学生深爱祖国、航空报国的情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溅射压强条件下制备了薄膜太阳电池用金属Mo背电极。用场发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四探针测试仪研究了溅射压强对薄膜的成膜速率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溅射压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电阻率较高,薄膜与衬底附着性能较好。随溅射压强减小,制备的薄膜电阻率降低,与衬底附着性较差。溅射过程中,改变溅射压强制备的双层Mo薄膜,能同时达到具有良好附着性和较低电阻率的要求,更适合做薄膜太阳电池背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