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and"虽然是英语中人人熟知的小词,但其用法十分广泛,其特殊用法比比皆是,常令学生在阅读和运用中不知所措。本文就"and"的一些特殊用法及其相应的汉译技巧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石静 《金秋科苑》2010,(14):132-132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某些词的为动用法,还有数词的活用等。本文重点谈谈意动用法。  相似文献   

3.
石静 《今日科苑》2010,(14):132-132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某些词的为动用法,还有数词的活用等。本文重点谈谈意动用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英语定冠词的用法,并对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冠词用法掌握情况做了一次调查。调查表明:定冠词习得程度与英语水平没有相关性,学生的冠词掌握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和”、“或”这两个词不论是使用频率还是适用范围都是非常广泛的。作为连词使用时,它们的用法相对重合,致使了对它们的误用以及歧义的产生。本文通过介绍“和”、“或”的一般用法及特殊用法,对它们使用过程中的误用情况加以分析,通过语言的选择与逻辑总结了造成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介绍英语定冠词的用法,并对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冠词用法掌握情况做了一次调查。调查表明:定冠词习得程度与英语水平没有相关性,学生的冠词掌握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和"、"或"这两个词不论是使用频率还是适用范围都是非常广泛的。作为连词使用时,它们的用法相对重合,致使了对它们的误用以及歧义的产生。本文通过介绍"和"、"或"的一般用法及特殊用法,对它们使用过程中的误用情况加以分析,通过语言的选择与逻辑总结了造成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标点符号误用问题,参考有关文献,归纳总结了5种常见点号的用法,同时讨论了数理式中点号的用法,指出了日常编辑工作中点号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语指示词种类多、用法广,按其词头音节大体可分为こ系、そ系、あ系三大系列;按其用法分为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在日语教科书中,开篇普及的通常都是日语指示词的现场指示用法。学生对此用法的理解和把握一般比较准确,而对实际对话和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指示词的另一用法文脉指示,则往往会混淆不清。我国很多日语语法书等也没有具体列举此用法。这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惑,在应用上成为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斜线号广泛应用于科技文章及各类应用文中,是一种常用的标号.它有多种用法,本文就斜线号几种常见用法加以举例说明,并指出斜线号用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武玉丽  王坤 《科教文汇》2009,(7):259-260
在山东临沂方言中,虚词“来”与“去”有很多不一样的用法,主要从趋向意义对语法意义的影响,充当时体标记,作为语气词三个方面论述了临沂方言中“来”与“去”作为助词用法上的区别,通过唐宋以来文献材料中对“来”“去”使用的考察,证明了“来”、“去”是近代汉语用法在临沂方言中的保留。  相似文献   

12.
继承和组合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两个重要的机制,使用它们可以重用已有的类库,提高开发效率。但是不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书籍混淆了这两个机制的用法。本文阐述了继承和组合的联系和区别,指出了一些书籍对它们的误用,并给出了正确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宋蕊 《科教文汇》2010,(2):118-119
日语指示词种类多、用法广,按其词头音节大体可分为"こ系"、"そ系"、"あ系"三大系列;按其用法分为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在日语教科书中,开篇普及的通常都是日语指示词的现场指示用法。学生对此用法的理解和把握一般比较准确,而对实际对话和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指示词的另一用法文脉指示,则往往会混淆不清。我国很多日语语法书等也没有具体列举此用法。这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惑,在应用上成为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具体实例,对常见的名词单复数使用不当,以及定冠词的使用错误进行分析,并提供英美专家的正确建议,同时参考国际标准用法,探讨了名词单复数和定冠词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きっと」「必ず」「ぜひ」这三个副词意义相近、用法类似,因此极易混淆.本文对这三个词从意义、用法上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实验"和"试验"两词在科技论文中常用却不易准确把握的实际情况,在其应用范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讨论,明确了两词的基本用法及其通用的范围和限制条件,为原则上区别两词用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好文言虚词,不仅需要我们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基本用法,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霞 《科教文汇》2009,(24):175-175
情态动词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在翻译中容易被误用,甚至是滥用。本文针对情态动词shall的用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现行法律中有些误用或滥用的现象,希望译者在翻译法律文体时一定要注意情态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韩语助词的种类繁多,为使中国学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韩语助词的用法及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韩语助词“”表示地点、场所的用法,熟记并灵活运用这些惯用表达对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及观点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韩语助词的种类繁多,为使中国学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韩语助词的用法及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韩语助词""表示地点、场所的用法,熟记并灵活运用这些惯用表达对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及观点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