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以渐(1609-1665),字于磐,号星岩,出生于明末聊城(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一个崇尚读书的没落商人家庭,祖籍江西永丰县。清顺治三年(1646)三月,清廷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殿试,傅以渐高中头名,成为清开国的  相似文献   

2.
殿试卷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4,(4):F002-F002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考试。始于唐代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成为定制。清代自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起,殿试每三年一次,但具体时间、地点屡有改易。乾隆年间规定,大比之年三月会试,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殿试地点也确定在保和殿内。清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武科,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到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科举考试开始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时科举文科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每三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258年间清朝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258年间清朝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6.
多彩状元     
女状元傅善祥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九月,洪秀全决定科举增开女科,金陵傅善祥参加考试命中,殿试时,她以反对男尊女卑的立论和敢于批判千古圣人的勇气,使洪秀全大加赞赏,取为天朝女科状元。  相似文献   

7.
正嘉庆四年(1799)前后,在北京出现了一系列让扬州人自豪的大事。先是年前戊午科江南省乡试,其文、武解元为扬州人摘桂;次年己未科会试之会元、殿试之探花又为扬州人夺得,一时轰动京城。乘此东风,拖延数年的重修扬州会馆,终于在京开工并完成。这些事件,或多或少都与扬州籍京官阮元有着关系。《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在嘉庆四年时间段内,收有5件御档,其中有关阮元的4件。这4件御档,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嘉庆帝对阮元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吕新民 《档案天地》2013,(10):28-30
时光前推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北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坐摊行商,叫卖不止,国泰民安,各乐其业,呈现出一派康熙盛世的繁荣景象。此时,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北京,准备征战他们十年寒窗后期盼已久的"金榜题名"人生幸事的圆梦之旅,即参加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在才子的选拔上,康熙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不仅考察才子们的策问,还别出心裁地让学子们对对联。殿试中,康熙皇帝  相似文献   

9.
<正>锦屏县平秋村是九寨"百里侗乡"的大寨子,龙姓是寨子里的第一大姓,亦是开寨始祖,在平秋发展是枝繁叶茂,家族人口最多,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曾出"两文一武",成为九寨侗寨的一段历史佳话。龙朝榜,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道光十四年(1834),病故于黎平府,寿享七十有六。乾隆四十七年(1782)乡试科中举人,四十九年(1784)会试科中贡士。清代科举,正式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前须取得  相似文献   

10.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起始于隋朝。状元又称状头,是数以万计举子的代表。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首创殿试,把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以后逐渐得以习用。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