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者认为日本诱降蒋介石当在侵华之初,而非相持阶段,诱降原因为日本“速决战”的战略需要、蒋的两面性、日“不宣而战”等等,日本诱降失败原因有日本和平条件过于苛刻,有损蒋集团的利益、举国一致拥护抗战、蒋个人较强的民族思想、英美对蒋集团的支持,增强了蒋抗战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有三 :特定历史条件下与蒋介石的权力争夺和政见分歧是内因 ,日本的“扶汪弃蒋”诱降政策是外因 ,汪精卫特殊个性和其阶级基础是根本原因。三个原因的合力致使汪精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逃叛。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有三:特定历史条件下与蒋介石的权力争夺和政见分歧是内因,日本的“扶汪弃蒋“诱降政策是外因,汪精卫特殊个性和其阶级基础是根本原因.三个原因的合力致使汪精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逃叛.  相似文献   

4.
1936年,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由“反蒋抗日”转变成“逼蒋抗日”,这一转变有着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因受到英美等国逼迫对日态度有所变化;蒋介石因自身利益受日本侵犯而改变对日政策;国民党内部和地方实力派转向抗日。  相似文献   

5.
最近,从美、英两国的秘密档案中透露了一件惊人的秘闻。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介石败退台湾。蒋不甘心失败,一直在筹划反共大陆,无奈力量不够,日本当时是战败国,经济崩溃,大量的侵华日军遣返回国后失业,难谋生路。蒋介石认为这是好机会,他计划组织一支由30万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胜利之际,国民党桂系头目李宗仁、白崇裕提出国共和谈的主张,其目的是逼蒋下野,由李宗仁取代蒋介石,国共“划江而治”、“和平共处”,建立桂系的天下。  相似文献   

7.
抗战初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面对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采取了顽强抵抗的策略。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始终不放弃“和平解决”的幻想,这种事实上的“和、战双重策略”源于日本的诱降策略,也源于蒋介石寄托于美英调停下的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双重策略在本质上是抵抗中的“和平交涉”  相似文献   

8.
:1938年国民党政府以行政院长孔祥熙名义与日本外相宇垣一成进行的秘密“和谈” ,是为交战双方战争的最终目的服务的 ,反映了日本的政战两略侵华政策和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日本诱降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反蒋势力的军阀阎锡山,是日本迅速达到其灭亡中国目的的重大步骤之一。文章认为导致这项活动未遂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日本及南京汪伪政权无力履行诱降条件;阎锡山恐承担汉奸之污名;中国共产党对阎统一战线策略的正确;上、下级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山舰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国民党书刊历来污蔑说:这次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倒蒋阴谋”;我党也一直宣称:“这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反革命活动”。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弄清它,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一、事件前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中山舰事件发生在1926年3月18日至20日,故又称“三·二○事件”。总的来看,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在事件前还是比较密切的,蒋介石也确实以左派面目出现。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前后,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镇压了商团暴动,进行了两次东征,平定  相似文献   

11.
日军攻占武汉、广州之后,急于向中国方面“诱和”,展开所谓“桐工作”。双方曾在港澳多次秘密会谈。就中方说来,这不过是军统特务为刺取情报而采取的权谋,其派出代表的身份、出示的蒋介石亲笔文件和转达的许多中方意见都是假的。而日方香港机关负责人为了诱惑重庆要人坐到谈判桌前,实现“巨头会谈”,也曾谦词卑态,巧言相坩,哄骗中方。蒋介石最初以“先行解决汪逆”为谈判条件,其后逐渐认识到日方的“欺诱”和“儿戏滑稽”,主张“严拒”,同时下令审查参与谈判的军统人员张治平,但是为了阻挠日本对汪伪政权的外交承认,并没有立即关闭和日方的秘密谈判之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国民党总裁制确立的必然性,一是蒋介石不断膨胀的权欲与国民党封建独裁统治需要的“天然”结合;二是国民党当时强化其组织,消除内部组织松懈、纪律废弛等弊端的现实要求;三是国民党加强和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其总裁制确立的现实可能性,一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所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给它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蒋介石已具备了充任国民党总裁的主观条件;三是全国人民及各种政治力量“拥蒋抗日”为其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国内氛围。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紧接着便大举进攻东南亚。在日本的侵略计划中,缅甸是一个重大目标。早在1940年9月20日,日本国家政策研究所就抛出了一份秘密报告,题为《对东南亚民族的措施——缅甸方案》,其中心思想,就是“使其(缅甸)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9月28日,日本外务省发布的“日本外交政策大纲”也提出要使缅甸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一员。在此前,日本帝国主义就已经开始通过派遣间谍、建立专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对汪精卫1938年12月8日叛逃投敌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汪精卫的民族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其叛逃的根本原因,日本的诱降是外因,而蒋介石为汪精卫投敌铺平了道路。有的则认为主要原因是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的政策分歧。还有的把汪精卫的叛逃看成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和亲日派的公开分裂。我认为,汪精卫的叛逃不是偶然孤立的事件,是抗战以来中日矛盾,国际关系,特别是中国内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斗争的结果。而汪精卫叛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野心严重发展和他要与蒋介石争夺对日妥协的领导权;直接原因则是日本的诱降谋略。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习》2008,(4):34-34
历史学家杨天石用三篇论文研究了中日间秘密谈判的情况及蒋介石对这些谈判的态度。指出,孔祥熙作为国民党内主和派的重要代表,掌控了多次中日间的秘密谈判。孔的这些谈判,只是有保留地向蒋作过汇报,在一些关系国家主权的关键问题上却有所隐瞒,并非被普遍认为的代表蒋介石的意志,因而亦遭到蒋的批评和阻遏,甚至受到“以汉奸论”“杀无赦”等严词警告。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形势下,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握手言和。实行了第二次合作,两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政治、物质基础。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下面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作用作一具体探讨。 (一)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意味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和共产党“联蒋抗日”方针的胜利,极大地壮大了抗日阵营的力量。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和组织“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当时执政的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公开下令“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对日寇的大举入侵,实行不抵抗主义,企图以局部妥协退让来换取日本的停止进攻。一九三一年十月,蒋介石秘密派许世英赴日与日外相币原会谈,表示:“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以同意向日本……让出东  相似文献   

17.
玲玲 《老年教育》2009,(7):12-13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东北和华北局面已定,整个大陆的形势已很明朗。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下野,总统暂由李宗仁代理。当天下午,蒋介石在陈诚、汤恩伯、蒋经国、俞济时等人的陪同下,从南京飞抵杭州。是日晚,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在西湖“楼外楼”酒家设盛宴为蒋洗尘。宴会上,“不识相”的陈仪竟劝蒋“好好休养”。第二天,蒋介石一行回到故乡奉化溪口,  相似文献   

18.
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是中共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中共制定“逼蒋抗日”方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根据地。二是中日民族矛盾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要求迅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是日本加紧对华北进攻,危害英美在华利益,英美开始反击日本。四是国民党蒋介石为了维护自身和英美在华利益,对日政策逐渐改变。五是国民党军政大员和地方实力派中,有些人开始转移到抗日上来。六是国共两党代表有联系和接触。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早年与帮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4月,蒋介石十九岁时,第一次东渡日本,在东京结识了陈其美(字英士)。陈其美在革命思想影响下,为反抗清政府早于1903年在上海参加了清帮,“是清帮中的大字辈”。①陈与蒋志趣相投,关系密切,于1908年介绍蒋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同年,陈又介绍蒋加入了清帮。②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其美由上海绅商及会党代表拥戴为沪军都督,蒋介石受陈委派,组织“先锋敢死队”。这是一支以会党分子为基础的武装力量。蒋率此武装参加光复杭州之役。该役得力于洪门信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之一。日本侵略者为破坏中国人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对山西各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还对山西军阀秘密诱降。阎锡山为了反共和独霸山西,也主动向日本侵略者多次接洽投降条件。研究这一段阎、日秘密勾结的历史,有利于全面了解华北地区抗战史。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阎、日勾结情况略作探讨。一、阎、日的历史渊源与秘密勾结的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