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敏 《师道》2003,(12):62-63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次,数学家欧几里得教一个学生学习某个定理,结束后这个年轻人问欧几里得,他学了能得到什么好处。欧几里得叫来一个奴隶,并吩咐:“给他3个奥波尔,他说他学了东西要得到好处。”在数学还非常哲学化的古希腊,探究世界的本原、万物之道,而要得到什么“好处”,受到鄙视是可以理解的。这就像另一个故事:在巴黎的一个酒吧里,一个姑娘问她的情人迟到的原因,那年轻人说他在赶做一道数学题。姑娘摇着脑袋,不解地问:“我真不明白,你花那么多时间搞数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啊?”那年轻人长久地看着她,然后说:“宝贝儿,那么爱情,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2.
欧几里得是希腊论证几何学的集大成者之一。关于他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根据有限的记载推断,欧几里得早年就学于雅典。公元前300年左右应托勒密一世之邀到亚历山大,成为亚历山大学派的奠基人。据传,托勒密王曾问欧几里得有无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得回答说:“几何学无王者之道。”另一则轶事说,有一次一个学生刚学了第一个几何命题便问:“学了这些我能获得什么呢?”欧几里得叫来一个仆人吩咐说:“给这位先生三个分币,因为他一心想从学过的东西中捞点什么。”欧几里得写过不少数学、天文、光学和音乐方面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人文的阳光     
据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一个学生曾经一本正经地问他:“我学这些东西能得到些什么呢?”欧几里德沉默片刻,叫来仆人,吩咐说:“给他6个铜板,让他走吧,这是他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清楚这个学生当时的反应,也许他会面红耳赤,幡然悔悟;也许会理直气壮地接过铜板,扬长而去。在那个时代,像欧几里德那样的人占多数,他们研究算术是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考的能力,引导心灵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本质和真理;学习几何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以便了解关于永恒存在的知识,进而把握“善”的本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4.
据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一个学生,曾经一本正经地问过:"我学这些东西能得到些什么呢?"欧几里德沉默片刻,叫来仆人,吩咐说:"给他6个铜板,让他走吧,这是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清楚这个学生当时的反应,也许他会面红耳赤,幡然悔悟,也许会理直气壮地接过铜板,扬长而去.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欧几里德还在,他的大部分不是为铜板而学习的学生留了下来,在那个时代里,欧几里德们占多数.他们研究算术是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考的能力,引导心灵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着本质和真理;学习几何学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以便了解关于永恒存在的知识,进而掌握"善"的本质和形式;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找出事物的关系,探究事物的本质,使人的智慧和能力更趋完善……对于他们来说,这与其说是一种理想,不如说是一种现实,成为他们生存方式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怎样爱孩子     
一天,点点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的。  相似文献   

6.
两千两百多年前,亚历山大国王多禄米也想赶时髦,特意把“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请了去,想跟他学习几何。谁知刚学了一点,多禄米就觉得太吃力了,便问欧几里得有没有简便一点的,一学就会的途径。欧几里得笑着说:“陛下,很抱歉,在学习科学的时候,国王与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科学上没有供国王走的捷径。学习几何,人人都要独立思考。”“人人都要独立思考”,这确实是我们在读书学习、研究学问时必须严守的一条规律,任何人都不应违背,也无法违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人们曾怀着好奇的心理,向他探问其中的奥秘,牛顿的回答是:“我一直在想,想,…  相似文献   

7.
某日,一友人向我抱怨,说女儿的学校——山东东营市油田第四小学专门为女孩子开办了“女红”班,学什么绣花,“都啥时代了;让孩子学这些东西有啥用啊!”近日,又接到一小学老师来信:“我们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我班学生平均背诵了一百多首。可学生语文成绩并没提高多少,写作文也用不上,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8.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9.
十一月十七日,嘉禾县委第一副书记任明瑞同志在视察嘉禾一中时对全体师生作了报告。首先,他针对学生思想情况精辟地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重要意义,现在把他报告中“关于读书和劳动的关系”部分节录如下:读书和劳动的关系,首先我们从本身谈起。我们是学生。学生,是学“生”的东西,不是学“熟”的东西。学生这个词说明了,他是学前进的,不是学停止的;是学现实的,不是学教条的;是学新生的;不  相似文献   

10.
朱中华 《中学文科》2003,(10):33-3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光有教师教的积极性不行,还必须把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蔡元培说:“教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国心理学家张文山同志说得好:“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有兴趣,对该事物就会表现出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思想活跃,想像丰富,因而能促使他认识活动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名…  相似文献   

11.
学汉字     
《小读者》2004,(10)
一位美国教授在教中文,他说:“中国文字始于象形。”于是在黑板上写了个“宀”,告诉学生这代表房屋,再写了个“女”,说这代表女人。然后问学生:“屋子里有一位女人,会得到什么?”一群美国学生高喊:“麻烦。。。”教授微笑道:“No,no,no。假如屋子里的是一位中国女人将会得到平安。”学汉字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对“训练”做过精辟的阐释。他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把学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语文训练即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刘玮 《中学科技》2013,(7):22-23
欧几里得几乎就是几何学的代名词。皓天和鹏飞探寻了希腊数学鼻祖泰勒斯,自然就想到了欧几里得。皓天:“我想念欧几里得,觉得我最熟悉欧几里得了,毕竟学了近10年的欧氏几何!”鹏飞:“那就去拜访他一下吧!” 这次,鹏飞在“亲历2050”里设置得很准确:公元前330年一前275年,希腊雅典。“亲历2050”即刻带领他俩来到古希腊。  相似文献   

14.
飞弦小提琴     
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拉小提琴,他7岁时就和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未满10岁就在巴黎举行了公演,被人们誉为神童。1926年,10岁的他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巴黎拜访艾涅斯库,在此之前,他一心想成为艾涅斯库的学生。他说:“我想跟您学琴!”艾涅斯库冷漠地回答:“你找错人了,我从来不给私人上课!”男孩坚持说:“但我一定要跟您学琴,求您先听听我拉琴吧!”艾涅斯库说:“这件事不好办,我正要出远门,明天早晨6:30就要出发!”男孩忙说:“我可以早一个小时来,在您收拾东西时拉给您听,好吗?”艾涅斯库被男孩的坚决意志打动了,他说:“…  相似文献   

15.
“让学”这一观点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6.
识人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于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破帽子里……  相似文献   

17.
识人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选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于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破帽子里……”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学业落后不及格 ,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在小学阶段 ,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宫殿大门的向导。学生对自然课感兴趣 ,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学习起来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课内学 ,课外也学。例如 :一个爱好昆虫的学生 ,能够蹲上半天看蚂蚁的活动 ;树上的蝉鸣声就能引起他的注意 ;在跟他谈话时 ,常常谈到昆虫的问题上来。兴趣对学…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6,(7)
人生的减法围棋骁将刘小光曾经说:“我觉得下棋,经常不是增加点东西,而是减少点东西。”正是他的“减法”,使他的状态一直颇佳。人生的道理大体也是这样,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只有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有所进步。人生就像学算术,加法过后是减法。人生也需要做一些“减法”,减去  相似文献   

20.
王哲 《教育现代化》2006,(9):117-117
伊恩&;#183;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