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生命与个体幸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26-32
关涉生命幸福是知识教育的应然追求,当前知识教育改革虽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在关注个体生命幸福上还存在差距。教育对"知识"的误读,会导致对生命的扭曲,进而可能给个体带来不幸。"知识幸福观"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物性、功利和威权知识教育机制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知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本真"的知识教育必然是回归生命本性、以个体生命幸福为旨趣的教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幸福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得到完满解决,面对知识,只有恰当地、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期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实践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2.
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原点。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发挥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教育得到解决,无论是激发个体的生命意识,还是构建个体的生命形态,知识教育都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原点。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发挥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教育得到解决,无论是激发个体的生命意识,还是构建个体的生命形态,知识教育都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价值是引领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仍存在信奉"拿来主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解读、割裂个体完整的生命、忽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为此,应携手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走向他人,以生命体验生命;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对生命的反省;外引内培,打造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教学中生命体验的缺失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忽视,主要表现有:一、知识、技能的堆积对学生生命意义的遮蔽。历史教学将外在于人的知识、技能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让人充分地占有知识,并获得与知识相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是当前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学生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6.
教育生命体验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机械论、目的论制约下的教育.其本质等同于知识。其后果必然是导致人的存在感的丧失及教育与人的生命相疏远。教育应关注个体的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感受.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树立生命论的教育本质观.即教育是人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7.
赵子维 《文教资料》2010,(15):110-111
当前我们对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应深入到教育,对于使知识向个体发展的转化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学生.使他们充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并通过对话实现不同形态知识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知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知识学习是个体生命的重要历程,它基于自然的生命,在现实的生命之中,追求生命质量的完善.正因为如此,知识教育成为一项直面个体生命,并以提升个体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教育对"知识"的误读,会导致对生命的扭曲,进而可能给个体带来不幸."知识幸福观"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物性、功利和威权知识教育机制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知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本真"的知识教育必然是回归生命本性、以个体生命幸福为旨趣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幸福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得到完满解决,面对知识,只有恰当地、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期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实践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教学中生命体验的缺失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忽视,主要表现有:一、知识、技能的堆积对学生生命意义的遮蔽。历史教学将外在于人的知识、技能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让人充分地占有知识,并获得与知识相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是当前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学生为了更好的获得知识而存在,教师为了使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掌握而存在,使得学生无暇去思考生活,感悟生命。二、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更加淡化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生命记忆是每个成长中的个体所共有的,它保留了个体生命成长在时间中的生活印记。这些生活印记是自我存在的最好映射。不仅如此,生命记忆也是自我成长的潜在意识需要的对话,它是生命记忆的回顾与反思。再则,生命记忆是个体自我表现的内在需求,每个生命个体希望通过其确认自我存在并获得生命性的丰满感觉。本文将从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来探究生命记忆在学校教育中意蕴,以此启发和促进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学教育中的知识教学,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二是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性教学。这两种不良倾向实质上是把知识学习与个体生命体验对立起来,把科  相似文献   

13.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相对成熟的生命个体去导引另一个稚嫩的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心灵感受和兴趣个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生命的绽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教育工作者至少要实现如下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5.
顾鹏贵 《上海教育》2007,(5B):62-62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相对成熟的生命个体去导引另一个稚嫩的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心灵感受和兴趣个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生命的绽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教育工作者至少要实现如下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这是李伟平教授在谈到当前学校教育的走向时的观点:把学生和教师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不再被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不再被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生命关怀"的意义出发,教育就不应该是一厢情愿的给予,而应该为其生命健康、主动的发展提供时空,架设平台。冰心是一位心中充满爱的伟大作家。她爱孩子,因此,她笔下的这篇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  相似文献   

17.
人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教育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应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知识教育走向生命教育。教育目的应是通过教育活动,引导人探寻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完满实现。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学教育中的知识教学,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二是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性教学。这两种不良倾向实质上是把知识学习与个体生命体验对立起来,把科学知识从学生生活中抽离出去。  相似文献   

19.
教育在人类生命的时空位置决定了其本质是贯穿于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其实质是满足人获取、选择、处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的过程,是延续人类寿命和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教育学便是研究这个生命过程的学科,其结构应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开发研究三个层次,其任务是围绕人类整体生命延续和个体生命质量来整合处理并使用各种知识的智慧的提升。此为教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线和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个体的生命既意味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将承担与其生活境遇关涉的特定社会责任。生命教育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情境体验。只有分析个体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挖生命的道德价值,将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生命教育功能,才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