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根据马列主义的教育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科学地阐明了关于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宁宁  谭燕  何玉连 《职大学报》2023,(1):74-77+96
公益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关怀和德性品质,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通过将公益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掌握”。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公益精神,就是要把公益精神所蕴含的关怀、友爱、同情理念通过劳动教育的形式,促使高职学生入脑、入心并入行。公益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劳动教育中德性培育的理论三个理论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发展基础上不断完善的.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大体可总结为三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构建全面的劳动教育体系.解读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梳理其思想内涵,对当今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和主体性的三个特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劳动特性的观点较其诞生前思想家的观点有显著的区别,它更合理、更科学,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把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要求教育既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其个性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毛泽东的这一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身发展的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场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刻不容缓。郭沫若作为我国近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战线上的巨人,他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论述及实践,能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文章梳理其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结合劳动教育面临的四重困境,从统一融合、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和顺应自然四个思想维度阐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就必须认真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解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能力既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期的体现,也反映了在科技革命和经济时代对于人们素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面对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应明确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态、价值与功能。本研究通过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注重劳动精神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嵌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育人要素、整合职教平台与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四个方面探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法与路径,构建彼此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这对于推动劳动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理解。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再认识。全面发展既是一种原则 ,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全面发展是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 ,是个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是列宁、毛泽东同志一贯的教育主张,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有相当高的评价,说“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因此,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2.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贯倡导的主张,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回顾教劳结合的历史道路的前提下,揭示了教劳结合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存在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人的需要、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和现实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更新理念、明确目标、完善内容、拓展途径,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是与人联系十分密切的工作,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指导和启示。本论文在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简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西藏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具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统一多民族发展史,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西藏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育平台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全面、详细、客观地分析西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丰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校园文化全力打造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是21世纪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重视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与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上有高度契合之处,基于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剖析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困境,积极探索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课程设置、搭建实践平台、构建校园文化等有效途径,确保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对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有重要意义。我们需重新认识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优势,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政治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国际环境、国内发展以及大学生成长等方面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政策基本精神方面的教育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及民族团结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指的是以协同教育理论、创新驱动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包括协同教育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创新驱动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