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3月30日,在清华大学有机光电子实验室,科研人员指着一块厚度仅有两三毫米的玻璃对记者说,这就是他们花费1000多万元人民币刚刚研制成功的7厘米点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一种有可能是人类未来理想的显示器。 据科研人员介绍,有机电致发光技术被业界公认为是可能替代液晶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器相比,这种发光层由几十个纳米的有机发光薄膜构成的新型显示器不仅很薄,厚度仅为液晶显示器的三分之一,能耗也只有液晶显示器的一半,而且具有高亮度、视角宽、响应快、驱动电压低、在低温也能照常使用等特点。在未来几年内,这种显示器将主要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器、家电显示器、掌上电脑等信息设备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一技术甚至可以生产出大尺寸的壁挂式彩电、可卷曲的彩电以及用于电子书籍和报纸等新型便携式装置上。  相似文献   

2.
IT业     
有机发光的折叠式显示器更清晰、更薄、更省电一直是显示器发展的方向,在“东京国际电子显示器展示会”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被有关专家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3.
光子纺织物     
《技术创新》2005,(9):12-12
在IFA2005展览会上,各大公司推出的新品令人眼花缭乱。此前Philips推出卷式电子文档阅读显示器,今天Philips公司又推出一种全新概念的显示器,其实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种光子纺织物,该纺织物含有发光系统。之所以称之为显示器,是因为该产品可以用来当作显示器来用。  相似文献   

4.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OLED),在日本又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平板显示器件。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液晶显示器(LCD)及等离子显示器(PDP)相比,OLED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平板显示器。有专家预测,OLED显示器可能在2015年后取代LCD的主导地位,成为市场主流显示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05,(7):85-85
我们毫不怀疑液晶显示器的大军会迈着方步把老式的CRT显示器挤入死角,并最终取代它。当然,与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劣势,因此少数专业领域仍是CRT显示器最后能够坚守的阵地。而在对色彩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普通消费级市场,液晶显示器惟一需要跨过的壕沟只有价格。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手机、汽车收音机和数码相机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有一个显示器。与目前存在的显示器种类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它只有几微米厚,不需要背景照明,耗电少,几乎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显示完美的图像。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可弯曲的显示器,它可以在手机中卷起来,使用户能够在旅途中处理文档、收发邮件和浏览互联网。为了设计这种柔软的显示器,可弯曲的薄膜材料将广泛用于合成显示器。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最早技术起源于柯达公司,其原理是通过在真空中蒸发小的发光分子。另一种方法是剑桥显示技术公…  相似文献   

7.
期待电子纸     
《中国科技信息》2004,(7):54-57
电子纸张是人们早在数十年前就梦想实现的技术,其优点是拥有纸张文件的易读性和数字设备可擦写信息的功能。实现电子纸张的三个技术方向:一是显示器技术——向超薄型显示器发展;二是打印机技术——向可进行多次擦写的热写入型纸张发展;三是复制技术——向可复制发光显示画面的方向发展。面临的课题是成本。此外,还存在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应用领域目前尚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8.
民生科技     
《科学中国》2003,(3):32-33
这个世界因无数的电子显示器而变得鲜艳夺目:从各种手表表盘到巨大的视频广告版,几乎都用到了阴极射线管或液晶显示器。2001年,英国剑桥显示器技术公司将发光聚合体(LEP)显示器原型的分辩率和对比度提高了一大步,同时,剑桥显示器技术公司也成为萌牙齿的发光聚合体工业快速步入商品化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6,(10):46-46
近期,NEC在中国推出了其全球范围内的首款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1940WCXM。1940WCXM整机主色调为纯黑色,给人一种高贵、庄重之感。银白色的按键并没有出现在显示器的边框上,而是在显示器的下边框正下方,看似与底座浑然一体。同时,1940WCXM采用目前宽屏显示器最流行、也是最佳的1440x900分辨率,加上700:1的对比度和300cd/m^2的亮度,既保证了文本显示的清晰,又能使色彩艳丽的图片逼真还原。170度水平视角和160度的垂直视角进一步扩大了你的清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7):8-9
据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的网站报道,该机构近期开发出一种显示技术,用这种技术制成的显示器无论在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完整的立体影像。  相似文献   

11.
透明显示器     
《科技新时代》2006,(5):38-38
今天挂在墙上的等离子电视看上去的确很酷,但如果你的落地窗也能变成一台平板电视,或者在汽车的风挡玻璃上显示GPS导航信息又如何呢?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发明的一种透明的OLED显示器就能够实现这样的应用,该技术能将任何透明的表面变成显示屏。  相似文献   

12.
星辰 《百科知识》2007,(3X):16-17
2002年至2005年,是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成为主流的几年,有人说这是电脑桌面显示系统的一次“视觉温饱”革命。而如今,17英寸液晶显示器已经渐渐让出了市场主流的地位,19英寸甚至更大规格的宽屏液晶产品开始有“一统天下”的趋势。我们的桌面显示系统又在经历一次从“视觉温饱”到“视觉小康”的转变过程。在未来,液晶显示器还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和激情吗?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3)
液晶显示器在目前的很多设备上都具有了应用,在航空事业当中也是如此,受到航空环境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好温度控制成为了液晶显示器应用当中的重点技术。在本文中,将对机载液晶显示器温度控制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第一季度台湾地区显示器总出货量达1,600万只,价值29亿美元。LCD显示器继续蚕食CDT显示器的市场份额,占总出货量的43.3%,而CDT显示器则占56.7%。与2002年第四季度相比,LCD显示器出货量攀高13.9%达700万台,同期销售额增长17.2%,超过19亿美元。除了出货量增加外,17英寸显示器所占份额增大也是销售额增长的一大原因。今年第一季度中17英寸及以上的LCD显示器超过LCD显示器总出货量的40%,而去年全年这一比例不足25%。LCD和CDT显示器之间不断缩小的价格差距加速了前者对后者的取代过程,受此刺激,LCD显示器需求自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上升。然而,15英寸LCD显示面板短缺影响了一些厂商第一季度同类显示器出货量。17英寸LCD显示器因为面板供应平稳,市场份额出现增长。  相似文献   

15.
新式视力表     
检查视力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升学、参加工作健康检查等是比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升学、参军等查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视力差的人,就投机取巧,把视力表背下来,蒙混过关,为此,我设计了一种新式视力表,它由一个液晶显示器和控制它的笔记本电脑组成,工作时由电脑随机抽取大小方向不同的字母,在远处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由检查者辨认,  相似文献   

16.
新式视力表     
检查视力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升学、参加工作健康检查等是比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升学、参军等查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视力差的人,就投机取巧,把视力表背下来,蒙混过关,为此,我设计了一种新式视力表,它由一个液晶显示器和控制它的笔记本电脑组成,工作时由电脑随机抽取大小方向不同的字母,在远处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由检查者辨认,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极低功耗的显示器,其应用特别广泛,从电子表到计算器,从袖珍式仪表到便携式微型计算机以及一系列文字处理机都利用了液晶显示器。而将LCD控制器、RAM、ROM和LCD显示器融为一体,即是液晶显示模块LCM,用户只需输入指令及数据即可实现存储并显示,而且LCM模块与CPU接口容易(见图1),能够在便  相似文献   

18.
新颖的触觉显示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颖的触觉显示器,可以帮助盲人通过触觉立刻识别数码图像,就像他们用布莱尔盲字阅读文字一样。这种触觉显示器可重复使用,采用了一个操纵杆,这个操纵杆可使由3600个纤细的圆型针组成的机床运行。细杆将针推起,来描绘所需的图像。这种显示器有一个带针孔的金属板,每根针都有一个固定的孔可从中穿过,可以在移动到一定的位置被锁定,从而让盲人感觉到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图片。当带这种显示器的电脑接通网络的时候,盲人就能感觉到网站上的精美图片。当带显示器的电脑接通扫描仪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6,(12):47-47
荷兰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保留灵感的桌子,名字叫做“蓝眼睛”。这种桌子的桌面是一个电视显示器,只要按一下桌边的按钮,就可以将放在上面的物体复制下来,并将图像显示在桌面上。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细野秀雄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它的诞生为制成可弯曲的显示器带来了希望,贴在窗户和玻璃上的电视机将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