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运动与身心发展,对青春期中的学生来讲关系十分密切。了解有关体育运动、身心发展、青春期心理及情感方面的理论,能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及反应能力,从而形成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感,为开启良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教师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学生观,数学教学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外教育史上,情感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柏拉图、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第斯多惠、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阐述过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情感教育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提倡乐教乐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个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他在提升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起着比一般任课教师更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要掌握“四度”。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形式,决定了其教育对象——职校生这一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必然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因此,中等职校的专业设置必然以社会性、教育性需求为导向,正确处理专业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实现其身心发展目标的提高与升级。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为此,我们应以主动发展理论为依据.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从中探讨构建农村高中生物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总目标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在实现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健康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黎 《考试周刊》2009,(8):199-200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需要和谐发展的个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目的。大学应致力于培养身心和谐的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学生的身心和谐指的是学生个人作为自然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处于健康的一种状态。学生的身心和谐是一个超越生理学、心理学界限,具有广泛社会科学内涵和群体特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维 《阳光搜索》2014,(3):62-63
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呢?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9):11-12
初中阶段属于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发展期,由于这一时期学生身心存在急剧变化,可能会有众多的不稳定性。由此能够看出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危险期,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广泛重视。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于一体的教育观念,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