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训练要求及难点分析 本单元作文训练内容是: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做法,观察叙写一种植物。其要求是①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②抓住特点,把主要部分写具体。这次作文的难点是抓住植物特点写具体。 二、突破难点的方法 (一)巧用范文,揭示规律 在出示作文题目,明确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后,立即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爬山虎的脚》,完成如下填空题,以揭示规律,学习抓住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第十册第一课抓住主要部分观察一、训练要求:懂得观察一个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注意这一事物的特点;在写的时候,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叙述具体。二、训练建议 1.联系课文:《燕子》、小站》。 2,辅助训练①复习《燕子》一课,认真观察图,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3.
〔大纲要求〕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阅读说明文,能理解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教材依据〕《描写和说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初中第2册),《说明的方法》(初中第2册)。基本课文12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宇宙里有些什么》、《蜘蛛》、《苏州园林》、《中国石拱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自然第三册第9课《各种各样的茎》,课文练习图上画有6种植物茎的生长形态,要求学生按生态特征分类填表。从图上看,西瓜的茎像是匍匐生长的样子。人教社出版的《自然教学指导与参考》第一册中,路培琦文章《怎样做好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三册的观察和实验》说:“常见的匍匐茎植物有甘薯、草莓、结缕草(马鞭草)、南瓜等”。但对教材作细致分析比较,图中又看不到茎的节上长出的着地的根(不定根)来(与书中甘  相似文献   

5.
第六节(第六训练点):怎样抓住实质批驳对方的论点(复习内容)《论点和论据》(初中语文第五册)《立论和驳论》(初中语文第六册)《论证的方法》(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要领)1、要具体研究对方论点提出的有关背景。无论是谁,他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总是因时而发、  相似文献   

6.
小语第六册第8课《喇叭花》是一篇习作例文,重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综观全文,《喇叭花》一课的观察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特点观察课文叙述了喇叭花的生长过程,即下种出苗——搭架子长花蔓长叶——开第一朵花,花盛开。每一个阶段都是抓住其形状、颜色、数量、长向、长势、给人感觉等方面的特点来观察、叙述的。  相似文献   

7.
一、弄清句和句的联系,读懂一个自然段每篇课文是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读懂一篇文章必须从理解一个个自然段入手。只要我们弄清楚了一个个自然段里句与句的联系,抓住所要表达的中心,就能理解它的内容。1.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1)总分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索溪山谷的“野”》第二自然段。(2)主从关系,如人教版第十册《飞夺沪定桥》第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是主句。(3)因果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四自然段。概括这类自然段的段意,只须抓住结果即可。2.无中心句自然段的三种情况。(1)几句话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8.
显微镜这种仪器,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只作过两次观察实验。它们分别在第二册第五课《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一课中,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四册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一课中观察叶的气孔。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四册十七课《植物怎样繁殖(一)》中,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花粉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把花粉打落在玻璃片上,在12.5×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4》安排的作文训练是:“观察一种你喜爱的植物,重点观察植物的干、枝、叶、花及其颜色。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然后,写成一个片段。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为什么喜欢它。要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积累运用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特征写景物习作要求这次作文是写校园中的一处景物,详见人教社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一。习作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一、板书设计《林海》(五年制第十册14课、六年制第十二册14课)是著名作家老舍撰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无比喜爱的感情,是以感情贯穿全篇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亲切与舒服”设计板书: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课教学中,有些观察项目需要长期 进行,如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高 度》,观察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二册第一 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分别在第二册第 十二课、第十八课,第三册第一课,寒假作业中 出现。第五册第十四课《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要用到观察记录)。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何 指导学生进行长期地观察、记录呢?现以第四 册第一课第5作业题和第五册第一课第3作 业题(要求学生观察月亮在农历一个月中位置 和形状变化并进行记录)为例,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两篇讲读课:《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两篇课内自读课:《庄稼的朋友和敌人》、《珊瑚岛》;一篇课外自读课:《洲际导弹自述》。其中讲读课文集中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求,是重点。 说明文的学习,总的要求应是把握好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本单元的具体要求是: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继续学习说明的方法和顺序。 通观全单元,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抓住要点,进行备课。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四的作文要求:“观察你喜爱的一种植物,重点观察植物的根、茎、枝、叶、花以及颜色……”(具体要求,详见课文)那么,如何让你喜爱的一种植物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呢?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第七册《基础训练4》作文题,在学生习作时,我作如下指导:(一)借鉴课文,学习方法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提出两个问题:①作者是怎样观察皂荚树的?②作者抓住了皂荚树干、叶、果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①作者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先从整体上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7第六题:“用一两件事说说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说后用《我的××》做题目,仿照《爷爷》的写法,抓住这个人的特点具体写下来。”题中第一句话规定丁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个熟悉的人,第二句话提示了训练重点是抓住特点写具体。这次习作是在第五册基训8写一个小孩子的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五册的训练有图有诗为依凭,只要求写一段短文,一件具体的事,不要求写人物特点。这次习作强调写特点,程度好的学生还要写两件事表现一个人。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要写出人物特点要求显得高了些。老师指导时要运用范文引路,说写结合等方法分散难点,以取得预期效果。 (一)开拓思路,确定对象  相似文献   

18.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三册)是一首诗歌。全诗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诗在概括说明“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后,指出只要仔细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根据课文的特点及本课的教学要求,第五节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国标本(人教版)《语文》第五册、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六册 片段一:整体感知 十多年前 师:请同学们观看课文插图,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地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孩子们十分"耳熟"的歌曲。例如:《我有一只小羔羊》、《闪烁的小星》(人音版第一册)、《数鸭子》、《粉刷匠》(人音版第二册)、《时间像小马车》、《小红帽》(人音版第三册)、《卖报歌》、《蜗牛与黄鹂鸟》(人音版第四册)、《嘀哩嘀哩》、《剪羊毛》(人音版第六册)……几乎每一册中都有2—3首这样学生们十分耳熟的歌曲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