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该发明是一种油溶性或水溶性高辣度辣椒精的制作方法。技术与市场点评辣椒作为人们调味的调料,主要是其所含的辣椒精在发挥作用。目前,人们在食用含辣椒精的辣椒时,一般只是将其切碎或粉碎后直接调入食品中食用,尤其  相似文献   

2.
完美的烧烤     
对于十次荣膺烧烤世界冠军(没错,千真万确)的ChriS LillY来说,煤气烧烤只是弱者的专利。这用得着我们反驳吗?还是让我们来向你展示如何去应对雨水、沙门氏菌和炭,这似乎只有用凝固汽油弹才点得着的挑战,成为烧烤之王。  相似文献   

3.
举手问吧     
艳丽的蘑菇有毒,大自然中艳丽的东西都有危险吗?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吗?还有没有其他的例子呢?  相似文献   

4.
台湾美味小吃——新派烤丸烧!今年来,正以燎原之势走向大陆市场。你知道什么是烤丸烧吗?烤丸烧起源于台湾,是民间风味小吃。台湾一位美食家,将鱼等加入调开的面粉里烧烤后放在食摊上卖,味美价廉。  相似文献   

5.
徐余柘 《金秋科苑》2012,(8):101-101
地沟油食品一直以来都通过各种渠道围绕着我们:路边的烧烤,街边的小餐馆,油炸的小零食……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些食物来路不明却往往经不住"美食"的诱惑,那么吃了地沟油食品该如何正确排毒,将损害降到最低呢?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无比精细严谨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伊姐信箱     
《科学与文化》2000,(6):53-53
选择婴幼儿食品价格贵的就一定好吗?进口的就一定比国产的合适吗?  相似文献   

7.
辣椒辣吗?     
卖辣椒的人恐怕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又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如果回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回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欢吃辣的,生意还是做不成。当然,解决的办法也众所周知,那就是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不辣的各选所需。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6,(7):19-19
还记得那个小胡同里的烧烤摊吗?你还记得住它的地址吗?或者换句话说,它真的有地址吗?现在有了Navman iCN750,再难找的地方都不在话下了。你只需要像使用数码相机一样,把这个GPS设备的130万像素的摄像头对准这家店,然后按下“快门”,它就会把照片和相应位置的GPS坐标一并存储起来。下次你想吃路边烧烤的时候,进入它的“照片导航”菜单,选择那家店的照片,它就会指引你找到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革新》2014,(4):50-50
日前,一篇题为《白米饭——垃圾食品之王》的帖子在微博上传开,声称白米饭几乎不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只有淀粉,是垃圾食品之王。白米饭果真是“垃圾食品”吗?难道从小吃到大的白米饭吃错了?  相似文献   

10.
麻辣香锅、辣鸭脖等辣食品被很多人喜爱,当我们被这些食物辣得难受时,习惯大口喝水来冲淡辣味,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很好,这是为什么呢?能帮助我们提高“辣椒抗性”的食物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0,(11):39-39
提问栏:开灯瞬间十分耗电吗?验钞机是利用什么原理验钞的?为什么原子弹爆炸后会形成蘑菇云?猫为什么在夜里能够看见东西?(您若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请将答案告诉我们,我们将在下期登出)  相似文献   

12.
“大爷您好,您觉得食品添加剂这个东西怎么样?”调查过程中,我们采访一位正在市场买菜的老大爷。
  “啊呀,食品添加剂啊,真是不好,对人没一点好处,有关部门应该弄掉添加剂。”大爷如是说。
  是什么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感到恐惧?有什么办法来让百姓不再为食品安全担忧?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1,(4):67-67
生姜、大蒜、洋葱、辣椒、胡椒、花椒等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虽然在绝大多数菜肴中,都有它们的身影,然而许多女性朋友出于形象或是保养的考虑,断然拒绝这些调味品。这种做法科学吗?除了让菜肴更美味外,这些调味品还发挥哪些作用和功效呢?  相似文献   

14.
读者互动     
读者答读者 2006年第01期王成鹏读者问:我们拿一本书挡在眼前,书后面的东西就会被挡住。我们为什么会看不见被挡住的东西呢?光子难道不能穿过原子之间巨大的“缝隙”吗?  相似文献   

15.
生物专利     
《世界发明》2006,(10):11-11
为发明(例如会飞的汽车)颁发专利无可厚非,但是像基因这样属于我们生命本源的东西也可以吗?我们应该允许为自然物颁布发专利吗?这就是美国Metabolite公司起诉Labcorp公司一案的焦点问题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14,(10):13-13
流言:减肥是现代人百谈不厌的话题,最近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减肥的“金科玉律”:晚上8点后再吃东西就会长胖,睡前3小时不能吃东西,否则会导致脂肪堆积、胃病等。这些说法可信吗?真相: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证实,肥胖的决定因素是“吃多少东两,而不是什么时候吃”,进食时间对于体重增加并不起主要作用。肥胖最主要的元凶在于饮食总体的热量过高,食品的摄入与消耗是否均衡是决定体重增加、减少还是保持的关键。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间进食,身体都会将多余的卡路里储存下来,转变为脂肪。  相似文献   

17.
生物专利     
《科技新时代》2006,(9):48-48
为发明(例如会飞的汽车)颁发专利无可厚非.但是像基因这样属于我们生命本源的东西也可以吗?我们应该允许为自然物颁发专利吗?这就是美国Metabolite公司起诉Labcorp公司一案的焦点问题所在.本刊截稿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仍在对此案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18.
以下是未来世界里的一场对话: “妈妈,我今天要去伽呢米德星(木星的一颗卫星)买东西,能给我咱家飞碟的钥匙吗?”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3,(1):8-11
近些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说法引起人们关注,一些商家纷纷推出声称具有排酸功效的食品,特点都是营养高,而且还具有“抗癌”等保健功效。“酸性体质”是否引发疾病?“酸碱体质”的说法科学吗?食物能否影响人体的酸碱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称:“我的同学戴美瞳去烧烤,烟和火加上高温使美瞳片在眼睛里熔化了,去医院救治,医生说终生失明。”随后,该微博被疯狂转发。另外有网友也在论坛发帖称,去年夏天,他的朋友戴着美瞳去逛街,结果可能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一只眼睛的美瞳熔化在眼球里,后来眼睛发炎,发誓永远不戴美瞳!美瞳真能熔化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