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望远镜的一般特性和组装过程,以及检测望远镜的光轴偏、像倾斜、放大率差等光学性能的方法要领。通过检测调整使望远镜调节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2006,(3):58-58
这是一款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望远镜于一体的新型数码望远镜。其用途广泛,无论您是外出旅游还是观察风景,无论您是观看球星的风采还是偶像的演唱会,高瞻远瞩却能令您身临其“近”。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发现类地行星的消息,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搞得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了。8月25日,天文学家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望远镜,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旁边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2016年上半年,欧南台设在智利拉西亚天文台的望远镜在其他设施和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利用  相似文献   

4.
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演变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望远镜,相信每位同学的脑海里都能蹦出几个名字。比如,早就名声在外的哈勃望远镜,"霸占"新闻头条好多年、即将"下岗"的开普勒望远镜,"年纪轻轻"便盼有更大作为的苔丝望远镜,等等。这些望远镜能够这么出名,与其内部一直"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各个元件是分不开的。今天,咱们要介绍的就是望远镜内部的一个重要元件——反射镜。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7,(10):45-45
美国科学家发明微型可植入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的体积足如此袖珍,其直径仅仅和苹果籽的直径差不多,人们可以轻易地把它平放在指头尖上。  相似文献   

7.
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演变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赫歇尔望远镜捕获到银河系"新生儿"图像赫歇尔望远镜的宇宙生命即将在未来几周内结束,不过其强大的能力一如往昔。据报道,赫歇尔望远镜首次捕获到了迄今为止发现过的最年幼的恒星图像,以绚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示了这些银河系"新生儿"的模样,并使天文学家得以透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恒星。相关研究刊登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赫歇尔望远镜敏感的红外摄像头能比其他望远镜更容易地识别出年轻、寒冷的星体。在探测猎户座分子云团发出的70到160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直径)波长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一家公司在伦敦和美国的纽约同时建造了两台巨型望远镜,人们可以通过这两台望远镜穿过大西洋互相看见对方,并彼此问候,这使得两座遥远的城市被拉得如此接近。  相似文献   

10.
从所周知,现代的天文望远镜的核心部件都是用玻璃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的,属于固体望远镜。但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用水银这种常温下呈液体的金属制成的望远镜头。 为什么要用水银做望远镜?为什么水银可以做望远镜?为什么不透明的水银能做望远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天文望远镜发明的历史说起。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25日,耗资7亿美元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搭乘火箭升空了。我们都知道,在地球外太空,已经有了“哈勃”望远镜,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再添一个太空望远镜呢?原来,这个“斯皮策”望远镜所观察太空的方式比较特别。它专门用于接收穿透力强的红外线,从而可以观测厚密星际云团中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宇宙尘埃是遮挡不住它窥探的目光。神奇的“红外”视线用红外线来观测太空这个想法很早就有了,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人提出了,最初的理念是在宇宙飞船上建立一座红外观测台。历经数十年,“斯皮策”终于上天了。它的任务就…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众》2008,(Z1):29-29
英国的一家公司最近在伦敦和美国的纽约同时建造了两台巨型望远镜,人们可以通过这两台望远镜穿过大西洋互相看见对方,并彼此问候,这使得两座遥远的城市被拉得如此接近。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物理课上,我们学习过简易望远镜制作的原理,这里简单的分析了望远镜的功能结构和成像的原理。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制作简易的望远镜,明白它的制作原理和成像的原理,用简单的望远镜来发现生活中忽略的细节美。许多业余爱好者喜欢制作自己的望远镜。一些人喜欢花时间打磨反射镜或透镜,切削镜筒,安装光学元件以及制作支架。使用自己亲手制造的仪器会给人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4.
拳击手哈勃     
宇镭 《科学与生活》2009,(10):117-117
<正>我们今天谈哈勃,自然会想起哈勃空间望远镜,它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惊喜。今天,大部分精美的天体照片,都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15.
安利 《百科知识》2021,(29):28-30
因任务一再延期而被称为"鸽王"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终于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发射了,如果成功,它将成为大名鼎鼎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根据其"大天文台(Great Observatories)"计划,在10余年时间内先后发射了4台工作波段不同、均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大型空间望远镜.同时由NASA领衔、10多个国家参与研发"下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即后来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这太空中的"四大天王"及"下一代空间望远镜"都有什么特长呢?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立天文台下属一科学团队,在利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苏巴鲁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观测时,发现了诞生于129.1亿年前的古老星系,据其宣称这是人们迄今看到的“最古老的星系”,并将相关论文交由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7.
士元 《百科知识》2002,(12):8-9
2002年9月1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它已选中TRW公司建造“下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工作到2010年左右,届时将由NGST接替它,后者更轻、更便宜,性能更好。其成本和重量比“哈勃”低得多,而功能是“哈勃”的数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5,(5):112-112
上世纪70年代,为了建造口径超过5米的巨型望远镜,人们开发了更简单、更经济的透镜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这座由力口拿大.法国.夏威夷合建的望远镜建于1979年。虽然它的天台不对参观者开放,我们还是可以从夏威夷大学那2.2米望远镜对公众开放的天台上看到类似的景观。近期发现木星的许多新卫星过程中,这两座望远镜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