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约·塞·巴赫的音乐表现、曲式结构来学习复调的相关知识,总结巴洛克时代的艺术特点.并通过对演奏技法的分析,为这部复调艺术作品的"再现"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钢琴而作》是伟大钢琴家德彪西的著名钢琴作品,该作品主要分为"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以及"托卡塔"三部分,本文主要是对德彪西钢琴套曲《为钢琴而作》中的第一部分"前奏曲"中的演奏技巧展开研究分析,以此为音乐的学习提供更多素材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斯特的《侏儒舞》是其著名的代表作,该曲在曲式结构、旋律以及调式调性上有其独有的特点,在弹奏过程中,应该注意用跳音、顿音、倚音演奏快速的移和用各类双音包括三度、六度演奏托卡塔式的两手交替等技巧.其在弹奏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都有其难点存在,需要演奏者去注意.  相似文献   

4.
《儿童乐园》第四首"雪花飞舞"对全音阶的运用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个小节以一个长音为基音,以平行、反向、分解等手法演奏出其泛音列;作品体现出典型的托卡塔体裁特征,自第二小节开始为托卡塔,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并对乐器演奏技术有所发挥;平行和弦在整首作品中的大量运用将各声部融合在一起,表明了作曲家在写作中,在强调纵向音响和声的同时,注重乐曲横向线条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在电子管风琴演奏学科中,对于复调作品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以巴赫的管风琴作品—《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为例,从编曲法、演奏法等方面细致论述了在电子管风琴上应如何演绎管风琴作品。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小火车》。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8,(1):48-58
唐代大曲及其子曲《甘州歌》《八声甘州》自诞生以来,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流变,出现了40多支变体。文章对贺盛唢呐班保留演奏的《甘州歌》及其诸多古曲及其演奏方法作了描述;对《甘州歌》《八声甘州》两支曲子的源头、传承、演变过程作了考证。得出了贺盛唢呐班保存演奏的《甘州歌》是诸多"变体"之"母曲"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竹笛吹奏中存在的"超长音"的演奏困难现象,"循环换气"在赵松庭先生的不断实践中被创作,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循环换气"属于一种难度相对较高的演奏技巧,有效的丰富了竹笛艺术的演奏魅力。基于此,本文从"循环换气"演奏技术难点出发,并深入分析"循环换气"演奏技术在《早晨》、《鹧鸪飞》中的应用,以期为竹笛演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火车托卡塔》(教材选自人音版第八册第八单元《向往》)教材分析:《火车托卡塔》创作于1997年,修改于1999年,由刘湲作曲,是为香港回归而作的作品。该作品运用了西方的创作体裁“托卡塔”,又以歌手罗大佑的歌曲《飞车》作为基本素材,通过闪电般的速度、绚丽的技巧以及中国现代城市民谣元素的运用,刻画出七十年代后期以香港为聚焦点的中国风貌,像一列飞驰的火车快速腾飞。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两个主题,全曲建立在一个模仿火车行进的音型上,可以形象地听到火车的鸣笛、两车相汇、车轮滚动声以及火车飞驰而带出的风啸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寇忠泉 《儿童音乐》2011,(11):74-79
教材分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小火车》。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2月21日,一场以"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的2020年新春音乐会在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奏响。本次活动由生态城党委办(创文办)、社会局、教育体育局主办。来自天津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了《我的祖国》《茉莉花》《春之舞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我的中国心》等中外经典音乐曲目。天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易娟子介绍了交响乐团中各种乐器的名称和特点,并结合演奏,让现场观众对交响乐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2.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创作的作品数量庞大,他对管风琴的一切性能及其演奏技巧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自如地运用它那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丰满的音量和雄伟的气势,去表现他那富有交响性的宏伟乐思。《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为其代表作之一。此曲后来经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充分表现了乐曲交响性的雄伟气魄和深刻的意境,使人们对巴赫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薛晖 《儿童音乐》2012,(11):45-47
例3:《八音和鸣》《八音和鸣》是一节初中欣赏课,由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戚一明老师设计。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分类,熟悉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认真聆听《春江花月夜》《紫竹调》《将军令》,感受乐曲的美感,了解乐曲的演奏形式及表现特点。【教学过程】1.听辨民族乐器音色。(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说出演奏乐器名称。播放乐曲片段:《赛马》《荫中鸟》《十面埋伏》《百鸟朝凤》)2.欣赏由教师用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的片段"江楼钟鼓"。设问:本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古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你能将该片断中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一句哼唱出来吗?3.随琴哼唱《春江花月夜》主题。  相似文献   

14.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本来是以管风琴来创编乐曲的,是巴赫青年时代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编创为管弦乐曲;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也将它编创为钢琴曲。本文针对管风琴和交响乐两个演奏版本展开论述,探讨两种版本所表现出的风格与音乐情感画面给人带来的感受,结合作曲家性格特征与时代背景并围绕笔者主观体验来阐述这首曲子的内在美感,通过版本之间的相互对比,进一步论述音乐的美在它们中间的积累与延伸。  相似文献   

15.
中提琴作为弓弦乐器起源于16世纪-18世纪,但在中提琴演奏初期仍然存在着低音演奏有限等问题,为此,针对中提琴演奏特点进行了优化处理,最终在艺术表现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个性、完善的演奏特点,同时表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如,《中提琴协奏曲》等均是中提琴发展的体现.本文从中提琴演奏技巧分析入手,并通过《交响幻想曲》对中提琴演奏风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爵士"风格是格什温的个性名片,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均有体现。本文笔者以第三首《前奏》个人演奏过程中的体验浅作分析,使得广大钢琴学习者了解格什温及他的《前奏曲》演奏。  相似文献   

17.
《四首钢琴练习曲》属于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作品,其成熟时期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及演奏特点在这四首练习曲中都有所体现。指尖推键音色、指尖由点到面的音色统一、音色线条的把握、敲击音色的变化控制都是《四首钢琴练习曲》的显著特点,并且形成了"普氏音色"的技术"拼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名曲《二泉映月》的解读有个历史的过程,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它。本文以求抓住典型特征,从演奏的角度,对《二泉映月》的技术特点、布局、文化内涵、演奏误区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分析了第一乐章基本的结构及演奏技法、作品的艺术意境以及做为弗兰克唯一的小提琴作品《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