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语际语用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必然对外语教学的改进起到很大的作用。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语际语用失误的类型和成因,提出语际语用失误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际语用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本文试图从语际语用学的视角,来找寻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语际语及其僵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language指的是语言之间,因而将interlanguage译作“语际语”似乎更符合interlanguage的原意。语际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具有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又有僵化现象,僵化现象的产生是基于:第一,母语和方言的影响;第二,对现代语言学的片面理解;第三,对交际教学法的误解;第四,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鸣翠 《教学与管理》2012,(12):112-114
一、语言习得中的语际干扰语际干扰(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或母语干扰是语言学习者在一种语境中学会的东西对在另一语境中进行的学习的干扰,是学习外语时已有的母语知识和经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也称为负迁移。由  相似文献   

5.
语际语(interlanguage),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况:1.母语或第一语言与目的语相混合使用,组成句子表达意思,例如"Ican跳绳verywell"。2.全部使用目的语,却改变句子的正确语序,使用句法错误,但仍能表达意义的句子。例如:Goyouandlookit(你去看看它)。语际语不能被视为错误,它是学生从单语者转变为双语者的过渡现象和暂时现象。它表明学生正在充分发挥他们语言方面的创造力,努力借助第一语言或母语的理解来使用目的语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因此,对学生语际语的使用应该多加鼓励。  相似文献   

6.
二语学习者语际石化现象是指学习者的语际连续体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通过介绍和分析语际语用学对石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对石化成因了解有助于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防止和减少石化,提出了一些防止或克服石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语际语(中介语)僵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必然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语际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成因。分析其成因,探讨改善学习者语际语的应对策略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安排,增强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改良反馈、监控方式等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学习者的语际语交际现象。  相似文献   

8.
语际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第二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其近30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理论性、实证性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在回顾语际语用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语际语用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语之间的语际转换过程中,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又是十分困难的。有戏言云:“(翻译是)只可意会,不便言传”,便是这种困难的通俗反映。但是,如果熟练掌握表达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深谙原语的社会化背景,就能够成功地实现这种转换。本通过若干译例,扼要地讨论和归纳了语际转换过程中表达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了社会化背景知识对于语际转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杨何 《海外英语》2016,(15):22-23
该文旨在评介美国学者Naoko Taguchi和Julie M.Sykes 2013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语际语用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数字技术》。该部论文集主要探讨语际语用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论述数字介导技术可以促进二语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的发展。该文将简述该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其研究实践,并做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11.
Interlingual transfer refers to transfer rules from the first language.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ich will unavoidably interfere with the English learning.When the interference of mother tongue fosters target language learning,it is called mother tongue’s positive transfer.Conversely,the mother tongue’s negative transfer will emerge.With mother tongue mode of thinking automatically,Chinese students always make errors when they compose a sentence or write a passage.Interlingual transfer includes three aspects:lexical transfer,grammatical transfer and cultural transfer.  相似文献   

12.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通过收集海南大学旅游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日语方向学生10篇作文,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对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产生原因,认为日语教学中应强化练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有效模仿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找出大学生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和错误根源,用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错误分析是近几十年来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所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教师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外语教学。本文将从错误产生的原因、纠错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一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5.
语际转换是语言符号之间的换码,语言符号有其内在的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语际转换的模式;同时,有效的语际转换又受文化机制的制约。语言符号有其普通性、粒散性、任意性、相似性等特征,同时,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渗透性、兼容性等,所有这些因家都制约着语际转换进行,又使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李莹 《现代企业教育》2008,(18):198-199
根据“ 错误分析理论”,从错误的来源、种类以及对其态度等入手,利用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可以对学生英语应用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做出恰当的反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主体认知机制的局限性决定了模糊概念的客观存在性。受所指概念模糊性的影响,原语模糊词与其译语对应体(精确词或模糊词)无法实现完全对应的转换关系。双语所指概念应用区域不能完全重舍是造成模糊词语际转换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错误是学习语言中不可避免的,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犯的错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学习者的进度和特点。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可以有助于语言的习得,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收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错误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部分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作文为语料,通过采用错误分析的研究方法,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上对作文中出现的各种语际错误进行分类和统计,并探讨语际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伟 《海外英语》2012,(10):8-9
语际转换必须记过语言文字作媒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语言文字的结构手段必定是双语相通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双语之间实现转换是不可能的。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语际转换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