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对此,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实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复习型”教学导入被打入“冷宫”,而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内容生动,课堂教学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似乎在预设好的情境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事实果真如此吗?案例描述这是一节六年级数学活动课,课题是《求石头的体积》。执教者这样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让…  相似文献   

2.
实行和推进新课标,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绝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行为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在我们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尚需深层化、合理化、科学化,不要片面化、简单化、形式化;不要脱离数学教学的数学味,去片面追求生活化、情境化,把数学课上成组合课,还谓之“学科整合”。为了导入新课,播放长时间的动画影片,还谓之“创设情境”;有的让学生长时间自主探究,冲淡了“数学味”。笔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执教了一节复习课,并进行了反思,谈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增强数学复习课的数学味。一、理论说明(一)“…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空间。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充分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比较扎实,然而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适应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一、导入由"复习铺垫"变为"创设问题情境"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汪秉彝两位教授通过实验证实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确有很大的帮助。该教学实验基本的教与学的模式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李明霞 《陕西教育》2004,(10):45-4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可见,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是学数学的生命力,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自主探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学中的合理引导和着力培养。 一、创设导入情境。营造自主探索氛围 创设好奇、疑惑、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激发探索动机是引导学生自主探  相似文献   

6.
葛丽青 《新疆教育》2013,(15):60-60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让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更充满活力呢?在此提出几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都要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因地制宜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数学乐园中。  相似文献   

8.
许宵波 《新疆教育》2013,(15):225-225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让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使数学课更充满活力呢?在此提出几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张明杰 《学周刊C版》2010,(5):149-150
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取知识.掌握事物的本质。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数学美育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美学价值;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空间想象情境.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三是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态变化情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四是巧借信息技术.创设模拟实验情境使学生通过“做数学”来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围绕数学课程标准和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可以通过借鉴“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一个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等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数学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留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去发现问题,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勇于探索去解决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我们的探索方向.教师要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把学习活力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发展其数学思维呢?下面笔者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好问题情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其实质是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意义学习创造条件,为新的学习提供认知的“停靠点”,使新知识有“清晰的源头”。此外,还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迫切需要的求知状况下,自觉主动地投入新的学习。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呢?下面谈谈几种方法,旨在抛砖引玉。 问题竞猜法。可设计一个与新知识有关联的问题,让学生猜想其结果,进而引导学生探索求其结果的方法。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简单复习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意义,出示一个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猜一猜其面积的大小。学生有的说是1…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当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展开单元复习.复习课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而且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找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蕴藏的规律.在单元整理复习课中灵活运用数学"情境与问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单元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以此达到全面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和关键.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通过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在实践、探索、思考、交流中快乐地学习.本文拟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来谈谈我是如何成功地进行课堂导入的.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学生是  相似文献   

17.
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将教科书上的结论化为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主动探索,充满热情地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更给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注入了生机,那么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呢?1 联系时事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不仅关心课内学习,而且关心周围的生活与国家大事,喜欢深入探讨和思考社会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联系时事,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学习初一代数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恰逢我们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绝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教师简单说教就能够发展的。要立足于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多尝试多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探究过程,自主学习,并加强情感教育和分层次教学,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是一种自主的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  相似文献   

19.
自主探索是数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畅述自己的想法:1.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情境可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索;2.创设悬念兴趣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亟于自主探索;3.创设成功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探索;4.创设探索实践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探索。同时也认为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数学游戏,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好数学,激起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万晓东 《考试周刊》2014,(61):81-8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其重要理念。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强化数学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体现它的价值所在呢?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思考的一个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