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信息技术教育的校本课程改革为契机,制定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体系。以推动农村初中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革新.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主动参与,又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密切配合,同时更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构建校本课程,促进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教学中提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礼育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礼育的创新越来越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和现代信息技术是礼育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礼育新的增长点.那么礼育如何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校本课程建设呢?它们之间有机的结合点又在哪呢?作者结合本校实际,就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与礼育校本课程融合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4.
常州市天宁区以建设区信息技术教师发展工作室为起点,重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因地制宜的创客空间建设,设计创客教育的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创客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延伸拓展.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讲述以校本课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外延伸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结合学校与学生的需求,在分析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薄弱点后,开发了涉及环境教育、生命教育等领域的《地球的孩子》课程。由于纸质教材成本高、更新慢,评价得不到很好落实等原因,我们设想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平台,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集成资源呈现、教师备课上课、学生互动学习三位一体的课程平台,克服传统课程的缺陷,使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在校本课程信息平台开发的同时,注重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融入创新教学模块,促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阮笑笑 《学苑教育》2019,(14):24-24
为了满足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更好地培养智障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和素质,培智学校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加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管理,优化课程开发条件,加强资源共享和校际合作,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系统,以促进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信息技术课程今后将在以国家课程为主的、比较单一的课程基础上逐步开发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国家课程的开发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其优势表现在照顾到了课程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倾向于社会对教育的总体需求;但另一方面,国家课程开发恰恰无法兼顾各地区、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时代和新课标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校本课程改革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关注的热点。本文以《认识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阐述了植物识别 APP、二维码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校园植物的分类和挂牌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德育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以及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的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