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法律援助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主要方式.目前,各地方已经开展的知以产权法律援助工作,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未能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仍然处于摸索和"试错"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若干典型援助模式的分析,总结其存在的弊端,并从概念上严格区分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与法律援助,阐述了法律援助制度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的若干借鉴之处,最后设汁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制度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法制建设的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对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进行确定,将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试对海南、河北、青海3省的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的法律援助对象和范围进行比较,希望可以对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是民生之依,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能够在实现司法公正的同时,保障人权,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我国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积极响应,以各种形式加入其中,利用法学师生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在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总结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师生在开展法律援助过程中的创新经验与问题,以期与法律工作者们共同推进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工作对健全法制体制、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论述了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构建法律援助保障机制的详细路径,有思想深度和理论价值,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以保障所有人同等地获得正义与平等为理念,但这一理念的实现目前却深受供需矛盾突出、经费严重短缺的困扰,解决这两大难题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早在50年代在我国即已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实行。正式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起步于1994年。然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社会律师承担无偿法律援助义务既与现行宪法相抵触,也与立法原则相违背,与国家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相吻合,这种实行对律师劳动的"行政征收"行为,存在严重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早在50年代在我国即已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实行.正式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起步于1994年.然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社会律师承担无偿法律援助义务既与现行宪法相抵触,也与立法原则相违背,与国家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相吻合,这种实行对律师劳动的"行政征收"行为,存在严重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9.
<正>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制度。通过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残疾人作为社会困难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合法权益被侵犯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残疾人容易被侵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犯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法律援助面临着种种困境,要解决法律援助所面临的困境并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明确在现阶段法律援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提高法律援助的立法层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尤其是法律院系在法律援助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多渠道解决法律援助的资金严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恒  刘蕾 《科教文汇》2008,(13):137-137
法律援助制度,是基于对人权的尊重这一立法目的而产生的。在刑事诉讼中,其意义体现在为辩护制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被告人通过获得律师辩护的方式,不致使自己该享有的合法权益受损,从而也保障了国家司法行为的公正。  相似文献   

12.
实证分析出我国法律援助资金的相关状况:一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资金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拔款资金是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县区一级法律援助机构获得的法律援助资金偏少;三是法律援助业务资金支出不到总支出的一半,对社会律师的办案补贴偏低。欲改善这种状况,一要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法律援助资金补贴的比例;二可考虑由纯社会律师办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法律援助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类学生社团开展的包括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在内的多种活动既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法律生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法律援助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类学生社团开展的包括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在内的多种活动既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丰富了校园法律生活。  相似文献   

15.
陈林  刘宁 《科学大众》2013,(3):169-170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的诸多程序做出了重大调整,在辩护制度内容上关于侦查阶段辩护人地位的确认、会见权及阅卷权的保障、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展等颇引人关注。但是在进步的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无论是从制度设计的完善程度还是从实践的影响来看,这部新刑诉法框架下的律师辩护制度仍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诉讼代理制度虽然建立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立法的现状导致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缺陷,不利于对当事人权( )保护,也不利于实现民事诉讼程序的自由、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增设指定诉讼代理人,实施律师( )门代理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建立诉讼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但是由于农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受封建思想的茶毒较深,使得法制建设工作在农村中举步维艰。作为法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援助工作也很难在农村开展工作,所以,我们务必增强农村的法制建设力度,推动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重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7月3日,全国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作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与会的35个城市、区的代表在《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作重庆协议》(以下简称《重庆协议》)上签字,承诺联手为参加协议城市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在这么大的范围内为农民工维权联手行动,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法律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试结合对劳教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实际,就法律援助在构建和谐劳教场所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军,工伤保险以维护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首要职责,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和权利,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着眼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把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建设领入一个全新的方向,即建立“人口流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配套——法律援助”一体化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