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从现在起到2007年,将用3年时间实施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专项培训100万农村劳动力,其中50万农民将获得专项培训证书。这是天津市首次实施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包括红色证书、绿色证书、蓝色证书、农村经纪人培训、村干部培训等五大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2.
一、湖北农民技术培训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就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制定了2010年内培训36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仅2005年就培训农民近30万人,转移就业26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无庸讳言,从我们对农民技术培训问题专题调研的情况看我省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绿色证书”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的习惯说法,是农村劳动者的岗位合格证书。传统上对农民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发证.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能否对初中生进行培训,让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绿色证书”再毕业?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培养现代沿海都市型农民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天津市充分发挥天津农业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依据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开展了多层次、多途径的农民培训体系,构建了现代沿海都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从2004年开始,天津市实施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具体说来,就是用3年时间,投资6000万元,整合全市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开展红色证书工程、绿色证书工程、蓝色证书工程、村干部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5.
农民也将实行“持证上岗”在我国的广大农村,1.6亿农村青年将陆续经过培训考核,颁发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负责此项工作的农业部副部长洪波曾说,我国农民技术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向广大农民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实施“绿色证书。程...  相似文献   

6.
“绿色证书”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的习惯说法。所谓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就是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工作要求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在农村普通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就是对未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学习和掌握农业知识、技术和致富信息,以适应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他们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动态     
部委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9月26日,农业部在重庆召开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的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同时,全面启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通过“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讲话中说,解…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特约记者陈肖安):农业部科教司最近研究确定了1999年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主要工作任务是:1.认真组织实施“1999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年”计划,组织各级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和教育部门,采用冬春季科技培训、农民科教日、设立农科教咨询电话、“电波入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一种以上的农村实用技术。2.组织开好全国绿色证书制度表彰会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绿色证书制度的评估检查、管理干部和师资的培训、教材的编写等工作.努力实现绿色证书工程20…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绿色证书教育是现阶段最为有效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历经14年,已经培训农民1600万。有800万人获得绿色证书,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卓越贡献。绿色证书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难点和焦点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从不同的视角着重对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绿色证书”中的“绿色”原意是指绿色植物,现已引伸为整个大农业。绿色证书是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它标志从事某一专业岗位的农民已具备了从事该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农业技术部门的系统培训、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民持证从业将成为一种制度,简这一制度的建立则依赖于“绿证”工程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1.
云南“绿色证书”教育实施10多年来,不仅在推动全省“两个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确实为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截止2004年底全省共培训绿证学员149,7023人,获证35,2840人,推广科技项目1446个,推广面积871.64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真正体现了科教扶贫、科教兴农的教育目的。[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平谷区农广校紧紧围绕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题,于2004年1月开始继续开展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截止到2005年12月,已在全区16个乡镇举办了果树、蔬菜和畜牧等专业35个培训班,共培训农民3912人,取得绿色证书3825人,荣获了“北京市农民教育培训优秀项目二等奖”,2005年平谷区农广校又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授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大培训。计划2004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民1000万人,其中培训农业专业技能人才100万人,转移就业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实施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山东省兖州市正式启动。这期工程将历时7年,力求把500万农村青年培训为下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该项工程将分两个阶段实施。1999-2000年为试点阶段,今年首批试点县有50个,每个县一年内培训将不少于3000人。2001-2005年为全面实施阶段。整个工程计划培训青年农民500万,每个村培训7—8人,基本达到每个村民小组培训1名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面向同缚劳动两年以上、具有初高中学历水平的农村青年.在300学时内,通过3-5门课程,以集中授课为主,重点培训青年农民农牧…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农业部科教司,就“绿色证书”制度近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科教司职业教育处处长李水山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自农业部1990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以来,“绿色证书”制度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去年农业部教育司进行了调整,很想了解一下这一制度推行的基本情况,以及调整后的农业部对“绿色证书”制度有什么新的打算。李:“绿色证书”制度推行9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一制度已在全国1200多个县、市实施,培训农民近600万名,获证人数达230万名;各级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16.
在城里人对考取诸如驾驶证、会计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证等等花花绿绿证书乐此不疲的时候,广大农村地区也悄然兴起一股“证书”热。据报道,各地农村开办的证书培训班常常出现排队入学、夫妻同学,父子同班的火爆场面。与城里人不同的是,农民们只对一种证书情有独钟。这种备受农民青睐的证书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绿色证书”。“绿色证书”就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它是农民从事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个行业)生产经营的技术资格凭证,同时也是对农民技术水平的认证。获取“绿色证书”也要通过有关的培训和考核。绿证培训是介于农…  相似文献   

17.
对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摆脱了长时期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向高水平迈进;它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显著的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发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军队现代化保障水平 ,培养农村籍士兵复员后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力 ,最近农业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发出“通知” ,决定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副食品生产基地及从事农副业生产人员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这“三部”的通力合作下 ,农业部下属的11所农业重点院校以及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曾为军队培训1 6万名农业技术人才 ,对提高军队副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和为农村输送有农业专业技术的复员战士 ,作出重要贡献。全军和武警部队开展“绿色证书”培训@黄文思$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  相似文献   

19.
跨世纪的农民从这里崛起──荔浦县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工程”纪实陆大廉在广西农村经济实力十强县荔浦县,农民乐于称道的是那些被他们称着“活财神”的人,这些“活财神”就是荔浦县具体负责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工程”,教给农民致富金钥匙的“绿证”教师。而荔浦的党政领...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承德市根据地区发展的需要,把对农民及农业人才的培养列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实施以三个“绿色工程”为主的农民教育规划,即“个人农业专业人才培训工程”,“万人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百万农民普训工程”,为承德市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人才,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梯次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学用结合为手段,以科教兴市为目的”的贫困山区成人教育之路。承德市的农民教育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也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一、贫困地区发展要从农民教育开始有人说承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才穷市”,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奇缺,每万名农民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90年代初仅有2名。造成人才缺乏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