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智儿童父母心理压力与应付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弱智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与应付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0 1位弱智儿童的父母采用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进行测评。结果 :父亲的心理压力的总分与自责和幻想的应付方式正相关 ;母亲的心理压力总分与自责和退避的应付方式有正相关。弱智儿童父亲和母亲的心理压力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 ,对父亲的心理压力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心理功能状态和采用退避的应付方式 ,对母亲的心理压力的总分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心理功能状态、采用退避和自责的应付方式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调查了昆明四所高校的1 850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来自家庭以及负性事件和重大生活事件;女大学生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强于男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交上所承受心理压力均大于汉族学生;文体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以及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均最大。  相似文献   

3.
心理压力是个体面对他不能处理而又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体对刺激事件的认知评估,刺激事件的威胁性愈大,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他一般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小困扰、灾难事件等生活方面或是来源于工作负荷过重.角色混淆冲突,能力无法发挥等工作方面.而学生的心理压力一般有两大类:一是因人际关系(父母、老师、同学等)不协调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另一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笔者仅对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压力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威胁情形的反应,是个人内心独特的体验.本文探讨了心理压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应对途径和策略.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才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时所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心理压力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与压力事件密切联系。心理压力作为个体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状态,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三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心理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心理压力的非理性反应教师的心理压力在行为上往往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理智性行为,另一种是非理智性行为。理智性反应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心理压力时,能冷静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缓解压力的对策,进一步分析实现目标的各种主观条件,适时调整目标,改变方法或变换行为方式等,变压力为激励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对商洛学院149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外部压力、自我强加压力、挫折刺激压力、内心冲突压力和生活变故压力;(2)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大,四年级压力最大,三年级、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压力最小;(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源在于学业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专业的某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在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着重探讨高校辅导员从心理的角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适的几个基本途径,以期能够使高校辅导员在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压力上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心理压力就是指因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人的生理上的变化与情绪上的波动。心理压力有许多危害,既影响身心健康,又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那么,我们应如何对自己的心理压力进行调节并加以克服呢?综合有关研究,认为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学生在其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来自学习,生活及社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压力,如果对之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学生面对心理压力时,应该采取有效的应付技能来减轻其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学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技能有:正确认识引起心理压力的挫折情景及事件本身;采取正确态度;积极面对压力,采取积极行动,努力解决引起心理压力的挫折情景或事件。  相似文献   

11.
个体心理压力大容易造成许多身心健康问题乃至社会问题。通货膨胀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本文结合形势从环境性质、个体主观因素、社会支持等方面,对通胀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在大学生正确对待压力,积极面对生活方面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特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压力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表对特区某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与前途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与适应等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亲人、好友发生突发变故(如父母患急、重病或父母离异等)对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当大;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存在一些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所担当的特殊使命,使他们在社会变革、转型中承受着特殊的心理压力。文章从对宁波大学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情况调查入手,分析形成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工作和生活等三个方面,并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和个人角度,提出调适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教育》2004,(1):63-63
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遇到紧张的事件,使人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从而造成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导致心理不健康。所谓心理压力就是个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情绪波动和生理变化的程度。如果超过警戒线,对身心都有危害。因此,教师要设法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浪 《文教资料》2006,(28):74-75
心理压力对当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同时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的调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新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对其自身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角色的转变必然在新教师的心理上产生一些压力与矛盾。本文在对中小学新教师心理压力或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以及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帮助新教师有效缓解心理压力,达到心理上的积极适应。  相似文献   

17.
本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界定及其表现,即就业、学习、生活、交往方面的心理压力,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方面说明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当代大学生在努力争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太多的挑战、竞争、挫折与冲突。来自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使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心理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汪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222-223
心理压力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与生活适应,以及诱发众多高校负面突发事件不可忽略的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承受着就业、学业、经济、人际交往、恋爱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的比例不断上升,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减缓研究生心理压力、塑造研究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老师们交谈中发现,80%以上人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当了班主任也都是迫于无奈。其原因是班主任工作太累,尤其是心理压力过大。过重的心理压力给许多班主任造成失眠,身心疲惫。部分班主任明显感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于集中,情绪烦躁,常发无名火,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班主任心理压力过重的根源在哪里?由于班主任对班集体建设,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身体锻炼、劳动、生活等都起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学生家长、学生、班主任家属以及其他社会公众都从不同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