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落下地平线的太阳呈显著的椭圆形,其竖直直径比水平直径短11%(见封底画)。椭圆形是由于进入地平线附近的大气层的太阳光的折射差所引起的。由于从太阳下缘来的光线比从上缘来的光线折射后向上的程度大,太阳的竖直直径看上去比不受大气层影响的水平直径来就显得短了(见文中的光路图)。这个现象能用斯涅尔(Snell定律的微分形式作定性的解释,为此,我们研究一条从真空进入大气的光线。当然大气的密度以指数形式不断地增加,但为简单起见,我们认为真空到空气的转变是在一个球面上“突然”地转变的。对于这种情况,斯涅尔(Snell)定律是:  相似文献   

2.
太阳的怪事     
材料和用具水、有盖的瓶子、若干本书、1盏台灯。问题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前几分钟,我们就能看见它;太阳落山后几分钟,我们还看得到它,你相信吗?实验游戏把瓶子装满水,旋紧盖子,不让水流出来。把瓶子平放在桌上的一堆书旁边,台灯则放到书的另一侧,正好与瓶子相对的位置。书的高度要刚好能挡住灯光,以免照射到瓶子上。现在,走到瓶子的一侧,从不同的高度看灯。会发生的现象即使书比台灯的位置高一些,你却仍然可以看到另一边发光的灯泡。原因圆形的瓶子有点像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会折射光线,让你看到光线的影像。日出或日落时,…  相似文献   

3.
敬超 《初中生》2007,(4):60-60
黎明前的黑暗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天空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我们所看到的天空并不是“空”的,而是一层厚厚的气体——大气层,它能散射太阳光,使天空变得明亮。二是水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大洋比大陆先接收到太阳光,洋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能反射太阳光。这样,在太阳快要露出东方地平线之前,由于大洋的反射作用和大气层的散射作用,就出现了曙光。之后,太阳逐渐升高,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洋面对太阳反射角越来越小,曙光也随之减弱,于是就出现了“黎明前的黑暗”。但随着太阳的持续升高,天又会重新放亮。  相似文献   

4.
’99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第5题是这样的: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提前(B)将延后(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某些地区将延后(D)不变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图1画的是来自一个遥远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被折射的情景.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率也就越大.在这种密度不均匀的介质里,光并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是由许许多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星光从一个气层进入下一个气层时就要折向法线方向.结果我们看到的这颗星星的位置,总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种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就越明显.我们看  相似文献   

5.
高山上吸收的太阳热量少,而散失的热量多,所以气温低。太阳光的直射会给我们带来温暖,被地面反射的太阳光也会使大气层增温,所以平地的气温就比高山的气温高了。一般来说,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下降6℃。高山离太阳近,为什么比地面冷@袁晓平  相似文献   

6.
由光谱知识可知 ,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 ,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被大气中相应的元素吸收后而形成的 ,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在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等几十种元素 .光谱分析是高考中的一个考点 ,在进行高考复习时 ,我们将 1 994年一道高考题修改如下 :太阳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 ,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 ,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 :(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B)地球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大气层中各存在着部分相应的元素 ;(D)太阳…  相似文献   

7.
太阳光传播到我们地球上大约需用 5 0 0s,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太阳到地面的距离为s =ct=3.0× 10 8m/s× 5 0 0s=1 5× 10 11m .利用上面的数据 ,借助于小孔成像原理即可测出太阳的直径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 ,△OAB与△OA′B′相似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得 Dd=sl,因此D =s× dl=1.5× 10 11× dl m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 ,只要我们用刻度尺测出太阳所成实像 (为一圆形亮斑 )的直径d和黑匣子长l(小孔O到像A′B′的垂直距离 ) ,就可以求得太阳直径D了 .该实验做起来很容易 ,请你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8.
在海边,人们有时可以看见绿色的太阳光。一位绿色太阳光的目击者曾经这样描述:“在1923年—1924年间,我在亚得里亚海上见到绿色太阳光近百次。在黄昏时候,如果地平线十分清楚,海上没有雾,我几乎总能看到绿色太阳光。绿色太阳光常常在太阳的上缘刚在海上消失时出现。它像一个樱桃大小的火球,闪耀着翡翠般明亮的光辉。”1979年7月,波兰快艇运动员乌尔班奇克,率领“晨星”号帆船从旧金山向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方向驶去。在途中,船上的人们数次看见绿色太阳光。绿色太阳光在埃及和亚得里亚海沿岸、地中海海上常常出现。在加里宁格勒的波罗的海、黑…  相似文献   

9.
“日出”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日出”与光学知识、运动学知识等联系紧密,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了与“日出”有关的试题.下面列举几道与“日出”有关的试题,供同学们赏析.例1(1999年全国高考题)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提前B.将延后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D.不变解析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只有当太阳升出地平线后,人们才能观察到日出.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还未升出地平线时,太阳光依靠大气层的折射和反射,会使人们提前观察到日出.选B.例22003…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老师讲《太阳和影子》一课时,带领我们到操场上测绘太阳影子。一节课时间,太阳影子位置的变化很小。之后每节下课,我们都迫不急待地跑到操场上,去记录太阳影子的变化。哪知道下午天气由晴转阴,天空中不见了太阳公公。同学们忙了半天结果白忙活了,都很郁闷。能不能制作一个装置来模拟太阳位置的变化呢?在翻看科学书时,我发现有一个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位置变化的装置,就想到可以用灯光来代替太阳光。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太阳视运动仪。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的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2.目前,光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种,如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等.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太阳光穿过密度不均匀的大气层时,由于折射向地面偏折,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____(填“高”或“低”).3.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  相似文献   

12.
太阳在收缩?     
古书《列子》里记载了一个有名的故事,说孔子有一天听见两个小孩在辩论。一个小孩认为早晚的太阳离地近一点,因为它大一点。另外一个小孩则坚持说中午的太阳近一点,因为它热一点。孔子没有近代科学常识,自然也不晓得哪个小孩说得对。 其实,早晨刚升起来和傍晚将要落下地平线的太阳,由于大气折射的缘故,看起来要扁一些。因为,视角直径会产生错觉。另外,早晚太阳在地平  相似文献   

13.
3.面光源、大气折射与昼长(1)面光源与昼长太阳在天球上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圆面,它的视半径为16′,太阳光线不是平行光线.考虑到这个因素,太阳视圆面上缘从地平升起和下缘没入地平才是白天的开始和结束.因此,整个昼半球将扩大16′,晨昏圈则由视太  相似文献   

14.
陈秋潭 《地理教育》2013,(Z1):109-110
<正>一、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太阳高度角,通常用H来表示。要理解太阳高度的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由于地球对太阳的张角太小,日地距离又太远,所以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光近似认为是平行光。形象一些讲地球半径6400千米,日地距离150,000,000千米,这就好比十米的距离叉开了一毫米,你是观测不  相似文献   

15.
塔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天气、温度和镜子的执行传动结构等因素产生误差,太阳光不一定能够按照理想的情况反射到聚光位置。为使定日镜能够准确跟踪太阳和反射太阳热能,提出一种基于VC的太阳光斑图像识别跟踪系统,使用视频捕捉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太阳光斑的误差偏移距离,并将这个修正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控制系统。根据定日镜自动跟踪太阳轨迹、反射光斑并进行图像修正的试验,结果显示能够计算确定图像中光斑的位置,获取实际偏差,并且在监视器上清晰看见每面定日镜的轮廓及其反射的光斑。系统采用图像匹配算法,具有精度高等特点,能够有效实现太阳光斑的识别与跟踪。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5,(11):30
月球上的白天和夜晚都长达14天,真是漫漫长夜无心睡眠,没有电视没有游戏,只好看书来打发时间吧。只要你坐在朝地球的一面看书就可以不点灯,靠着地球光,连书本上的标点符号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照这样说来,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要比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亮得多,对吗?确实是这样,月球的直径是3480千米,而地球的直径有12756千米,相当于月球直径的3.7倍。这就是说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直径要大3.7倍,面积约大14倍。不单单是这样,地球反射太阳光的本领要比月球大5倍多,月球上也没有大气层阻碍光线传播。这样,月球天空中的那个圆地球,…  相似文献   

17.
盛云生 《物理教师》2010,31(11):35-35
放在水中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位置升高了.在图1中,物点M发出的光线MA、MB射入我们的眼睛之前,分别在水面上A、B处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物体的位置是在折射光线A1A和B1B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M′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由于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它离水面的距离(视深)比物体离水面的距离(实深)要浅一些.从图1来看,像点M′也不在物点M的正上方,而是向人眼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18.
当你有兴观察朝阳,你可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时,就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红彤彤的太阳悬在高空就像个盘或盂。由此,你可得出: “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就大;中午的太阳离人远就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绿光趣谈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由于阳光透过大气时,受到大气中尘埃、水滴、冰晶等微粒的散射,人们看到的光色会有所不同。在晴天时,大气微粒的直径较小,被散射掉的蓝、紫光要大大多于红、橙光,红光的透射力又最强,因此,在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大多是红、橙色。当太阳离地平线较高时,光线直射下来,通过的大气较薄,受微粒散射的程度也比较小,各种颜色的光仍按一定的比例重叠混合,此时的阳光呈现出耀眼的白色。但是每当日落的时候,有时能够看到一种罕见的奇景———绿色闪光。一本书的作者这样描述:“在1923~1924年间,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光伏转换效率,通过对目前太阳追踪方式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检测和经纬度双重跟踪的智能追光系统.该系统以5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结合光电转换装置和GPS模块实现了对太阳的精确跟踪.系统启动运行时,通过基于经纬度的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实现系统粗调,随后转入光电检测精确跟踪,使太阳能电池与太阳光垂直.系统同时加入光电检测装置的自诊断功能,当光电检测装置异常时,自动切换到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模式,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