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录像的观察与统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法等方法对马琳在比赛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马琳发抢段占据的优势不明显,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得分主要来自于相持段。马琳在比赛中的技战术合理运用是赢得比赛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荷兰、塞尔维亚共4场比赛的主动得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中国队在不同阶段主动得分手段的运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队扣球方面稍有不足;拦网和发球得分能力较强;加强主动进攻的同时减少自身失误是中国女排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建议中国队应保持优势的同时,加强扣球进攻能力,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观看马琳在比赛中的技术录像,利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对马琳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马琳的技战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一旦马琳的前3板技术被对手所控制,后面的技战术运用就显得比较被动了。因此,如何运用、处理好前3板技战术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取得篮球比赛的胜利,其根本在于进攻和防守两端的发挥,在进攻中能打出自己的节奏,防守中能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就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本文就如何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实践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挥击球是棒垒球进攻中取得上垒、逃垒或得分的重要手段,也是棒垒球运动中难度较大、精确度较高的一项技术。挥击球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队进攻能力强弱的标志,足能否取得比赛胜利的关  相似文献   

7.
控制是指受控制对象按人们的预定要求行事。对手进攻的控制,就是要对手按照自己预先设想的方案进行进攻,使对手进攻的变化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把对手进攻的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变成可知,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重剑比赛是在两名运动员之间进行,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积极进攻是发展的主流方向,但随着积极进攻的提出,如何控制进攻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实力相对较弱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领先时,加强对对手进攻的控制,对取得比赛胜利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冯广龙  游斌燕 《精武》2013,(19):36-37
本文以第51届世乒赛上波尔对陈玘的比赛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波尔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做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国内运动员提供技术借鉴。结果表明,波尔的发球、反手接抢.近台攻球得分能力突出。同时分析得出,为了在与波尔的对抗中赢得胜利,应该在提高发球质量、注重落点线路的变化、强化连续进攻能力等技战术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乒乓球“三段评估”等方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有机时代)和横滨世锦赛(无机时代)的6场重大比赛录像视频进行技战术统计,从微观上分析和比较马琳“有机时代”“无机时代”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战术运用效果,为其在“无机时代”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0,(8):92-93
世界第一直板选手马琳的杀手锏就是强劲的发球抢攻,任何选手在面对他的发球时,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主要因为马琳的发球变化多端,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回球失误。然而更可怕的是,马琳的抢攻质量极高,力量、旋转、速度、落点都非常出色。在目前的世界一流选手中,还没有第二人的进攻能力可以超越马琳,因此只要马琳抓住了进攻良机,通常就意味着这一分的获胜。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法”对中国组合马彬郝帅、中华台北组合庄智渊/陈建安在第52届巴黎世乒赛男双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马琳和郝帅配对中的劣势和不足,客观地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双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以期找出其失利的原因,并由此探讨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马琳对王皓的发球控制严密,使王皓发球后难以上手,造成发抢段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抢攻段技术新顺,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但接发球手段略显单一。相持球中正手对拉和反手横拉失误过多,打关键球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引用热工分析的"火用"公式,分析篮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进一步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第四层次的要素进行了权重分析,在制胜要素中,运动员竞技能力二级c指标的排序依次为: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智力,机体机能,运动战术,其中运动素质的速度和力量是篮球制胜的首要因素;并利用"积木模型"和"木桶理论"对制胜要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排球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缺陷与战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排球发球区规则修改对快攻战术系统的影响,认为发球区规则修改使得在原发球区规则下形成的以2、3号位之间区域为战术组织中心构建的快攻战术系统出现了结构性缺陷;提出针对发球区规则的修改,应该在原快攻战术系统的基础上,以3、4号位之间区域为另一战术组织中心构建新的快攻战术系统,使快攻战术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对2008年阿迪达斯全国U-19足球联赛第二阶段比赛中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全队进攻战术效益与有球队员进攻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球队员的进攻是构成配合攻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唐金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28+100-28,1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解析法,分析2011女排世界杯中关一攻战术情况。结果表明:中国队和美国队都采用固定3人接发球。进攻上中国队以战术攻为主导,但主二传处于前排时,难以发挥战术进攻的优势。美国队战术攻,强攻两种进攻方式较为均衡,没明显弱的进攻点。在扣球跟上保护方面,美国队跟上保护队员都是3名接发球队员充当,在人员搭配上优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散打比赛中主动权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比赛中的主动权控制是指运动员认识和掌握散打比赛取胜的规律,在散打比赛中取得攻防自主权。散打比赛中主动权的控制对取得比赛的胜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毽球进攻战术的组织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毽球进攻战术的4种组织形式,即二传组织进攻、一次传组织进攻、自传自攻和抢攻。对其特点、运用时机和配合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