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为了顺利完成初中毕业会考,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几乎全部以复习课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凸现“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以强迫性的识记、机械性的模仿、重复性的训练为主线,以解题训练为核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意识越来越淡化,尤其是学困生无法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疲于应付老师教学节奏,忙的不亦乐乎,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言语技能只能在实际中获得,英语交际能力只能通过语言实践获得。英语教学实践大多是课堂中的训练活动,因此,开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语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技能有很大促进作用。我在高中新教材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课堂基础性训练 课上活动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老师要起好导演的作用,进行多种活动形式的训练:根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听、说、读、写、讨论等方式互相交流,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形式多样的自由讨论。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严密组织课堂教学,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杨春娣 《考试周刊》2008,(17):178-179
本文以心理训练为手段,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课结尾环节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果显示:精心设计的课的结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1概念图在高中复习课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复习课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课型之一,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尤其以单元复习课最为常见.日常教学中,大部分高中物理老师在复习课上还习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记笔记为辅的方式,或者伴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中的“篇”为训练单位 ,以“篇”中某一节课为课堂教学研究的着力点 ,各级教研部门组织举行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大都是让教师执教一节课 ,使之展示一篇课文教学全过程的却是不多 ,组织多位老师展示训练组教学全过程的更为罕见。这样研究的结果 ,导致有些教师一直在一节课内“打转转” ,胸中没有全文 ,更没有训练组 ,这样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由于缺乏训练组教学全程研究 ,因此 ,学生难以得到不同课例、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不同训练 ,训练不到位 ,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就不能…  相似文献   

7.
魏佳  罗德瑛 《四川教育》2015,(Z1):62-64
如何将课标先进理念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以生为本、让学于生、发现至上?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如何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实现学科教学的改革与优化……在探索课改的过程中,语文拓展课程已经在部分学校得以展开。任课教师通过新课程研发,构建立体课堂观,深层思考学生发展,致力于课堂变革,形成了"大课程"引领下的"小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呈现出"活动、合作、分享"的特质。魏佳老师的《比本领》一课就是这种探索实践行为的一个缩影。在本节课教学中,魏老师灵活地使用教材,巧妙地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活动化、童趣化,其语文学科知能训练扎实有效,情趣语文、生活语文特色鲜明,是值得借鉴的优秀课例。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英语学科素质教育达标模式1."模式"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基础上,把课堂教学分为:准备训练——认定目标——介绍新语言环境——课堂达标检测——课下巩固提高五个基本环节。并配合准备题,课时知识点训练题,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巩固提高题四种训练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2."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课堂结构紧凑,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在教新知识前出示准备题,对学生当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0.
中职校教师课堂教学已广泛使用信息化手段,尤其是"微课"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陆学习平台。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水平,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技能训练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高效阅读教学的境界是:设置学习任务,落实实践活动,关注集体训练——此三者,是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明显标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以完成学习任务为实践过程;课堂实践活动,是学生集体参加的以学用语言、训练读写技能、积累知识、感受审美韵味为重要目的的课中训练活动;集体训练运用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受益面最大,教学效率就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听说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用计算机网络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取代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以现有的应用语言学对听说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为依据,设计并实验了听说教学的网络 课堂新模式,本文特别阐述网络学习部分,以期使课上课下相结合,探索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英语听说训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有幸在周总理故里淮安参加了第10届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孙建锋、赵志祥等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充分感受了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魅力,尤其是赵志祥老师执教  相似文献   

14.
复习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新课标规定的学习内容,而且包括对各种能力进行训练和再提高,尤其是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那么,怎样在复习课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如何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新思考和定位复习课的教学功能,探索基本策略以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要想达到上述目标.数学课上必须做到三点:学生说的话要比老师说的话多:思考训练的时间要比说话的时间多:学生的数学活动要比教师的讲解总结多。下面就结合课例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孙老师在"认识方程"这节课中巧妙借用天平把握方程的本质,充分让学生经历方程的建构过程,课堂教学简洁、大气,学生学习投入主动,探究氛围浓烈,不时生成学生辩论的精彩,充分展示了孙老师依据学情智慧引领的高超教学艺术,彰显了以学生学习为本的独特课堂魅力。现就孙老师的精彩教学过程摘录分析于后,和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7.
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先学”包括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堂按教师设计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方法自学,小组讨论学习;课上自学有老师指导,兵教兵互帮,自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如何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课前很好地完成自学任务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李光良 《山东教育》2006,(12):32-32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激活教学内容,努力创意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驾驭于学生的思维之上,真正实现教师在课世上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电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界。刘国止先生曾樱文指出:“语义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语文课堂上教师科学地和艺术性地引领显得尤其首要。曾读过朱则光老师的一篇课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从朱老师的这篇课例中我读出了怎样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例举的一节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就充分体现了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上课开始,老师先指导学生进行基本题的口算训练。尔后,老师出示五道简单式题:  相似文献   

20.
谢福敏 《地理教育》2015,(Z1):43-44
一、微课的概述"微课"即为使学习者获得最佳自主学习效果,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45分钟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主要为5~10分钟,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某知识点讲解透彻,然后通过视频反复播放,让学生将知识彻底弄懂、弄透。这种课堂教学迎合学生学习特点,促进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另外,微课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词精简、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