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威汉代医简异体字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是汉字发展变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具体的用字面貌在实物文字材料里表现得较为真切。武威汉代医简1972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东汉墓葬,内容为古代医方,反映了当时生活用字的实貌。本文对武威医简中出现的异体字的使用情况及其成因和沿革作了调查考释,以期反映东汉用字的一个历史侧面。  相似文献   

2.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威汉代医简形成于东汉早期,其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汉字的使用情况。医简中有许多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和讹误字。本对其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作了一些分析介绍,从中显示了它们在汉字形体演变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因汉字自身形体演变的原因以及古代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的限制,再加上书写者个人习惯的影响,因此武威汉代医简中存在大量异体字。徐莉莉先生撰文分析了其中的17例71处异体字,其中有全同异体字5例,部分异体字12例,所以该文中所称异体字实指广义。而武威医简中的广义异体字数量远大于此数,本文试对此进行补充讨论。  相似文献   

4.
武威汉代医简是继五十二病方后又一批重要的中医出土文献,出土后很多学者对他进行了对于针灸禁忌的文献没有注释完全,文章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该简的牍90甲、乙和简21-25所记针灸禁忌文献进行了注释,对理解谊文献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武威汉代医简形成于东汉早期,是珍贵的医药学著作,也是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史料,在文字、词汇、语法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均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及价值。学界对上述意义价值的研究尚不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考查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来探询这些字的音韵情况,提出东汉时期牙音和舌音有一定关系,因此东汉可能已有复辅音;清音、浊音东汉时期已有交涉;全清次清区分不明显。文章可为构拟东汉初年的语音面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其中的一些用字实例可以充分印证"六书"中转注和假借这两种特殊的造字法则。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把握"六书"说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3年《肩水金关汉简(叁)》出版,本文考释纪年简6枚、历谱散简13枚和月朔简13枚的年代。认为T26:178和T26:218号属于元凤六年(前75),为同册历谱;T30:1,2和218号属于元康元年(前65),为同人所书;指出T26:87号简"河平元年"(前28)错释为"河平五年"。重点考释T29:117A号特殊的矩形年历简(前55),讨论汉代"伏天"的划分。这批月朔简半数可考出唯一年代。  相似文献   

9.
2015年11月《肩水金关汉简》第4卷出版,本卷共收录2036枚7个探方的简牍,其中纪年简、历谱简、日期简共计639枚,有明确年号记载的纪年简246枚。本文就年号残损但干支可考的简牍、历谱简等进行考释,校释干支有误的纪年简,同时推考部分简册的纪年。  相似文献   

10.
古书类的简文因有上下文辞例对照,文字相对容易释读,但包山楚简中未能释读的字,大部分为人名、地名,这给文字考释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根据字形释读文字七则,希望对包山楚简的研究有所帮助。简130■字应释为"■";简183■字应释为"秋";简90■字应释为"";简60■字应隶定为"■",读为"捷";简119反■字应释为"紴";简4■字应读为"翠";简190号■字应读为"闵"。  相似文献   

11.
《竹书纪年》为汲冢《竹书》中的一种,为晋武帝时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之墓时所发现。故又统称《汲冢书》。因此书系科斗文竹简,有“数十车”之多,后世又无传存;加之其出土年代和出土之王墓说法不一,故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而斥之为“汉后人伪作”。《竹书纪年》所载王年及其历史事件均与相关历史典籍和出土文物及青铜铭器所载完全一致,其天象记载亦与历史的实际情形相吻合,足见《竹书纪年》真实不伪。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收入《武王践祚》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现就简中各简简首九个残文字形,进行隶定或注释,并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3.
40多年来,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简文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整理与释读,深入挖掘了其蕴藏的巨大文献学价值。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文字和释文的校勘越来越精微,可以使得释文无限接近原简文字。但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性的整理与释读工作,并进行更为详细的校勘,也要在版本、辨伪等方面更多地与传世文献的研究相结合,共同促进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走马楼吴简中的"复民"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复客赐客制中的"复人",而是简牍中所说的"尪羸老顿贫穷女户"和"老顿穷独女户"。他们的身份是平民,不是依附民。  相似文献   

15.
对过去学者提出的部分战国时期楚方言的阳声韵部的语音特征如东冬合韵、东阳合韵等提出质疑。根据((楚辞》、《老子》等传世文献以及上博楚简、郭店楚简以及部分两周时期青铜器等出土文物的韵文部分并参考西汉辞赋的用韵情况对楚方言的阳声韵部合韵状况进行综合考察,认为元真合韵,耕真合韵,.m尾韵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是楚方言特有的音韵现象。  相似文献   

16.
慈利楚简整理者将简文内容分为两类:一是传世文献典籍可资对勘的,如《国语.吴语》和《逸周书.大武》;一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古佚书。有的学者不同意整理者的意见,认为这批楚简极有可能为铎椒所作的《铎氏微》。其实从简文及《铎氏微》文体的比较来看,整理者的观点更切合简文实际。慈利楚简对于理解《国语》的编纂来说提供重要的材料,但是《国语》和《逸周书》并非像整理者所言可能是同一部书。  相似文献   

17.
《保训》是清华简最早整理的一篇文献,甫一发表,就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保训》篇中有一个"中"字,由于其意义模糊而又关乎《保训》核心思想的理解,学者们为此发表了各种见解,这些研究在2009-2011年达到高潮,其后几年,随着新的清华简材料的发表,学者们的关注点也有所转移。但是《保训》"中"字的问题却没有最终解决,依然不时有学者发表相关论述。文章对2012年以来关于《保训》篇"中"字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推进对"中"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出土文献未经后人传抄,保留了原貌,具有很强的语言真实性,应该成为辞书编纂的重要文献材料并加以利用。《上博简》是出土的先秦古佚书,很多词语不见于传世文献,现有的辞书所涉及的文献材料基本上基于传世文献,对出土文献不够重视。用《上博简》中的词语,从“增补词条”“增补义项”“书证补缺”“书证提前”四个方面论证该批出土文献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价值。  相似文献   

19.
龙岗秦简和睡虎地秦简中有些问题还有讨论的余地。龙岗秦简第264简中的"贩假"应当解释为"买卖";第151简中的"田""诈伪"应理解为"欺压和欺诈"两种手段;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第38-39简中的"利"当训作"饶","本"当如整理者所说,理解为"农作物"。  相似文献   

20.
清华简《系年》对春秋战国的国际关系有许多揭示,以晋楚、晋秦关系为中心,审视晋国的邦交,同时将相关记载与《左传》等传世文献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晋、楚两国史事在《系年》中所占比重最大,《系年》较明晰地记录了两国的争霸始末。按《系年》的话说,“楚以与晋固为怨”,两国关系以对抗为主旋律。晋秦关系按照《系年》的话说,一开始是“秦、晋焉始会好”,后来“秦焉始与晋执乱”,经历了由亲善到对抗的道路。此外,《系年》对晋齐、晋吴、晋越关系均有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