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语用—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汉字的知识内容,还要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进行汉字教学;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汉字文化讲座。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汉语的兴趣,并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汉字研究除了本文化视域,还应有跨文化眼界。"跨文化汉字研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把"跨文化"当作研究方式和视角,即联系外部文化因素研究本文化汉字;另一个是把"跨文化汉字"当作研究对象,即研究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汉字。"跨文化汉字研究"内容丰富,包括跨文化汉字文本及其汉字现象、跨文化汉字传播、跨文化汉字发展、跨文化汉字比较、跨文化汉字教学、跨文化汉字学术史、外来文化对汉字系统的影响等。"跨文化汉字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成为汉字学研究、汉字史研究和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和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3.
汉字教学不仅要提高儿童识字的效率.且要担负起传承汉字文化.实现通过汉字文化透视中华整体文化的功能.然而汉字与汉字教学的现实境遇令人担忧,从汉字文化的本体角度进行教学,不仅与汉字文化相适应,且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和多元发展目标.这也是文化本体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其意义在于使汉字教学得以"返璞归真";华夏复兴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最后以本论为依据,认为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寻根;缺失已久之"师道"需要复归.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教学汉字,不仅要教给技能,更要从中渗透文化。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一课为例,浅析借助拓展学习,推促识字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具体策略为察汉字之形,勾勒汉字画面;析汉字之理,演绎汉字故事;拓汉字之蕴,丰富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5.
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性。在实际教学中,"汉字文化"一直渗透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将"汉字文化"巧妙地转化在阅读教学的朗读、感悟和想象过程中,这种转化深化了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也拓宽了师生对"汉字文化"认知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杨恬 《现代语文》2009,(8):105-107
汉字作为汉字文化圈内的一种重要而共同的文字载体,因受文化圈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及汉字自身发展影响,而又各具特性.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简述韩周汉字传承、汉字教育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大陆汉字"繁简体"热点,分析两国现行汉字体系差异背后的文化取向,并就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内的动态发展,对汉字教育以及对韩汉字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汉字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打造汉字思政教学队伍.关于汉字教学思政资源,写字教学方面有汉字整体认知中的汉字自信、汉字结体中的和谐观等;书法教学方面有著名法帖《祭侄文稿》中的爱国情怀和坚贞气节、书论中的品格修养;文化浸润方面有古诗文经典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本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文中的革命精神、名言警句中的教师职业信念等.汉字思政教学实施体系包括课堂教学、隐性教学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汉字教学为随文识字,以记住字音、字形为主。但汉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每一个汉字背后都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以介绍,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文将以"術"字为例,揭示其发展演变过程,谈谈汉字本义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期对汉字教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汉字掌握的多少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水平提升的快慢。如何突破汉字"难写、难记、难认"这一瓶颈,关键是找出汉字造字的规律,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使汉字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根据汉字自身的构字特点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殊性,提出对外汉字教学的多维度理据,分别为溯源理据,构型理据和文化理据,以期对对外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汉字凭借自身结构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的意蕴。在繁重的高中教学中,如何实施"非常道"对汉字规范书写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默写练习与作文等方面中细心找出错字与别字,在课堂上及时讲解。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视阈中的识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的视阈审视目前的识字教学,漠视汉字文化价值的机械识记、背离汉字文化特性的所谓“趣味教学”普遍存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文化修养,充分认识汉字形象性、系统性、人文性强的特质,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按汉字的特点教学汉字,努力发挥教学激发兴趣、启发创造、发现规律、增强底蕴的文化功效。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教学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之后因为汉字难学逐渐放弃了学习。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得到启发,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汉字教学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必须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揭示汉字丰富的化内涵,创造性地对汉字作深入浅出的趣味性解说,还可引进字谜、析字联等,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中全方位地把握汉字,既把它当作语工具来学习,又把它作为民族化来继承,在这样认识基础上的识字兴趣才会是持久的,甚至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让学生不断解读文本的文化内涵、内化文化品质、沉淀文化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文化含量,激发学生对文化审美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关于汉字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古文字知识是分内之事,同时也将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对汉语文化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的教学对语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母语修养是文化修养的重要显现,联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实施母语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守护民族语言情感的重任。他们有必要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强烈的文化意识,以此展示母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习惯,从而维护汉语的健康纯正和中国文化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承担着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育人任务。构建“德美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健康向上、包含丰富道德底蕴的文学作品,以及社会生活、文化中美好的事物来启发、诱导、熏陶学生对美好、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把关育与德育相结合,把做人的道理蕴涵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用美引善、以美诱善,使学生产生对可贵品质的敬仰、亲近、向往的情感。教师通过创设充满审美愉悦的课堂氛围激趣引思,借助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丰富文学内涵,使学生在接受精神审美,享受审美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活跃思维,提升兴趣,使德育、智育、美育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种模式既是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有益尝试,也是对落实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本质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