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如今的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父母教育的缺失给孩子的成长教育及社会建设带来了极大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交由其他亲人照顾的一些孩子。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体上这些孩子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不够、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问题、学业成绩差等。语文  相似文献   

2.
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是摆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对安徽省全椒县247位农村留守幼儿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留守幼儿占学龄前儿童的65.7%,他们与父母、监护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留守幼儿监护人和政府应该转变观念,应将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把人带向喜悦和愉快,我们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人。"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留守孩子由于缺失父爱、母爱以及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在性格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甚至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作为幼儿老师,我想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把更多的关注投向留守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迁移,出现了大批无父母监管的孩子,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意在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象,探索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优化教育环境,实施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监护和关爱,这些留守花朵,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隐忧,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问题。如何有效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这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年来,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努力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据中国留守儿童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因受歧视而自卑,他们性格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他们从小离开父母,自理能力差,缺少应有的父母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这些孩子往往存在自我认同感差、学习没有动力、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扭曲、班级荣誉感不强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会因为父、母或父母的缺位而带来诸多的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在此基础上,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雪艳 《考试周刊》2012,(91):173-174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缺失、隔代抚养的缺陷和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得学龄前幼儿的处境比学龄留守儿童更为艰难,给他们的发展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他们是更容易受伤害的一个特殊群体,因此他们的生存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鉴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为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对他们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走出孤僻,融入班集体里。  相似文献   

10.
我县与广东接壤,92万人口中约80%属农村人口。农村富余人员大多数到珠江三角洲务工,很多农村儿童成了“没爹妈的孩子”。他们有的经常逃学,有的痴迷上网,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005年10月19日.本县就发生了一起辍学的16岁少年因没钱上网,偷抢村里亲属钱财而杀害了三位老人的惨案。现在留在农村的几乎是“老人团”和“童子军”。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生活与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应在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中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给孩子们营造家的温暖。老师要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同学间要结成像兄弟姐妹似的友谊,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