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对家庭教育问题的阐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至今仍有许多闪光之处可资借鉴。本文基于马卡连柯的相关著作从家庭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家庭集体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家庭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分析马卡连柯的家庭集体教育思想,阐发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卡连柯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的集体教育及劳动教育等理论对苏联以及整个教育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应当与集体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效率。文章对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改进劳动教育,以促进我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家庭和儿童教育》内容简介1.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这种思想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认为,与旧式家庭不同,苏维埃家庭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的家庭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而不再是父权的家庭。基于集体主义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4.
马卡连柯家庭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卡连柯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同时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父母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子女树立榜样;对孩子教育要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但不能娇惯、体罚孩子;学校应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另外对子女的性教育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建议。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但他断言独生子女很难教育是没有根据的。总之,他关于家庭教育的很多思想现在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马卡连柯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这位卓越的教育家把家庭教育这一困难的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纳入他的研究范畴,创立了一整套家庭教育理论。因此被认为是创立苏联家庭教育理论的第一人。作为一个教育家,马卡连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把家庭教育问题置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总体中来研究,并且在社会总体中以联系的观点来评价家庭教育的作用。所有  相似文献   

6.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和作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十月革命后逐渐形成,主要著作有:反映高尔基劳动教养院生活的教育小说《教育诗》,以捷尔任斯基工学团为题材的小说《1930年进行曲》,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有《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其他许多教育论文和讲演,都收在《马卡连柯全集》(7卷本)里。虽然马卡连柯发表这些观点距今已有大约60年的历史了,但仍适合我们的时代,对今天的父母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尤其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幼儿家庭教育主体和环境的论述,提出以家庭为核心,充分发挥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重视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体制的支柱之一,家庭教育的地位迫切需要立法确认。教育权可分三类:家庭教育权、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后两者属于公共教育权。家庭教育起源于家庭的产生.只要有家庭关系存在就有家庭教育。从教育实施主体的角度,可以把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9.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7,(11):41-4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将《纲要》这一理念具体落实到家园合作的工作中,以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为家园合作窗口,全园上下从发动到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已经走过了一段历程,基于此,我们又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家庭游戏房,凸显家庭教育特色,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深化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让孩子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然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所有这些,都需要家庭教育在培养重心上要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1.
祖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很多家庭都将孩子的教育交于祖辈。长期事实证明,孩子在祖辈家庭中的教育不如父母的直接教育,但出于各种现实原因,此已经为普遍现象。因此,有必要尝试探讨祖辈利用民间游戏对孩子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孩子的第二生命。因此,作为家长应从为孩子创设游戏的环境和条件、参与孩子的游戏、在游戏中渗透教育这三个方面入手,同时遵循一些家庭游戏的原则,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他还认为学校是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辅助。在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下,我国学校及家长应该重视青少年及儿童的劳动教育,并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利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法律执行的关键是协同育人,学校和家庭协同,打造家庭育人主要阵地;政府和家庭协同,健全家庭育人体制机制;社会和家庭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会网络;妇联和家庭协同,指导引导家庭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生平介绍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也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父亲是一位正直有觉悟的油漆工。母亲是一位勤谨、持重的家庭妇女。马卡连柯从小在这个友爱的家庭里受到良好而严格的教育。在学生时代,他学习用功,成绩优异。1904年,他在市立四年制学校毕业后,升入一年制师资训练班学习。1905年毕业后马卡连柯在克留科夫城的一所铁路小学担任高年级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1914年马卡连柯进入波尔塔瓦(Poltava)师范专科学校深造,1917年毕业,因成绩优异荣获金质奖章。师专毕业后马卡连柯被任命为克留科夫高级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概括介绍了其家庭教育思想的三个特点(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性、注重用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儿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个不足之处(对资本主义教育的全盘否定、过分夸大独生子女教育的难度)、三条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主张让孩子参与家庭的财务管理、重视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陈鹃 《教学与管理》2010,(6):155-157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存在的三种基本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整个教育的均衡。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两个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必然受到三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其中家庭教育是三种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从家庭人手,重视并发展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构成青少年教育的完整系统,至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重要性,不用笔者赘言。笔者在此要阐述的是如何防止学生与家庭相分离而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最初最重要的教育环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父母未来的幸福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家长应该发挥榜样的作用,正确树立威信;家长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纪律意识……其家庭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今我国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