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慧 《现代语文》2007,(10):13-13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悲剧,更是一个性格悲剧,是刘兰芝及焦仲卿的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尤其是焦仲卿,他以其怯懦与残忍、深情与自私的复杂矛盾的性格,逼死了兰芝,也逼死了他自己。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社会悲剧与"人"的现代反抗精神、性格悲剧与人格理想的可能限度和命运悲剧与"自由意志"对生命的有效实现三个方面重新诠释了<白鹿原>的悲剧美学及其内涵,挖掘了这种悲剧意识对于茅盾文学奖、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的爱情是托马斯·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主旋律,悲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苔丝个人的性格与命运、环境、社会的冲突,从而造成了个性的毁灭。  相似文献   

4.
除了历史原因外,韩信的悲剧主要是个人性格悲剧,是他居功自傲、拥兵自重、拙于交际、盲目自信等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的死是对"性格决定命运"的最好阐释,值得同情与深思。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综合悲剧观的完美体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命运、社会、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指出这种融命运、社会、性格于一体的悲剧观既是哈代对悲剧的体验与思考,又是他对悲剧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亚里斯多德的“错误说”首次从人物自身寻找悲剧根源,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内在因素。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将悲剧原因深化为人物自身的性格冲突。“错误说”为性格悲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悲剧的性格悲剧的结局——论宋江性格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的双重性格."忠""义"思想是他思想性格中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这种反抗性与妥协性的矛盾,使宋江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左右摇摆.性格决定命运,悲剧的性格造就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8.
关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一般认为是由于刘兰芝具有崇尚自由的思想 ,冲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得罪了阿婆 ,因此他俩的婚姻悲剧就产生了。然而对《孔雀东南飞》进行多方考证 ,如刘兰芝的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及离别焦家和双双殉情时的情景等方面 ,就会发现这一观点不能成立 ,而造成他俩婚姻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刘兰芝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8)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虽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最主要的是作者充分地调动了悲剧艺术:一是悲剧情节结构完整,采用双线交替推进促成情节紧凑细密;二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悲剧人物刘兰芝的悲剧性格;三是成功地运用了悲剧烘托手法。  相似文献   

10.
贺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74-176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原因,传统的观点归于是封建礼教。本文认为焦仲卿、刘兰芝的性格上的缺陷也推动了悲剧的形成。二人性格有差异,一个刚烈,一个脆弱,虽然都深爱对方,却无法摆脱社会悲剧的命运,最后同归于毁灭。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本文分析了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必然性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反映,也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孙舒影 《文教资料》2014,(36):112-114
本文从司汤达一贯推崇的意大利性格入手,探讨《法尼娜·法尼尼》爱情悲剧的必然性。意大利性格的核心是激情与力,其表现的形式则是激情之爱与自由意志,此二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发生分化背离,主人公法尼娜与米西芮里恰代表了这走向两极的力量,他们之间的冲突融合了意大利性格极端化的特点,在表现悲剧必然性的同时彰显了意大利性格激情壮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杜十娘的性格及悲剧原因所进行的分析和阐释,并未令人信服。认清李甲的真实面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他"在京坐监"、"无处投宿"、"萍水相逢"三个阶段中暴露的性格与杜十娘的性格进行综合分析,便可使问题的答案更加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不是根据悲剧模式,而是根据生活的真实刻画麦克白这一悲剧形象的。麦克白虽是弑君篡位的杀人凶手,但他的毁灭却具有悲剧性质。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对杜十娘的性格及悲剧原因所进行的分析和阐释,并未令人信服.认清李甲的真实面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他"在京坐监"、"无处投宿"、"萍水相逢"三个阶段中暴露的性格与杜十娘的性格进行综合分析,便可使问题的答案更加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17.
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根本上是由于封建礼教以及家长制的迫害而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但其具体原因尚可探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东汉末年的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造成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深刻烙在焦刘二人身上的封建文化以及焦刘二人的性格亦是造成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把焦刘二人一步步推上了绝望的道路。焦刘二人的悲剧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题材意义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给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曾禺的《雷雨》在中国戏剧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突破了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戏剧模式.而且完全超越了“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三种模式,独创了“生存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祥子的悲剧体现在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归依体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焦刘两家人口结构完全一样,一一对比两家相同身份的成员——母亲、儿子、女儿的作为,可知焦刘悲剧的核心原因乃是各自的性格。分析作者故意让双方父亲缺席的动机,亦能证明此说。探究封建家长制发生效力的条件,对性格悲剧论也是一大佐证。本文同时驳斥了传统的"封建家长制是焦刘悲剧的根源"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