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刊讯(特约记者胡义兰)5月29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扬率团到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就数字出版进行合作洽谈。焦扬首先介绍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目前在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她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已经成立了数字出版推进办公室,计划依托张江产业园区做基地,通过"部市联动机制",即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联动;以及"市局联动机制"和"市区联动机制",即上海市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  相似文献   

2.
10月19-20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支持单位、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出版科研所)主办的“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副巡视员谢俊旗等,及来自全国各省新闻出版局、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增设数字出版管理处,以加强对传统出版数字化和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出版的管理服务力度。增设的专门管理机构,以数字出版发展来促进全省传统出版业的科技创新和整体产业升级,加快打造新闻出版新业态,力争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使广东新媒体出版产业能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梁雪 《采.写.编》2023,(3):139-14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并作出具体部署。本文介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总结了传统出版的转型策略,并提出数字出版会面临的问题,希望为出版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10X):10-10
10月13日-1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办的“200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总署办公厅主任孙寿山,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总署办公厅副主任、科技发展司副司长段桂鉴,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周惠琳以及来自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馆协会、中国期刊协会、各省新闻出版局、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出版单位的代表300多人参加了此次年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等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11,(5):94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11年4月21日宣布,上海市政府已于近日正式签发《关于促进本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成为全国首个全方位支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省级政府文件。《意见》以打通现有存量政策为主要思路,通过28个条  相似文献   

7.
梁威 《出版参考》2011,(7):18-19
根据多年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观测,结合自身对于产业发展的基本判断,得出结论:出版单位从组织架构和产业链分工要做彻底变革,数字出版产业要进入加速发展期。以下所做十点预测有可能在一两年内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成勇 《出版参考》2009,(15):15-16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在对数字出版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提出“品牌、主导、分类”的数字出版理念,瞄准世界级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丰富出版资源,开展了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数据库排版系统、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等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商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翠玲  孙瑾 《出版广角》2023,(18):24-29
数字出版内容建设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和制约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打造。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体系建构包含“两种类型”“三个阶段”,“两种类型”是指转化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和原创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三个阶段”是指出版内容建设所包括的资源数字化、内容产品化和建构体系化三个环节。出版单位打造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可行性路径包括推进数字版权授权工程、实施出版资源数字化策略、推动数字资源精品化建设、建立与数字出版内容建设适配的运营体系以及推动数字出版品牌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魏凯 《出版广角》2015,(17):22-26
2015年对国际数字出版产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出版”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旋律;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多方参与者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创新发展模式,迎接机遇、应对挑战。笔者拟对2015年度国际数字出版进行总结,与大家一起回顾2015年国际数字出版的每一个强音。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27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个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首次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与总结。内容涵盖了互联网出版、电子图书、游戏出版、手机出版、数码印刷、数字版权保护等诸多方面,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12.
3G时代我国数字出版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昌爱 《新闻世界》2009,(9):186-187
2009年1月7日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易观国际分析,到2010年我国的3G用户数量将超过一亿,这意味着数字出版产业巨大的潜在市场。如何乘上3G的快车,开辟一片“数字出版蓝海”,是出版业需要高度关注同时也是关系到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3G时代数字出版发展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3G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与印刷》2008,(3):51-51
2008年9月27日数字出版实验室项目规划方案专家论证会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来自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上海张江文化创意基地及上海理工大学的专家参加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张昕  刘森 《现代出版》2013,(5):75-78
乔布斯不仅为IT产业带来变革,也对数字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尝试通过创意数字产品推动自助出版的发展,他的以商业模式解决版权纠纷的策略、“一体化”“封闭化”产品开发思想、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产品设计理念对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蒙之 《编辑之友》2012,(7):123-125
“自出版”作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图书出版业态,在过去几年改变了美国传统出版业垄断已久的产业版图,催生了“碎片化”出版,也造就了美国图书业的繁荣.美国“自出版”图书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的图书数量,成就了若干畅销书神话,在全球出版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可能是出版变革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企业解决申请数字出版业务时碰到的登记问题,支持、鼓励和引导上海市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5月21日,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本市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首次对数字出版的范围,数字出版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名称以及经营范围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数字出版在内容供给、产品形态、传播渠道以及出版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出版“十四五”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出版营销作为数字出版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同样经历着营销体系的全方位变革。为此,文章指出了数字出版营销的变化,归纳了当前阶段数字出版营销的主要方式,由此反思和展望数字出版营销的策略升级。  相似文献   

18.
12月9日上午,方正集团正式与上海张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参与共建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以及方正集团领导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打响了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出版行业的重要一枪,方正集团也成为首家落户该基地的重量级企业.据悉,双方合作项目包括移动阅读终端研发、图书门户运营,以及数字复合出版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19.
音坤 《编辑之友》2015,(8):73-76
在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现有的数字出版产业的规制远远满足不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仅源于数字出版产业自身的技术特征,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数字出版“先出版后过滤”模式加大了现有规制的难度,规制的滞后性、规制操作细节缺失以及多方规制的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规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规制的变形和走样.强化对内容的规制和事后违法的惩罚力度,考虑规制制度前瞻性,增强规制执行可操作性以及开展数字出版规制的多元主体的培育,应是数字出版规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出版与印刷》2009,(4):52-53
2009年12月9日上午,方正集团正式与上海张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参与共建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浦东新区以及方正集团领导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打响了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出版行业的重要一枪,方正集团也成为首家落户该基地的重量级企业。据悉,双方合作项目包括移动阅读终端研发、图书门户运营,以及数字复合出版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