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脑、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加之广播节目的纷纷上网,使得传统广播媒体的受众覆盖面扩大、层次拓宽,因此,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本只能收听到广播的人群,而是面向更广大的网上人群,这个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巨大的受众层面使得受众的耳朵变得“立体化”、“多声道”,因此要求我们的广播音乐是“全信息”与“多功能”的。广播音乐作为广播文艺中的一大门类,需要用三只耳朵听音乐,广播音乐编辑(主持人)也应用三只耳朵去做音乐节目,一只耳朵听流行音乐,一只耳朵听古典音乐,一只耳朵听现代音乐…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这个被流行音乐、娱乐所霸占的传媒环境下,古典音乐与快节奏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无论是在线性节目还是电视节目中,都鲜少出现,因此更少有节目愿意将古典音乐元素加入其中。但我认为,只要节目设计够新颖,能够抓住仅有的小众群体,也能够逐步获得大众的青睐。本文主要围绕一档在前几年获得不错成绩的广播(外国)古典音乐线性节目"粉粉的音乐世界"展开了实验性分析,对目前古典音乐线性节目的市场及编辑要求等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一、广播古典音乐节目的三大功能 多年来,我国的广播古典音乐节目一直在普及古典音乐知识、提高全民音乐欣赏水平等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近两年来,由于收听率日渐不敌流行音乐节目,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有些音乐电台的广播古典音乐节目时间被大幅压缩,而播出的时间段也越来越偏。整段的黄金时间被流行音乐节目占据。是什么原因导致广播古典音乐节目收听率下降呢?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爵士乐?不同年代的作者们都曾经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对“什么是爵士乐”和“什么不是爵士乐”做了太多的限定,所以都不免显得短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爵士乐受到诸如古典音乐、进行曲、福音歌曲、劳动号子、拉格泰姆音乐(Ragtime)、布鲁斯以及流行音乐的影响。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5.
二、关于听的理论 1.流行音乐和“休闲时间”为了理解为什么整个这类音乐(这里指普遍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能够拥有广大的听人群,思考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工作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你怎么那么喜欢流行音乐?没品味”;“只有严肃音乐才能代表真正的音乐,才是经典的”。……为什么要把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对立起来呢?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音乐,好的和坏的。而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你能说哪一种是坏的呢?通俗音乐的某些流派接近严肃  相似文献   

7.
张珂 《出版广角》2016,(10):94-95
作为人类审美评价活动的一种存在形式,音乐评论与音乐发展相辅相成一。《李凌音乐评论研究》在“轻音乐”“新潮音乐”“声乐”以及“流行音乐”上的独到建树,推动了我国整个音乐评论体系走向成熟,充分诠释了音乐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8.
王映之 《新闻世界》2014,(6):257-259
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却能直接打动心灵,是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有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特征。从古至今,音乐都是人类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通俗流行音乐都从不同的角度彰显着音乐的精彩。时至今日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音乐流派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较大差别。放眼全球,如今通俗流行音乐毫不例外地占据了音乐界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古典音乐几乎成为了世人眼中的"高岭之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社会影响力远不及前者。在笔者看来,这种悬殊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推动力使这种现象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固定趋势。本文从大众的认知行为(内力)和大众媒介传播作用(外力)两个角度简要阐述古典音乐的现状和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听超凡音质 听超凡音乐的两个必备条件是:正版唱片和高级音响设备。用古典音乐发烧友的话说,流行音乐没有正盗版之分,要欣赏古典音乐,只能购买正版盘。有收藏价值 品质优良、包装精美的正版盘,将来会升值;可是盗版盘,多是些质量差的粗糙品,根本不值得收藏。  相似文献   

10.
陈继康 《大观周刊》2011,(52):234-234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另一种语言表述方式。而古典音乐以其高深的意境、经典的语言、和谐的美感影响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中国古典音乐蕴舍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阴阳之间的刚柔并济、修身养性的从善之美等.  相似文献   

11.
所谓西方“现代音乐”,通常是指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广义的“现代音乐”,应包括通俗音乐(或称流行音乐)在内;但一般来说,它往往仅指严肃音乐。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在风格和语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流派——它们主要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中,影响较大的流  相似文献   

12.
刘飚 《声屏世界》2000,(12):26-27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办的音乐台,尽管名称各异,本质上多为流行音乐台。在广播音乐的播出种类上,流行音乐无一例外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可否认.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极具信息化、多元化、高效化的世界,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时尚、快节奏的音乐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流行音乐成为当今音乐文化的主流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传媒应该怎样为大众宣传高雅音乐?如何让更多的听众喜欢高雅音乐?  相似文献   

13.
金晶 《新闻传播》2006,(10):67-67
为何古典音乐在现今百家争鸣的音像市场上举步维艰,为何古典音乐节目在现今异常发达的媒体世界中被认为是冷门?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古典音乐被冠上“高雅”之名,高处不胜寒,自然难以被老百姓接受:其次,一些粗制滥造的音像制品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宣传,将一些改编的轻音乐作品和流行作品粗暴地加上古典音乐的外包装,混淆视听,大众自然难辨真假李逵:再者,现代生活节奏紧张,人们对古典音乐本身就知之甚少,更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欣赏它了,反而一些简化版的、摇滚化的“假古典”被认为是古典音乐流行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古典音乐的通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莉红 《新闻知识》2006,(10):65-66
在当今急剧变幻的流行音乐浪潮里,人们逐渐厌倦了文化上的浅显感觉。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开始展现出来,追求文化上的厚度成为人们的审美趣向。摆脱纷乱、向往沉静而讲究秩序的心态,或许是人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代心理动力。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感慨地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的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凡高画卷中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我是主张将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没有这个标准,再多的使命感,再多的教育也没有用。”走向高雅,走向纯净的艺术世界,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声了。作为广播音乐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6,(43):87-87
从11月29日起,连着三场古典音乐的盛会在世纪剧院登场。在“国王歌手”合唱团和华人小提琴手林昭亮的演出之后,李云迪排在12月3日。这三人都是古典音乐市场的极品,主办方把三场音乐会称为“水晶之声”。  相似文献   

16.
胡李阳 《今传媒》2016,(9):52-54
在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和音乐商业化的背景下,《我的滑板鞋》短时间内的爆红,虽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是从后现代语境来看,“神曲”的“神传播”、社会影响以及逐渐形成的后现代音乐特性,迫使当代流行音乐不得不警惕“神曲”后现代趋势的蔓延,并致力于音乐创作体系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7.
生活     
《全国新书目》2008,(10):40-40
古典音乐零距离本书从古典音乐大师的生平入手,通过介绍其生存年代、生活背景、生命历程,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帮助读者深层次理解音乐,拉近读者与古典音乐的距离。书中还介绍了交响乐、室内乐、独奏曲、协奏曲、歌剧、舞剧等不同的古典音乐门类,在随书赠送的CD光盘中都配有相应的经典曲目片段,给读者感性的音乐体验。  相似文献   

18.
“流行音乐大拜年”是“音乐之声”为中央台2006年春节文艺大联欢精心制作的一台时长达240分钟的特别节目,也是“音乐之声”用音乐为全国的听众朋友精心烹制的一顿“年夜大餐”。从节目播出后的反馈信息来看,大家对这顿大餐的色香味似乎还饶有余味,这促使我们这些“厨子”也回顾和反思了一下这顿大餐的烹制过程……有限的规定时间让我们在前期策划阶段先定下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和各地难以计数的音乐人物,都可成为音乐编辑制作专题音乐节目的素材。但市级音乐编辑却往往喜欢“当地取材”制作专题音乐节目。近几年,我先后编辑制作了18个专题音乐节目。其中17个都是取材于当地,这里面自有个中原由。本文试图从“当地取材”的优越性,怎样从“当地取材”,“当地取材”制作专题音乐节目要注意什么三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欧美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多娇 《记者摇篮》2004,(11):51-51,53
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由来已久。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流行音乐在上海的传播.到五六十年代对港台的影响;从七八十年代港台音乐在内地的传播。到中国流行音乐不断融合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无一不说明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之深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