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的读者定位报纸竞争,说到底是争取读者的竞争。《安徽工人报》自1985年创刊以来.大致历经3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报纸由周一四开报变为周二对开报.这时期宣传国企改革和职工维权监督报道突出,弱点是服务性差.会议报道、领导讲话、“一厂一店”工作总结报道多,整体单调。1993年至1997年,本报扩为周三刊时推出周末刊《展望》。以“高品位、大视角、独家稿”等特色赢得广泛声誉,主办了首届全国工人报周末刊研讨会。1997年8月至今,《安徽工人报》进行了创刊以来首次以聘任制为核心的改革,初步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工人报刊如何进一步明确工人报刊的性质和任务.突出工人报刊的特点。发挥工人报刊的优势。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如何生存与发展?全总宣教部和中国工人报刊协会在安徽召开了以研究.探讨上述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全国工人报刊工作会议。全总副主席李奇生,安徽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工人日报.上海劳动报.辽宁职工报.湖南工人报、山西工人报、安徽工人报,深圳人杂志等报刊负责人先后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3.
工人报姓“工”,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职工。为职工说话办事,当职工良师益友,才能真正体现工人报的特色。做好“上情下达”工作为职工说话办事,要做好“上情下达”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职工群众见面,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团结奋斗,投身改革开放、经济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工人报一直处于报业的“生死边缘”,处境艰难,研究工人报滑坡现象的根源和改革发展的思路,对探讨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讨新闻发展规律、保护职工新闻舆论宣传阵地、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韦名 《新闻三昧》2003,(8):31-31
笔者曾几度参加省级“两会”报道,并多次受省人大、省政协表扬。下面,笔者就地方工人报如何参与“两会”报道谈几点体会。善于取舍。地方工人报,由于受人力和版面等的影响,在宣传力度和报道的数量上无疑与地方日报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工人报记者要在众多的“两会”消息中有所取合,有所为有所不为。2000年《南方工报》的“两会”的人大报道只发稿6篇。这6篇报道没有一篇是会议消息,也没报道人代会开幕闭幕,只选择了国企改革、职工、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变化备受职工的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与职工密切相关。1999年1月山西工人报开辟的社会新闻版(二版)是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广大读者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也是本报首次开辟这类版面。如何办好“社会新闻版”,办出工人报的特色,使广大职工读者喜闻乐见,还得结合本报每周仅三个版,且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着实令我们动了一番脑筋。 根据山西工人报“面向企业,面向工会,面向职工”的办报宗旨,我们将社会新闻版定位在“关注社会,面向职工;呼吁公正,惩恶扬善;体察民情,关心疾苦”这几点上。本版共4人,编采合一,采访、摄影、组稿、编辑一条龙,人人都是多面手,既锻炼了队  相似文献   

7.
何谓“职工”?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它是职员和工人的统称。“职员”则指的是在“机关、企业、学校、团体里担任行政或业务工作的人员”。但是,现在对“职工”一词的用法不统一,报纸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职工包括干部。如去年4月29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关于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第九项中所说的“全国职工”,即包括干部和工人。二是职工不包括干部。如中国财贸报去年10月26日第一版刊登的一则“通告”中,就有  相似文献   

8.
走出误区贴近职工──浅议工人报“周末版”的方位感田原1993年是报界颇为热闹的一年。“忽如一夜春风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周末版”,其勃兴和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报界一支新生力量──各地工人报亦未敢怠慢,纷纷拓展思路,加入“周末版”的竞争行列。...  相似文献   

9.
《四川工人日报》在灾难报道中始终把握“三工”特色,与灾区职工、企业、工会同呼吸共命运,在报道中记录历史、拯救生命、传递力量,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特色、有文采、有影响的作品.这些报道丰富了工人报报道主体,拓展了工人报特色内涵,并留下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新闻理论认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工会的屁股要坐到群众那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同志也指出,工会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精神,积极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要在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为办好工人报、办出工人报的特色指明了方向。自1997年以来,《四川工人日报》扬长避短,推出了以维权为宗旨的《社会周刊》,明确提出在维护国家、企业权益的同时,花力气搞好维护职工合  相似文献   

11.
《陕西工人报》的前身为《西北工人报》,创刊于1950年2月7日,1956年2月改为《陕西工人报》。先后由胡海、方枫、于成任总编。1960年10月停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1983年元月《陕西工人报》正式复刊。开始为周刊,1984年1月改为周二刊。同年6月组成编委会,石文彬任总编。1987年元月改为周三刊。1993年元月由四开四版改为对开四版。目前,报社已经有一支比较过硬的编采队伍和先进的激光照排设备,经营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现任社长兼总编段文哲。 作为一张主要服务对象为全省广大职工的省总工会机关报,《陕西工人报》复刊以来,始终把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报道广大职工和各级工会组织、企业领导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及时反映职工的心声和意见,为职工说话办事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发时代之声,做职工之友”,逐步形成了“贴近、吸引、服务、参与、引导”的特色,受  相似文献   

12.
李芳 《新闻三昧》2006,(4):41-41
每年举行的地方“两会”都是当地百姓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代表委员齐聚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等,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观点信息可以说是海量。关注什么,报道什么,以什么角度进行报道是做活“两会”新闻的关键,也是树立各报特色的关键。作为我们地方工人报来说,如何在与党报、都市报、电视台等强势媒体“同题作文”时脱颖而出,彰显自己的特色呢?通过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工人报为工会、为职工、为企业说话办事的办报宗旨,采用职工能够亲身参与的活动方式,选择那些事关职工切…  相似文献   

13.
童钟鸣 《新闻三昧》2008,(10):41-41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活跃。作为纸媒体的企业报,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彰显自己的时代特色,不断谋求创新发展,其出路则应该是:面向企业内部,着力反映企业工人的意志、愿望和期待,讴歌工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一句话,就是真心实意地“替工人说话”,为职工的利益“鼓与呼”,当好工人的忠实“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
工人报作为工会组织的喉舌、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宗旨就是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替工人运动鼓与呼,这是办报之本,立报之魂,如果说工人报要讲政治的话,这就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工人报,一张以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报纸,维护宣传是其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人报要高举维护的大旗。工人报强调报纸要生存发展,要提高质量,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维护的大旗,义无反顾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遗余力地为工人鼓与呼。但是,干群关系紧张,是现今中国最大的社会隐忧之一,  相似文献   

15.
闻名全国的企业家、石家庄电视机厂厂长郎宝祥,在厂内成立了个“侃协”,每隔十天半月‘就定期召开会议,让干部和工人在一起,“侃”,从中沟通厂长与职工之间的感情,又及时了解到工厂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企业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严峻,一直处于报业弱势媒体的工人报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人报想要维系生存发展,办出特色,需在保证自身优势的同时,突破老旧的条条框框,大胆创新,注重多样性,使报纸丰富多彩起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坚持自身优势毫无疑问,工人报作为工会组织的机关报,是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喉舌,是以代表职工说话办事、开展舆论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反映职工心声的特色,体现出区别于其他报纸的自身价值。工人报的发行主要依靠各大厂矿企业和工会组织,所以更应发挥"工"字优势,抓住对应受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内容。以《辽宁职工  相似文献   

17.
《辽宁职工报》作为辽宁省总工会的机关报,结合辽宁省总工会提出的打造维护职工权益"安全网"的总体工作思路,在深入基层的采访中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开辟出具有工人报特色的活动模式,得到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简讯     
中国煤炭报暨煤炭系统报纸工作会议于去年12月在京召开。代表们在会上广泛地交流了经验,探索企业报发展的道路。会议认为,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新闻单位自身的改革,包括报道的改革,把指导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工人日报社社长郭国诵以及中国煤炭报优秀通讯员都在会上发了言。(会) 武钢工人报从去年5月份以来,积极配合本单位的理想纪律教育,坚持就地取材,用事实说话,组织了“把南疆捷报传回钢城,把家乡喜讯捎往前线”的报道,宣传本公司子弟兵的事迹,报道武钢工人“学英雄、树理想、见行动”的典型,在战士和职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工会工作的重点明显转移。2001年10月27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改后颁布的《工会法》第六条明确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毫无疑问,工会的维权工作成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点。适应工会工作重点的转变,把维权报道打造成工人报的拳头产品是工人报立身、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在企业里,一般来说基层一线是最脏、最累、最苦、最具危险的岗位,工人们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现场,较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作为职工自己的企业报,我们的“镜头”首先就要在他们身上“聚焦”,真实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多年来,《郑州电缆报》注重在版面上坚持开辟为职工树碑立传的“凡人春秋”、“人物彩照”等栏目,使那些为企业的振兴默默埋头苦干而又不易被人认识的一线工人——登上了“精神鼓励”的“领奖台”。例如,在我公司重点技改工程高压交联的安装过程中,有一个敢打硬仗、艰苦奋斗的英雄群体——高压交联安装队。为了及时报道他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