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早已落下帷幕。本届世博会上信息网络技术在服务系统、展馆参观、信息采集和展示系统、数字影院和3D立体剧场等方面的应用,对博物馆业务工作中如何使用信息网络技术更好地为观众服务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遗址博物馆作为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沟通媒介,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最形象的教材。如何全面、真实地展示和保护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协调现代建筑和古代遗址间的平衡关系,协调博物馆专业化保护与观众普及化欣赏的平衡关系,从而更好地为遗址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无疑是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和展示设计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考古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以"补山"为理念,在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场馆展示、标识展示和局部复原展示等全面真实地展示遗址价值,是对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3.
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多元化是指多种展示元素的组合,如景观、空间等组合手段。这种艺术效果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展示理念,同时也可以为展示效果增加活力。本文从自然博物馆在新时期陈列艺术的发展方向谈起,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案例,浅析陈列设计中多元素组合的重要性,表现文化风格的独特性。同时,指出陈列设计者在博物馆展示艺术中应当发挥更多的主体作用。在案例中,我们只对本文探讨的设计理念进行针对性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一些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4.
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重塑着博物馆形态与观众的参观行为,推动博物馆陈列从单感官到多感官的特征转变,并激发新的审美体验。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思想来反思身体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空间的意义,并结合鲍德里亚的观点来审视当代视觉艺术视域下数字艺术与博物馆陈列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从沉浸维度分析艺术品与观众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空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随着博物馆免费政策的出台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博物馆在定位、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出现了很多变化,将旅游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相结合,逐渐成为很多博物馆的选择。借鉴已有的研完成果和总结规划实践,提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大博物馆"理念,是对原有博物馆开发模式的一种突破。"大博物馆"理念的核心是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突出博物馆的旅游功能,通过展示范围、展示空间和展示类型等方面的拓展,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为博物馆发展获取更多资金和人力支撑,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规划实践,提出"整体复原"、"空间拓展"与"类型拓展"三种模式,希望为同类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在变革博物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同时也重塑着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体、客体与对象。从研究文献看,我国博物馆数字化研究队伍已形成规模,但协作性较低,研究视角具有多样化特征;研究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始期、集聚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研究网络不断拓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博物馆运营管理数字化、文化资源展览展示数字化和博物馆数字文创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四条主要路径,数字化有助于博物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文化创新并促进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1.博物馆要从展示文明转变为推动文明 博物馆过去被单纯地看做是展示文明的“窗口”,但全新的博物馆理念却认为“博物馆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祁晓娣  李挺 《新闻世界》2011,(6):274-275
2010年5月,中国继奥运会之后又迎来了一个国际交流盛会——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不仅展示各个国家的城市文化及未来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一次集中展示多领域文化的交流盛会。纵观历届世博会,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多个领域、不同背景的文化精粹。因此,世博会不仅是各国经济、科技成就集中展示的橱窗,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在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思考历史类、艺术类和综合性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探讨展品如何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进行展示,分析传统手工艺展示有助于博物馆体现自身特色,实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地区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使其摆脱了传统展示方法对展示空间、展览内容以及观众参观活动的束缚,增强了展示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博物馆展览及相关文化产品与公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互联。博物馆运用数字展示技术时应明确使用目的、内容、对象,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充分利用交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