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提示:文章生动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蚂蚁王国,一个类似于人类社会的“文明社会”。阅读时我们要思考,蚂蚁的“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对人类而言,这些拥有“文明”的蚂蚁都是有利的吗?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蚂蚁呢?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的说明方法,学会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蚂蚁的文明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是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社会有许多惊…  相似文献   

2.
不屈的蚂蚁     
蚂蚁是经常能见到的动物,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动物。有时在路上不小心踩中蚂蚁,急忙移开脚后,却发现蚂蚁迅速地跑开了。地上的蚂蚁为什么用脚踩不死呢?难道是蚂蚁身披铠甲吗?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蚂蚁被踩时身上  相似文献   

3.
对蚂蚁我们可一点都不陌生,谁小时候没有观察过搬家的蚂蚁呢?大雨倾盆的前夕,大力士小蚂蚁们拖着比自己身体大出近10倍甚至20倍的物体艰难地向高处搬着家。小时候妈妈给我们买的童话书和长大以后我们的教科书里都告诉我们蚂蚁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小动物之一……可是,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更多关于蚂蚁的知识吗?你知道这种智商高到能自己种蘑菇吃的蚂蚁吗?你知道天性好斗,能为战死沙场的"将士"送葬并为之哭泣的非洲沙蚁吗?而且呀,并不是所有的蚂蚁都是勤劳的,至少有1/5的蚂蚁是偷懒的哟。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我突发奇想,想看看蚂蚁是怎样走路的,于是我们捉来几只蚂蚁进行观察。可是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了,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一个同学说:“我有个好主意。”“什么好主意?快说出来呀!我们都急死了。”  相似文献   

5.
蚂蚁和大象     
一只蚂蚁在路上看见一头大象,蚂蚁钻进土里,只有一只腿露在外面。小兔子看见不解地问:“为什么把腿露在外面?”蚂蚁说:“嘘!别出声,老子绊他龟儿子一跤!”第二天,兔子看见整窝的蚂蚁排着队急匆匆赶路,问何故?蚂蚁答:“昨天有头大象被我们一兄弟绊倒,摔成重伤,我们给那丫献血去。”没多久,兔子见大批蚂蚁又回来了,就问怎么回事,一只蚂蚁说:“哦,只有一个跟那大象的血型一致,留它一个在那抽血呢,足够。”第三天兔子赶来问蚂蚁:“那丫活了吗?”蚂蚁无可奈何地说:“我把它抬回责任编辑/良册去了,妈的真重,腰都累弯了,那丫也太不经得摔了!”大象…  相似文献   

6.
回音     
上期问题:蚂蚁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爬呢?看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呢?我看见———其实蚂蚁一会儿爬在外面,一会儿爬在里面。(傅迪)蚂蚁是在同一个面上爬的,只是爬的角度不同而已。(钱灵芝)蚂蚁很团结,总是一个跟着一个走,但也有点笨,因为它们无论怎样走,走的只是一个面,一个圈子。(李青)我想到———有的东西看着好像是在里面,但一会儿它就在外面了。这就像真的不一定是真,假的也不一定是假。(胡文勇)我们做人要一直往前走,不管前面的道路是怎样的,只要我们有勇气,不管怎样的道路我们都能走下去。(蔡军江)我看着它就像看到了人生,当你的事业正走…  相似文献   

7.
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备有一只蚂蚁.每只蚂蚁开始朝另一只蚂蚁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蚂蚁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认为蚂蚁是一种有害的昆虫,讨厌它,甚至想方设法消灭它。可我们班的幼儿却时刻关爱着这细小而又不显眼的动物。在他们心目中,蚂蚁是不寻常、不简单的。“我们快来逗蚂蚁啊!”幼儿高兴喊,“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毛竹筷!什么碗?烂泥碗……”这首丰富有趣的儿童诗在课余时间常常听到幼儿随口而念。不经意地三个一堆、五个一群伏在课室墙上的一角等待蚂蚁的出现。这首诗,让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喜欢与蚂蚁们聊天,关注着蚂蚁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设计意图有的人认为蚂蚁是一种有害的昆虫,讨厌它,甚至想方设法消灭它。可我们班的幼儿却时刻关爱着这细小而又不显眼的动物。在他们心目中,蚂蚁是不寻常、不简单的。“我们快来逗蚂蚁啊!”幼儿高兴喊,“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毛竹筷!什么碗?烂泥碗……”这首丰富有趣的儿童诗在课余时间常常听到幼儿随口而念。不经意地三个一堆、五个一群伏在课室墙上的一角等待蚂蚁的出现。这首诗,让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喜欢与蚂蚁们聊天,关注着蚂蚁的生活世界。本主题活动的探索,让幼儿更关心周边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我们家的甑子(蒸饭用的木制器具。)放在厨房里的一张桌子上。一天,不知从哪来了一群蚂蚁,爬进了甑子。满满一甑子饭全被蚂蚁占领了。以后甑子几次换地方,仍然免不了蚂蚁的袭击。怎么办?爸爸想了个好办法:用一个旧菜盆,打半盆水,把甑子置于水中央的一个铁架子上。哈哈,终于把蚂蚁挡在了甑子之外。可是,没过几天,又有蚂蚁爬进了甑子。奇怪!盆里有水,蚂蚁是怎么“过河”的呢?一天,做完作业后,我就在甑子旁边观察,想看看蚂蚁究竟是怎样涉水爬进甑子的。不一会儿,我发现几只小小的黑蚂蚁从墙洞里爬上了桌子。他们几个走走停停,不时地交头接耳,好…  相似文献   

11.
蚂蚁和蜜蜂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认为蚂蚁是一种有害的昆虫,讨厌它,甚至想方设法消灭它。可我们班的幼儿却时刻关爱着这细小而又不显眼的动物。在他们心目中,蚂蚁是不寻常、不简单的。“我们快来逗蚂蚁啊!”幼儿高兴喊,“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毛竹筷!什么碗?烂泥碗……”这首丰富有趣的儿童诗在课余时间常常听  相似文献   

13.
林革  顾小平 《初中生》2004,(34):22-24
[面试题]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各有一只蚂蚁.每只蚂蚁开始朝另一只蚂蚁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的.蚂蚁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4.
蚂蚁也偷懒!     
《家教世界》2012,(3):34-35
我们见到的蚂蚁都在急急忙忙地干活,可是,除了这些辛勤工作的工蚁,蚁巢里也有不少不工作的蚂蚁。有的蚂蚁只会清理自己的身体,什么也不做。为什么会有偷懒的蚂蚁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蚂蚁的世界吧。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过那些忙碌的小蚂蚁吗?它们总是在地面爬来爬去,有时候独自赶路,遇到同伴就用触角碰一碰;有时候发现了食物,就会一起搬运;还有些时候,很多蚂蚁还会排成长长的一队。他们在忙什么呢?蚂蚁聪明吗?蚂蚁也喜欢洗澡吗?蚂蚁会不会做游戏?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就让我们和小好奇一起进入蚂蚁的王国吧。(小好奇)  相似文献   

16.
在听课中,发现有许多自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出若干条问答题(以小学自然第三册第一课“蚂蚁”为例)1.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各叫什么名称?2.蚂蚁身体各部分各是什么样的?3.蚂蚁爱吃什么食物?4.蚂蚁用什么方法寻找食物?5.蚂蚁怎样搬运食物?然后让学生读书,边读边思考以上五个问题并找出答案,通过汇报,学生答对了老师就表扬,答不对就鼓励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1.理解儿歌《蚂蚁搬豆》的内容,提高学习儿歌的兴趣。2.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准备:1.每人一个蚂蚁头饰。2.布置三个蚂蚁“洞穴”,并用小垫子和绿布制作三粒豆。3.歌曲录音。过程:一、引起兴趣1.出示蚂蚁头饰。这是谁呀?蚂蚁喜欢吃什么?它们住在哪里?2.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小蚂蚁,一起来到事先布置好的  相似文献   

18.
关注课内多,关注课外少一位教师在上《蚂蚁》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了很多活动,找蚂蚁、画蚂蚁、研究蚂蚁:它们吃什么?不同窝里的蚂蚁怎样交流?……课上得非常出色。下课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时间进行研究,教师就让学生课后继续研究,比如,蚂蚁的力气究竟有多大?蚂蚁的天敌有哪些?等等。偶然的,笔者又一次来到这所学校,又见到了那一帮可爱的孩子,问起他们蚂蚁研究得怎么样了。遗憾的是,他们课外并没有进行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偶然出现的问题,而是科学课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学得轰轰烈烈,课后研究却是冷冷清清,或是不闻不问。其…  相似文献   

19.
蚂蚁是一种很小的昆虫,小朋友们都喜欢用它来比喻那些微小的物体。可是,你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蚂蚁世界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吗? 别看蚂蚁小,它却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蚂蚁家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它们  相似文献   

20.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欢蜜蜂,爱赞蜜蜂。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连刚会说话的三岁小孩都在说:“我们的生活比蜜都甜。”蚂蚁们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忌妒(jìdu),心里一直搁着一个问题:蜜蜂每天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每天到晚回窝,我们也到晚回窝,为什么人们只赞蜜蜂,不赞我们蚂蚁呢?蚂蚁想啊想,但一直都想不明白。总觉得人们偏心,不公平。有一次蚂蚁到花枝上去觅食,看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很快走过去气冲冲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个问题。”“啥问题呀?”“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当然勤劳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