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曾经创造出许多光耀一时并传之久远的“精神”,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上甘岭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2.
在中日世代友好的历史长河中,亚洲两个伟大民族发生敌对行为的时间不长,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应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神圣使命。抱着这一崇高目的,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组织了日文水平较高且諳熟中日战史的21位专家,主要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的战史丛书的压卷巨著《大本营陆军部》,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信仰、性格、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谓中华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①  相似文献   

4.
图腾是我国古代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信仰现象,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图腾文化在古代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信仰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探讨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祖先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寄所和精神标志。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平时所说的文化指的是  相似文献   

6.
“只有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而活”,如果要发现一个民族的精神主脉,真实的切入点是了解这个民族普通百姓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化,是人类生命的光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地域的名片。上海的城市精神在化血脉的延伸中孕育,回顾历史,化血脉养育了上海先民的人精神。这是城市明之源,人精神之根。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先进化的精华。上海人对化的青睐,可以追朔到往昔久远的年代。六千年前上海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崧泽化”,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人孜孜不倦的化追求,上海人结合生动的实践,逐渐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海派化和上海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8.
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从政治意象上讲,红色代表革命和进步。宣传红色经典,牢记历史,就是要教育和激励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以开拓的精神,矢志不渝地去实现奋斗目标。在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成为人们创造创新、面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但是,怎样才能使红色经典宣传常讲常新,是新形势下党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传媒新思维     
中国电视应健康地娱乐观众我们现在应该更大声呼吁健全与弘扬自己民族气质的本体。这个本体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绝不是说穿清朝服装就算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了,这太肤浅了。清代的文化积累与表现,仅仅是传统文化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要求的是要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中博大精深的东西。怎么选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文化形象与形态来影响和感染观众?从规律上说,电视人首先要有一个很积极的状态,怎样使我们的节目的内涵潜藏着这方面的精神。我们现在应该大量地取消和淡化一些没有必要的综艺节目、文艺晚会和娱乐性的节目。我们经常在国外看一些…  相似文献   

10.
看看中国社会从"女神时代"转变到了"女奴时代"是如何的历史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形象是创世纪的女神--女娲,她头带冠帽,身着宽袍,下体是蛇形图腾,这与西方的女神形象截然不同,我们很难从外观上看到其明显的性征.她"抟黄土以作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在这里,女性实则充当了创造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双重责任.  相似文献   

11.
夏大财 《大观周刊》2013,(6):176-17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l力。我们圆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以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处于新闻宣传的主要地位的新闻报道更要求要有科学精神,来为受众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3.
卢国军 《出版参考》2004,(29):47-47
脑袋已经被"屁股"决定了还不自觉,有些知识分子大讲"个人主义"时,已先把自己与民族和国家分开了. 去年我在福建与一位偷渡到欧洲又被遣返的青年有过一段交谈.对于偷渡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他说倒没有觉得什么,甚至对于蛇头的贪婪他也觉得可以理解.他自言至今最不能理解的是:他仅仅想到欧洲打工挣些钱,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要付出如此高的代价?他说最受不了的是欧洲警察"不把中国人当人看"的眼神.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历来有两大战场之分,一是竞技大战,二是新闻大战.作为新闻大战的主角——体育记者.要想在奥运新闻战场上“攻城拔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据相关民俗志与田野调查资料,从创世神话、图腾——始祖神话的剖析中,探究北方阿尔泰民族中有代表性的尚白习俗的形态及其文化观念。并追索尚白习俗的精神源头——萨满教的太阳崇拜,揭示其中蕴含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3):66-66
《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新星出版社(日)津田道夫2005年5月定价:16元作者从日本当时国内的状况切入,剖析南京大屠杀的成因与日本的思想及社会的关系。津田道夫是具有正义感的日本知识分子。他表示要通过这本书向中国人民谢罪,并以此恢复日本民族——“人民的民族”的荣誉。《融入欧洲:二战后德国社会的转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辛蔷2005年5月定价:35元战后德国历届政府不但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从体制上融入欧洲,更是从历史文化的深层次  相似文献   

17.
文化根源     
傅佩荣 《出版参考》2005,(6S):25-25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些神话,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自己的祖先是神特别创造的,能够得到神的眷顾。这种神话可以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认同。举例来说,欧洲有一个小国叫奥地利,其人民跟德国同文同种,属于日耳曼民族。那么我们可以问:“德国如此强盛,而奥地利这么小,经济也不算富裕,那么奥地利人为什么还愿意做奥地利人呢?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高尚的精神和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素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提法变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使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伟  相似文献   

19.
赵星 《大观周刊》2012,(19):270-270,188
新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的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21世纪,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其所孕育创造出的劳模价值深刻地体现在全新的社会价值上。 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劳动模范,他们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铁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